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观后感 > 观后感800字 >

圆梦工程观后感范文800字

天文分享

《辉煌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 ,于2017年9月1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圆梦工程观后感范文8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圆梦工程观后感范文800字1

第一集“圆梦工程”透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领略五年来,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一张张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网,如何编织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圆梦工程”顾名思义是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返哺于社会民众,让社会民众尽情盛享祖国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殷实红利,用“圆梦工程”带来的获得感,体现人民有信仰、民族希望、国家有力量。在中国经济在砥砺前行的五年间,以中国铁路为代表的身影,用脚踏实地的足迹遍及祖国的万里河山,为各族儿女带来了素有承载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中国基础设施新版图,而这仅仅是憧憬美好未来,彰显中国自信的开始。

要想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圆梦工程”作为《辉煌中国》五年间社会基础交通基础设施的压舱石,在中国经济发展这趟高速列车上,如同起到火车头作用,用一批批看得见摸得着的体工具匠心巨作向《辉煌中国》献礼。走在世界高、精、专科技前沿,体现大国综合实力的港珠澳大桥、兰渝铁路、复兴号等等的“圆梦工程”,已然成为勾勒《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中的浓厚一笔,其中最为充盈民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无疑是素有“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兰渝铁路建设工程。

国家有力量,“圆梦工程”圆了百年梦。一百年前,《建国方略》中就出现了兰渝铁路的建设构想,而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沿线地理环境面前,铁路建设者用226座隧道、396座桥梁实现了从梦想到现实的穿越,圆了一百年前就曾构想的世纪工程。西南地区发出的中欧班列也要从这里通过,借助于这条大动脉可以节省国际运货时间近11个小时。透过兰渝铁路的建成通车,可以折射出国家假使没有攻坚力量,这条打通西部发展快车道的铁路仍然是停留在图纸上的空想。

歌唱祖国,《辉煌中国》用中国经济五年间的砥砺前行,拉开了献礼十九大的序幕;“圆梦工程”用兼济天下的责任情怀,充盈了社会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国家繁荣富强则用来自于全社会各行业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经济在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路上,以《辉煌中国》中“圆梦工程”的颜值与担当,面向全世界展现和平崛起的中国自信。

圆梦工程观后感范文800字2

观看了《辉煌中国》第一集,领略了港珠澳大桥、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纪录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脉络,展示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展示出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展示出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基层工作复杂多样,更需要工作上的耐心和技巧。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补足城市管理存在的短板,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看到纪录片中一个个庞大的工程,我激动不已,感慨祖国的繁荣与强大,心中的幸福感、自豪感倍增。高铁建设、互联网普及,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中受惠。五年我们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未来更应开拓进取、奋勇向前。将立足本职工作,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为新发展、新成就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片中的一个个生动画面和一组组翔实数字,真实再现了我们国家这五年砥砺奋进的巨变,这些巨变圆了国人一个又一个梦想,让全国人民的幸福指数、获得感不断攀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挺立时代潮头,引领“中国号”巨轮,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前进。作为一名党员乡镇干部,看到亲爱的祖国走向繁荣与富强,自己倍感荣耀与自豪。下一步继续坚守初心 、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及时宣传党的好政策,传递为民好声音;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引领基层干部共筑幸福小康梦,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也期待下一个五年有更加丰硕的成果。

观看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第一集后,我很震撼,也很振奋。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个丰硕成果,书写着一篇篇辉煌史诗,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祖国繁荣富强的丰厚‘红利’,作为党员干部,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下一步,我们将突出经济发展、聚焦社会民生、夯实党建基础,以实实在在的改革发展成就,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圆梦工程观后感范文800字3

五年来,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中国已经在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众多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创造出了多个世界第一,给国人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由内向外辐射出中国正能量,发出了强有力的中国声音,奠定了大国基础。

天堑变通途,构筑闪耀经济增长极。近五年来,中国用勤奋的双手,创新的想法铸造了一座座世界大桥的丰碑。无论是世界第一长的丹昆特大桥、全球第一座六线铁路的大胜关大桥、还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港珠澳跨海大桥都为世界桥梁的建设树立了新标志。大桥的建设不仅仅是沟通了桥两岸的人们,更是打通了两岸的经济通道。促进城市群的建设,辐射区域性经济发展,缩短地域结构性的贫富差距;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带动就业、拉动内需,激发中国市场活力;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方向转变,突破创新、印发中国新技术靓丽名片,提升国际影响力。一张张由钢筋混泥土编制的中国城市群网,打通了区域性经济结构的屏障,构建了经济版图上闪耀的经济增长极。

“中国制造”创造中国标准。当我看到“振华30”的时候我震惊了,这一艘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在给港珠澳大桥接头时相差不到3mm的误差实现完美接头,实现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的华丽转变,用中国标准展示了中国制造综合实力。当第一组用中国标准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落地时,打破了欧美等发到国家对牵引器的IGBT技术的垄断,研发中国标准的芯片。中国经历了技术引进、吸收模仿、自主研发的艰辛历程,不仅体现出了中国技术的进步,有了参与国际项目竞争的资本,更是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

编制互联网,全球是一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社会带来了便捷,缩短了人们交流的距离,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的有效武器。互联网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突破了区域性经济瓶颈。加大互联网的建设,中国着力从铺设光缆共计3041万公里,覆盖域从重点城市到全面覆盖;网络技术从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的技术革新等方面加大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紧把时代脉搏,把中国建设成顶富有的国家,更有自信、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1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