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前观后感400字(2)
#480807我和我的祖国前观后感400字4
这部电影讲述了新中国__年来具有典型意义的七个大事件,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
作为__后,我感触颇深。小时候女排三连冠,一个胡同几十口人挤在一起看14寸黑白电视机的日子历历在目;大学期间在体育馆里和同学们见证了香港回归;工作后坐在电视前观看北京奥运会、神舟回收、阅兵。
电影里的每个事件和场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感同身受,甚是感动。祖国从改革开放到如今的辉煌,我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受益者颇感自豪。正如《我的祖国》歌词里说的:“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祖国今天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是靠每个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换来的。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
每个关键节点,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如今正处于祖国从“富”到“强”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校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和使命,用心培养具有崇高理想、有坚定信仰、有历史担当、有奉献精神的国家栋梁,这正是新时代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
国家的富强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努力创造祖国辉煌的“大时代”,才能实现理想,提升自我。
#480810我和我的祖国前观后感400字5
《我和我的祖国》7个篇章的故事,由7位导演分别完成,一次领略7位导演的表达,作为观众的我,仿佛也过了一把阅卷教师的瘾。
电影的视角很独特,不是纪录片式的叙述,而是小人物串起的时代故事。《前夜》中的一些场景,在此刻看来或许都会觉得滑稽,屋檐上对民众的求助只是为了寻找一些可用的红绸子,简陋的实验设备,连夜炼制的升旗装置,都显示出那个时代的物质贫乏和百废待兴。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立的,但却是所有民众的期望之星,人们的干劲十足,心劲十足。这个视角,更加折射出建国__年来的辉煌成绩,唤起观众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徐峥导演的《夺冠》透着足足的徐氏幽默,女排三连冠万人空巷的场景,已成为思想的记忆。当冬冬手扶电视天线,挂起一张床单时,仿佛看到了超人的身影,身披红色斗篷,拯救人类世界。作为观众的我,竟然产生了视觉和思想的跨越,或许在导演的心目中,当时能以一己之力调出清晰电视画面的冬冬,正是那个场景下群众的超人吧。哈哈。
《北京你好》中,葛大爷饰演的北京的哥更是诠释了小人物的情怀,也透着宁浩导演深深的痕迹。的哥是一个城市的缩影,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吹牛聊天,都在这个人物身上一一上演。万众期待的奥运门票,更是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最终在人物的情怀中落下帷幕,小人物的情怀再次彰显了人性的真善美,仿佛一曲时代的高歌。
《白昼流星》更是陈凯歌导演的哲学表达。天际罕事的白昼流星,将宇航员成功返航的故事、两个自甘堕落的年青人破罐子破摔,几乎走向边缘的故事、朴实的老书记以人性的善良燃起心底光亮的故事,串联起来。故事简短,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白昼流星,它或许是罕见之光,但也会是心底之光,不用向外寻,只需向内找。
《相遇》最重要的一场戏发生在公交车上,那些隐形埋名的科研工作者,放弃了生活中的一切情感,放弃了自我甚至生命,仅有国防强大的一个信念。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中国跻身国防强国的大事件,也是中国提升国际地位的大事件。这个大事件经过公交车上的一幕展开,动人之处,深入人心。
香港回归,我已经有深刻的记忆,那时候我正在上大学,同学们集中在阶梯教室中,守望着这一历史性的一刻,心境莫名的激动。而《回归》的故事都集中在对时间的执念上,回归这一历史时刻,依旧经过直接或间接的亲历者,让我们感受着神圣。修表匠的精益求精,升旗手的日复训练,中方官员对时间的坚持……
这是一部主旋律的爱国电影,让我们回忆见证那些历史时刻,激发油然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更想从电影本身出发,电影拍摄的角度,本身也彰显着时代的提高和国人的自信。
我们不再需要那种呐喊式的表达,我温柔地看待世界,那是一种内心的强大。
我和我的祖国观看感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