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正能量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2)

天文分享

“生活是你自己的,如果什么都听别人的,那你跟傀儡有什么两样?”孩子将这段话写在了自己房间的墙面上。我看了后,心中隐隐作痛。是否真的错了?我自认为是天下最尽职、最负责,最有爱的妈妈,似乎只是自我标榜,自我陶醉,根本不曾静下心、蹲下来,去倾听、陪伴、欣赏他,更没有进入孩子的世界,去接纳不完美的他。

“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应该是独立思考,他们尚未成年,但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主见,和对未来的清晰认识。我觉得这是零零后这一代人的特点。”这段话出自《零零后》影片剪辑武亮宇的人生箴言。可是,我们在孩子面前总爱扮演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角色,把孩子抓得紧紧的,生怕他会失败走弯路。一切都只盯着结果,却从未真正关注过孩子的个性成长。不经意间就将孩子的独特给抹杀了,使之成为落入凡间的雨滴,化入泥潭,错失了助力这团水气不断升腾,成为蓝天多彩的云朵。

育儿之路,任重而道远。零零后的成长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变化。身为父母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求索,不断提升,加快步伐,跟上孩子的节拍,才能让自己的角色胜任得更出彩。每个孩子都是天际独一无二的星星,在满天星斗中释放自己的光芒。我们只有温和地守望着,静静的等待着,才能让这颗星星绽放出美美的光芒。

正能量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篇7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感觉第一次看是带着学生一起去的,对于这一类纪实片似的电影平时并不多看,也只是带学生去时才会一起欣赏,而当看了这部片子后,自己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当时也顾不得边上的学生,也暗自流泪了,这部片子给当时的我触动还是比较大的,以至于拿到写观后感的作业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部片子,而且因为这部片子,我又在网上重新观看了一遍,感受又有所不同。

首先给我最大触动的是农村教育的现状。这部片子中反映了在我们国家还有一部分落后地区的农村还在延续着这样的教育方式。影片中一班纯真的农村儿童,他们没见过世面,在农村里受教,他们学的东西就是抄课文,这还是高老师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的,抄完了再抄,我会问,这样除了练字外,还能学到些甚么更实质的东西?,因此可想而知,高老师的学历不高,他所教的就只是把课文一五一十地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一五一十地抄录,这就算一节课了。这让我难以想象,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平时的科目加上课外的有近十科之多,而且老师都经过极为严格的考核才能拿到文凭开课,师资优良,因此对于影片中的高老师的封建式教育觉得极之迂腐,但这或许就是电影所要反映的一个问题:农村教师的学历不足。而让只有十三岁的魏敏芝来当代课老师,这个问题也就更显而易见了。

虽然影片反映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但是作为一名老师,高老师与魏老师的形象却是无比高大的,他们所付出的爱心是毋庸置疑的。当我看到高老师彻夜未眠,我看到了他眼神中的不舍与牵挂。当我看到魏老师重重的点点头时,看到了她眼神中的执著与坚定。在他们简单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各自的承诺和对履行承诺的执著。一个虽然已是满头的白发,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讲台,在那摇摇欲坠的教室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另一个才十三岁的孩子啊,却始终坚定不移的去履行她的承诺。哪怕是去搬砖头,去混车,走到城里,去吃剩饭,去终日不停的在电视台的门口问着“请问你是台长吗”……这些无一不感动我,为了学生,他们无怨无悔地做着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地方。

当我看到高老师用颤然的手去数着这个月内要用的粉笔,当我看到学生的日记中写道:“我非常的难过,因为粉笔给摔断了,高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节约粉笔,哪怕是最短的粉笔头,高老师也要用指甲夹着,写上最后一个字”,当我看到老师和学生们用六元钱买了两瓶可口可乐,然后一人一口的轮流品尝时……我看到了一群在贫穷中珍惜,在困苦中寻找快乐的简单而纯真的灵魂。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家里几个人宠着,什么都不缺,但其实他们却缺失了很多的品质,分享、谦让,而影片着力表达出了这种人性之美、和谐之音。想想这一代的孩子,不是就有国外的一些学校与单位都不愿意接受中国的独生子女吗,究其原因,不就是这样的孩子相对来说要显得自私,缺乏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吗?因此,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们责任重大呀!

近年来中国遭遇的几大重创,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影片中到最后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客观上是帮助了那些孩子,但却不能持久的、长效的给予帮助,就像电影最后放的那样,媒体为水泉小学带来了书,带来了钱。但是,钱会用完的,书、粉笔也是会用完的。少的是什么?自然是每个人的付出,长久的付出。诚然,一个魏敏芝改变不了什么,一个高老师也改变不了什么。不过相信那句话,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海……没错,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每个人都收获一份希望。支教之类的事情,我希望能有人前赴后继的做下去,少一些商业的色彩,多一些真诚。

《一个都不能少》十分简单,它要反映的是如今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也看到了一些其它问题,这就是电影所能做到的,也是观众所能发现的。影片的结局是个好的结束,魏敏芝的寻人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得到了许多捐献,但这不是所有中国贫穷农村所能得到的幸运,还有无数的中国农村儿童在失学与工作之间浮沉。因此电影的效果还存在于对社会的呼吁,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与关心像影片中的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

正能量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篇8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感谢学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师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当年合唱团中的领唱莫杭治后来成了指挥家(当然,他的成就是因为当年马修发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因为母亲病逝回家的时候,当年合唱团的伙伴佩尔诺来找他,给了他一本马修的日记。马修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感人的一切。佩尔诺当时是个孤儿,总在周六的时候等在大门口,希望父亲会来接他。后来马修被学校解雇了,当他要登上汽车的时候,佩尔诺一路奔跑赶来,要马修带他走,马修先是拒绝,后来又不忍心,回来把佩尔诺带走了。佩尔诺的执着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完这部影片,我为哈珊校长的粗暴残忍而愤恨;为孩子们曾经不幸的遭遇而惋惜;为孩子们遇到马修而庆幸;为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为杭莫治的改邪归正而释怀;为佩尔诺的执著坚守而欢欣。

我的'记忆深处从此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情节:当马修神情黯然地离开学校大门时,收到了曾经是顽劣甚至邪恶的学生在卡片上写满了的思念与祝福,那一双双挥舞着的手诉说着留恋与不舍,这一刻,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脸;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看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这部法国影片中马修的行为,杭莫治的成材,佩尔诺的成长,有力地印证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话:“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结果时”。因此这部影片值得我们观看,更值得我们品位味。

正能量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篇9

老实说,我很赞同一句话。人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做个简单的人,享受阳光和温暖,生活就是如此。

在我眼里,我完全不觉得阿甘跟我们正常有什么差别?反而我更加的从他身上感受到了许多的我们正缺少而逐渐迷失的一切。是的,刚开始我不能不用着同情的心去看待他,智商这么低?给欺负也不还手?给当傻子看?后面逐渐的发现我内心一点一滴的给阿甘感动着。

我是被感动的,他对巴布与中尉的友情,纯洁的让人伤感。巴布死了,一个时阿甘最好的朋友,也跟阿甘是这么的纯洁单纯。然而阿甘还是做到了对巴布的承诺,买下了船做船长,完成巴布身前的愿望。中尉是个地地道道的大男人,愿意死在战场上也不要苟且偷生的过着残疾的生活。然而阿甘在后面用自己的行动让中尉懂得了活着的意义,也改变了中尉的一生。

我是被感动的,他对珍妮的爱情,从头到尾都是始终如一的专一而深沉。我并不认为一个智商低的人就会不懂得什么是感情什么是爱情。阿甘正好完全的诠释的告诉我们他的爱情,简单与那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深沉。永远站在珍妮的身边支持保护,哪怕珍妮总是抛弃他,他仍然为珍妮的一句话努力做好自己,永远为珍妮而等待不改变,最后让流离的珍妮找到了自己最终想要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

我是别感动的,他对他妈妈的亲情,乖巧而懂事,这份爱也是那么纯净的深沉。

怎么说呢?内心给阿甘一点一滴的感动着温暖着。反而我真的觉得他是幸福与幸运的。就凭着他那份简单的头脑,让他的生活过的如此的幸福。我为他脱离脚器飞奔,进入美国大学橄榄队,拿到越南英雄章,练就了一手好的兵乓球技,拥有妈妈 巴布 中尉 珍妮还有他的小儿子,拥有好的生活资金与追求者。不仅他在丰富自己的生活意义,也帮助了许多人明白自己寻找生活的意义。

然而其实在阿甘的身上,有着我们都慢慢失去与迷失的东西。让我们真正的明白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告诉我做人坚强勇敢,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需要理会别人如何的看法,不必介意别人的针对。对。阿甘总在幸运之神中幸运的,然而不是他的巧合,而是他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改变自己。似乎不用说的太明白清楚,我们也该自己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

阿甘很简单,却做出了许多成功让人感动的事迹。阿甘证明一个人的价值不是靠智商而决定。阿甘妈妈让我知道,爱是不分智商?珍妮让我明白再怎么追逐也不要迷失自己。巴布让我知道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中尉让我明白到如何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阿甘是幸福的,拥有好的生活与创造了不同的生活价值。然而又是不幸的。他爱的人都一个个的离开他而去。巴布走了,妈妈走了,珍妮走了……剩下的就是他与他的聪明小孩在夕阳西下湖里静静的钓鱼,温馨的两父子一致的小歪头背影,让人内心莫名的伤感。

从阿甘身上感受的实在太多了,然而我却词穷的不只如何去诠释阿甘带给我的震撼与那份感动那份激励。

阿甘,我敬佩你!

正能量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篇10

什么是幸福,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每个人对于幸福有不同的定义,《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克里斯·加德纳给了我们新的诠释—奔跑。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一部成功的电影也许并不需要一个万众瞩目的新奇题材,回归于生活,最真实的生活也许也是最高的艺术了。这部挣扎在贫困底线里的励志亲情电影来得平易近人,也更容易引发我们对生活诸多情绪的共鸣。一个生活在繁忙都市里的小小的推销员为了赶上那一班公车,为了赶上那一个商务会面,为了赶上那收容所的床位……无奈而艰辛的奔跑着。美国的《独立宣言》规定了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许,正是因为幸福总是遥不可及,所以必须不停地去追求、去奔跑。

生存往往比命运还残酷,只是没有人愿意认输。是的,没有人愿意认输。责任与爱,是克里斯不向现实低头的坚强与不屈。他手提具有压垮脆弱人生的笨重的仪器依然快步,后面总是跟着一个小孩子。当生活的巨石压得他无法呼吸之时,卖自己的血却成了唯一的选择。为了生,为了活,为了责任,更为了爱,让我们也深深感动,有了更多的思索。如果我们的生活也如此艰难,我们会不会也像克里斯那样,不妥协,“永远别让别人说你成不了大器”,永不言弃的追寻梦想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不管在什么时候来临其实都不算太晚。只要我们还有力气去追逐,我们也就有了实现梦想的祈望。克里斯逐梦的奔跑,不仅跑出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艰辛的父亲,更跑出了不屈不挠的坚强与希望。

坚持梦想,追求幸福。即使是克里斯与儿子流连在地铁站上的长椅上相顾无言,即使是他们在并不存在的山洞中依偎取暖,即使他们无家可归,依然保持着乐观。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这就是追求的支撑,这就是责任与爱,这就是生活。一个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的生活,却给无数人带来了不平凡的记忆。思索着,我们拥有的梦;回味着,我们走过的路。

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日复一日的活着,偶尔惊见波澜壮阔却只能望洋兴叹。太多的哀叹筑不出幸福的城堡,太多的抱怨搭不成梦想的宝塔。只有永不放弃的奔跑,只有用不倦怠的笑颜,才能绘画出最美丽的彩虹。唯有不轻言放弃,不随意退步,才能让我们的梦想“置之死地而后生”,像影片里的克里斯一样,在绝望中仍然心怀希望。

有多少人的人生是一本写有大团圆的剧本呢?人生的酸甜苦辣都是未知,生活的漫漫长路都是艰难。影片的结局并没有克里斯妻子的参与,难免让人心伤。可是,他的妻子早已承受了太多的本不该承受的负荷。在电话前的哽咽,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绝望。这就是现实,那么真,伸手可触。梦想美丽,现实却残忍。生活往往比电影更加复杂,我们有谁会一帆风顺呢?

奔跑、幸福两个看似毫无关连的词语却碰撞出了《当幸福来敲门》的感动与立志。多少次山穷水尽,多少次无家可归,多少伤心,多少难过,都随着奔跑而挥洒。奔跑后,幸福叩响心门。

也许,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可怕,现实并不像描写中的那么残酷。只要怀着一颗追梦的心,还有什么幸福得不到呢?克里斯用奔跑告诉了我们简单的生活中有简单的幸福。当我们面对责任、面对梦想、面对亲情与爱情,我们问心无愧,那就是幸福。

电影根据克里斯·加德纳真实的故事改编。他回忆起自己的这段过去,他表示:“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我经历了人们可以想象到的各种艰难、黑暗、恐惧的时刻,不过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这本自传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即使在最最艰难的时刻,父亲与儿子是不可分离的。”其实我觉得电影中表现的除了父子的感情外,更真实地是表现了克里斯那种坚韧的精神。正是由于他又不放弃的奔跑,才到达了梦想的彼岸。他的那种坚韧的精神,他们父子的真情,也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梦想的实现却要付出无数的艰辛。不要怀疑自己,要像克里斯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面对社会巨大的压力和现实中无可奈何的不公平,但我们都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活着。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发现,坚信自己的梦想呢,幸福就会来敲你的门。

奔跑着追寻幸福,让幸福来敲门!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0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