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六姐妹观后感作文700字
《沂蒙六姐妹》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它描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革命老区张玉梅、伊廷珍等六位妇女,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前线的情况下,全力以赴发动男女老幼支援解放战争的英雄事迹。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沂蒙六姐妹观后感作文700字,方便大家学习。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作文700字1
“沂蒙六姐妹”是发生在革命老区临沂的一个真实的故事: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共32000余人.影片《沂蒙六姐妹》就是以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讲述了波澜壮阔的孟良崮战役背后不足30公里的小山村烟庄,六个当时仅有十____岁的年轻姑娘,在战争中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战役期间,炮声隆隆,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为支前忙碌.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她们起五更睡半夜,有时候通宵不休息,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把5000多斤粮食从野店运回村里加工成煎饼,又送回去.运子弹24箱,烧柴700多斤,往返都是20多里路,给部队洗了800多身衣服,做了300多双鞋……停下来还要为战士唱歌,搞宣传,鼓舞士气.她们就是被陈毅将军称为支前模范的“沂蒙六姐妹”.
影片中沂蒙女性杰出代表“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人民为支援革命前线而忘我拼搏的感人事迹,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以“六姐妹”为代表的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她们虽然没能在战场上为国打拼,可是他们的后方支援同样重要.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淳朴、善良、坚强的沂蒙女性踊跃支前、无私奉献,才使前方战士才有了必备的干粮和抗战用品,才使我们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最终胜利,取得了中国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才有了我们今日的和平幸福生活.
片中有很多情节让我感动,感觉自我也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时代:看着新媳妇一家老小没日没夜的为解放军做干粮却顾不上休息一下,不仅仅把自家的米贡献了,之后还到处去借粮食,就是为了我们解放军能吃饱点,自我的家人却舍不得吃一口;新媳妇的丈夫为了抗战,为了解放,连结婚都没有回家,结婚当日只能由他大嫂抱只公鸡进行行礼.抗战走过家门,回家一趟,结果新媳妇又回娘家为部队借粮食而错过见面.得知丈夫回来后,新媳妇为了见丈夫一眼疯狂跑回家,可是丈夫却因为要急着回部队抗战而没能见面,没想到等战争结束后见到的是丈夫的灵牌;新媳妇的大嫂为了不让婆婆担心,自已悄悄隐藏了丈夫牺牲的噩耗,承担着丧夫之痛,支援前线,抢救伤员.还有一个情节,因为桥坏了,孟良崮的妇女老小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自我的身体扛着木头板,整个身子全浸在冰冷的河水里,为的就是能给解放军战士搭上一个临时的过桥,让战士们能够顺利的经过.她们用自我独特的方式为抗战做着贡献,用坚强谱写了“满门忠烈”的悲壮史诗。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作文700字2
《沂蒙六姐妹》以1947年孟良崮战役为故事的背景,为我们讲述了讲述了孟良崮战役中,沂蒙的六个姐妹组成支前队伍奔赴前线,用她们勇敢、坚毅、无私的精神诠释了沂蒙精神。这个电影中有许多精彩的情节,比如她们和村民一齐抬担架,在冰冷的河里用肩膀架起人桥以便华野军能够及时渡河等等,我就讲几个我觉得很感动的情节吧。
一、月芬和南成。他们的婚事是一早就订好的,由于战争使得南成不能够回来,虽然是素未谋面,可是月芬却心甘情愿的等着南成。好不容易南成能够回家看一眼,可是月芬却为了借粮食回了娘家,这也成为了他们终生的遗憾。开始我不懂,为什么第一次月芬站在山上喊南成的名字,一个并不是南成的人却回了头微笑,之后想了想,我明白了,其实所有的解放军都是我们群众的亲人,每一个战士都是月芬的南成。
二、婆婆。其实我觉得婆婆才是最苦命的。“满门忠烈”,丈夫和两个儿子都牺牲了,只剩她自我,正如月芬她娘说的:“烈属光荣,但烈属也不是好当的。”白发人送黑发人,最亲的人都离开了自我,可是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信念,忍痛坚持完成任务,熬夜摊煎饼,粮食不够自我出,当时看电影,我真的很害怕婆婆会因为劳累生病。
三、秀儿她爹。他是一个很真实、很平凡的人物。我觉得这个主角使影片真实了许多。他虽然是一个进取参加抗战的群众,但他也是一个父亲。从父亲的角度来讲,他明白战争无情,他能够为了战争牺牲自我,可是不能让儿子死,所以为了让儿子活下去,不惜冒着被儿子恨的风险,只求儿子平平安安,虽然手段和做法都比较极端,可是却完全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生着病仍然进取参加担架队,收到了发霉的粮食,他明白每家都不容易,可是仍然拿出斗来量,也表达了他对革命的热情。一个小人物拥有的真实的性格。
经过这部电影,我是真正了解了沂蒙精神,感受到了群众对于共产党的热爱,即使多次需要他们在后方生产粮食、马草和草鞋等等物品,群众们都毫无怨言,男人们都上战场,上前线,女人们在后方保障生产。此刻虽然处在和平年代,我们也应当多多发扬这种精神,并不是要求我们要上战场去当兵,而是应当学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联系群众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基层公务人员,更应当融入群众,切实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的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作文700字3
当今社会,很多人异常是现代的年轻人,对那个年代根本不了解,甚至有所了解的人也可能记忆逐渐淡薄.沂蒙山区是老革命根据地,像我这个年龄的应当都或多或少的从父辈那里了解了一些,我经常听父母说起一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历史故事,战争是残酷的,影片《沂蒙六姐妹》是千千万万个解放战争时期的缩影和写照,她不仅仅是沂蒙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年轻一代的精神食粮,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影片《沂蒙六姐妹》是发生在1947年5月的真实故事,以沂蒙山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却完全没有正面战场的描述,而是从侧面反映战争的残酷,着重描述了沂蒙人民无私无畏地奋勇支前,经过沂蒙小村庄若干家庭中妇女的寻常故事,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沂蒙六位姐妹带领全村人民支援革命前线的感人事迹,使我们现代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影片充分体现人民战争这个大主题,起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成千上万个母亲送儿参军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壮烈牺牲;沂蒙山区人民,为了支援前线,她们起五更睡半夜,有时候通宵不休息,宁可自我不吃,也要把粮食和物资送到前线;性格鲜活的沂蒙姐妹组成了送粮队、担架队,在桥梁被炸毁而部队急需强渡时,他们搬来自家门板,手拉着手用肩膀抗着门板组成人桥,再现了那场战争中的真实故事.影片中所塑造的六姐妹,已不单是指蒙阴烟庄的六姐妹了.而是把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个女英雄的事迹融入到影片中,真实再现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姐妹光辉形象,为了保家卫国,舍小家,顾大家,甘洒热血.在片中已鲜活的笔墨倾洒于那些美丽善良的沂蒙妇女.影片结尾有陈毅将军说的一句话: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不会忘记沂蒙山的人民,是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