库库吧 > 文稿 > 发言稿 >

关于个人理想的发言稿大全(2)

远湛分享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每一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理想,并且随着岁月的推移,观念的转变,理想也在不断的蜕变。然而一个人的理想应该与国家的理想相结合,与行业的理想相匹配,经过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公司的文化熏陶。领导的谆谆教诲,以及师长的奋斗经历令我感到成为一名卓越的设计工程师是一个多么伟大而又光荣的理想。工程师是现代社会的创作者,是物质文明的缔造者。是幸福生活的筑梦者。他把抽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生产、生活设施。他以人类生活的健康、安全、环保、简单为己任。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刚刚迈出象牙塔的我们怀揣理想来到CPE华北分公司。恰逢公司实施“二次跨越”伟大战略,这是我们的机遇,是实现自我价值,完成职业理想的舞台。然而对于初出茅如的我们亦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只有做事的热情,没有做事的方法;只有“三分钟的热血”,没有持之以恒的韧劲。那么怎样才能够成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为二次跨越助力呢?

首先,卓越的工程师需要认同并践行公司文化。CPE以造就优秀员工,创建卓越工程为使命。是我们实现职业理想的舞台。

而CPE文化是公司的灵魂,CPE先教我们如何做人,再教我们如何做事,先学会做到“诚、正”再学会做到“精、进”。提出一系列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品质,素养以及价值观念。然而初出茅如,认同公司文化易,践行公司文化则是恒久之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在CPE文化力的驱动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的理想。

其次,卓越的工程师应始终保持学习力。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新思想,新技术如雨后春笋,想要成为卓越的工程师就要不断的学习,跟紧时代的脚步。然而对于站在理想起跑线的我们更需要努力学习,这需要我们端正态度,虚心,勤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个人理想的发言稿大全篇6

理想,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理想,是夏天的第一束灼阳;理想,是秋天的第一颗果实;理想,是冬天的第一片雪花;理想,是沙漠里的绿洲;理想,是吹响生命的号角,山溪的理想是大海,囚鸟的理想是蓝天,树木的理想是大地。

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我的梦!

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哪一个没有远大的理想!是啊!一个人没有了理想,那么他的生活就像在大漠中失掉了罗盘,迷失了方向。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理想,那么就像鸟儿失掉了翅膀,永远不能飞翔。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理想就像太阳失掉了光辉,永不能射出耀眼的光芒!

司汤达的忘却警言和理想,是遭人鄙弃的。我两者都没有卸,我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坚信自己就能实现。理想是事业的大门,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个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因为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经历。雪野茫茫的小草,寒冷孤寂中怀抱着“理想”取暖;征途迢迢南飞的大雁,因为“理想”才不停地往前飞。志向是人生前进的动力,那么理想是希望和梦想的灵魂,奋斗、挣扎、超越,就是打破无知的道路,走向理想的殿堂。

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盏明灯,它可以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然而,理想也是被需要的一个奋斗目标,但是它需要我们自己来实现。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路,照亮夜航的路;理想是火,点

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太阳总在有理想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理想的地方朦胧。理想是永恒的微笑,我的理想不尽,我要理想之花永不合拢,为了梦,那遥远而真实的理想,

我会努力前行!!!

关于个人理想的发言稿大全篇7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多早算早呢?古语说“三十而立”,今年,我已经三十二岁了,说来应该是事业正兴旺的时候吧。其实,自己说着“事业”这个词就觉得太脸红,做老师,只能说是自己的职业吧。不是不爱自己的职业,而是成就太少,比如,国家级的刊物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先进教师的行列中没有我的身影,甚至市级的公开课也没上过一节,唉,我的荣誉档案上几乎荒芜一片。上班已十年,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说到底,就是一个“教书匠”。

然而,总会有一种情绪在我的心底挥之不去。当我上完一节课,当我批改完作业,当我晚上躺在床上看书,当我望着窗外的月色时,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看到了二十年后的自己,那时的日子和今天没有什么不同。这一刻,我在想“难道,这就是我的人生?难道我要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吗?”

可是,我该怎么办?我已三十二岁,一个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算年轻的尴尬年龄。三十二岁的我还可以有梦想吗?

突然就看到了管建刚老师《不做教书匠》里的一句话——起点不是问题,是的,起点不是问题。《论语》中不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现在,我知道了自己的不满足,知道了自己还有上进的渴望,所以,只要我从这里起航,我的理想之舟也许会走得更远。我该重新拾起自己的理想了。

我想我是一个适合做老师的人。平时的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和人交谈时常常紧张,可是,当我走上讲台,面对几十双眼睛的注视,我的心跳竟没有加速一拍;平时的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常常连和别人打招呼都要打好腹稿,可是当我走上讲台,我却可以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平时的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和我爱人闹点小别扭也要流上半天眼泪,可是,当我走上讲台,我送给学生的永远是灿烂的笑容——当然,有时下了课还会接着摸眼泪儿。很奇怪吧,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是双重性格。我想,之所以台上台下的我如此不同,是因为我有做老师的资质,我注定是属于这三尺讲台,我的生命因这三尺讲台而更加精彩。

我热爱我的职业,对它,我有自己的一份热情在。而这份热情来自小时候的一件影响了我一生的小事。小学一年级时,我们老师在一节自习课上搞了一个小小的联欢会,每个同学唱一首歌,轮到我时,我唱的是《小草》,我唱“没有花香”还没唱下一句,老师打断了我,“你唱错了,该这样唱”老师唱一句我学一句,我还接着往下唱啊,“没有树高”,刚唱完,老师又发话了,“你唱跑调了,该这样唱”,老师唱一句我学一句,歌没唱完啊,我还接着唱“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下面的情节大家能想象吧。结果,一首《小草》就在老师一句我一句中唱完了。那最后的结果大家能想象出来吗?从此以后,直到今天,我再也不敢在公共场合唱过歌了。就这样,我唱歌的能力被老师“善意的教导”彻底扼杀了。更有甚者,原本活泼的我变得内向,自卑。正如管建刚老师所说“真正的教育,能影响人的教育,往往就蕴藏于那些很小很小的细节之中”。因此,从我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时刻提醒自己: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许它将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

有一句话这样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自己喜欢的和擅长的工作是一样的”。我擅长做老师,我爱做老师,所以,我何其有幸。然而,这么简单的事实我今天才发现。不过还不晚不是吗,起点不是问题。现在,我三十二岁。三十二岁,我正当盛年,三十二岁,我积累了十年的经验,三十二岁,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理想,三十二岁,我要从这里起航,我相信,未来,我会走的更好,走的更远。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25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