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观后感 > 观后感600字 >

一秒钟观后感600字

泽璇分享

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之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该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秒钟观后感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一秒钟观后感600字1

电影《一秒钟》剧情并不复杂,但却波澜不断,很吸引人。主要人物只有三个,张译饰演的在逃劳改犯张九声,刘浩存饰演的刘闺女和范伟饰演的范电影。

三个人物塑造得都很成功。张九声的执拗疯狂与不顾一切,刘闺女的聪颖狡猾与善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剧中的配角——范电影,他带给我更多的思考。

范电影是电影放映员,工作了20多年,从未出过一次意外。他第一次出现是在礼堂门口,看上去非常体面。白白的衬衣外面套着马甲,头上戴着鸭舌帽,与灰头土脸的老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笑容满面、气定神闲,对吵吵嚷嚷的环境见怪不怪,自有一种儒雅的风度。

范电影是这里有头有脸的人物,老百姓对他热情而尊敬,他脸上的笑容显示了心里的熨帖,他很欣喜地享受着人们的仰望,就连走路的姿势都透露着优雅。

傻儿子(小时候误喝了清洗胶片的药水,因医治不及时而变成了二傻子,不能接替父亲体面的工作,只能赶大车)的出现让一切走了样,范电影的脸皮被撕破,体面打了折,一切都变得清晰而赤裸。

傻儿子赶着大车回来了,拖回来的还有长长的一大团胶片。看到这不可收拾的情景,范电影有点惊慌失措,但很快又镇定下来。他认为是胶片转送员的责任,这时的他一脸正义,义正辞严地要追究责任。后来得知是傻儿子闯的祸,他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力掩饰眼前的尴尬,没有心思再追究责任,而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如何补救上。

这个情节有点夸张,有点戏剧性,但又很真实,范电影的态度变化迅疾,很有喜剧效果。但我想,面对此情此景,也许为人父母者都会有这样的反应,这就是“舐犊情深”吧!当自己的孩子陷入窘境时,父母的保护欲陡然变大,别的事情已无法顾及,只想把孩子遮蔽在自己的“翅膀”之下,不愿让他们受一点点的伤害。就像影片中的范电影,为了儿子,他不得不开始——洗胶片——这一项浩大的工程,只要能平息老百姓的怒火,只要大家不再追究傻儿子的责任,无论费多少力气,范电影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

范电影让有经验的张九声帮忙缠胶片,他坐着板凳摇着缠胶片的简易设备,张九声蹲在地上理胶片。范电影知道胶片对张九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觉得自己俨然是他的救世主,言语之间颇有些颐指气使,一会儿批评他理得太快了,一会儿又指责他理得结了疙瘩。范电影发现了张九声书包里的胶片,厉生呵斥他偷东西,这时张九声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承认是偷跑出来的劳改犯,并拔出了刀子恐吓范电影。被摄服的范电影不敢声张,两人继续工作,此时的范电影变得畏手畏脚,对张九声的态度也是毕恭毕敬。他把自己的板凳儿让给张九声,满脸堆上谄媚的笑意,言语也变得小心翼翼。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人性中的某些东西却已袒露无疑。当你弱小时,别人给你的是冷眼,是不屑,是冷言冷语;当你凌驾于别人头上时,别人给你的是尊重,是畏惧,是卑躬屈膝与做小伏低。电影中人物的变化之大惹人捧腹,但笑过之后想想,此类情况在现实世界并不少见。

张九声一遍一遍地看着电影,悲痛不能自已。范电影悄悄溜出去向保卫科告了密,还不失时机地加上一句:“我这次算立了功了吧?能不能让我接着放电影?”这种感觉就如同是小孩子帮妈妈做了事情,等着妈妈奖励一样,这一刻,卑微、讨好、期待都写在范电影的那张胖脸上,这时的他很像一只摇尾乞怜的狗。可是他是为了生活,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哪一个成年人没有为了生活低下过头颅呢?

张九声被保卫科的人绑了起来,范电影向他坦白了举报的事实,并诚恳的道歉,还把有他女儿影像的两张胶片塞在他的衣兜里。这一情节彰显的应该是范电影善良的一面,他举报张九声也许是出于正义,也许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但终究觉得对不住张九声?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得到良心的救赎。

范电影,只是一个小人物,却把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展露无遗。他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不易与无奈,看到人生的光鲜与不堪。生活的洪流浩荡,我们都被裹挟着前进,都努力扮演着各种角色;人生境遇复杂多变,我们因之有了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是虚伪,是滑稽,还是对生活的屈从?

范电影,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一秒钟观后感600字2

佩服《一秒钟》强大的宣发造势能力,见是一个表现父女亲情的主题,就带着女儿走进了首日映的电影院。然而乘兴而入,失望而出。影片情节支离破碎,主题表现寡淡如水。

影片讲述的是七十年代一个发生大西北国营农场的故事。七十岁的张艺谋导演无疑是从那个火红的年代过来的,无论是场景的搭建、服装的安排、群众演员的塑造都很好地再现了那个灰色单调贫瘠荒凉却又激情澎湃斗志如钢的年代。

然而这只是一个大背景,影片主题是通过“一秒钟”反映亲情这样一个博大厚重的话题,从这一点说,影片表现不尽人意,留下遗憾。主人公为了到电影院看一秒钟的新闻纪录片中的女儿影像,不惜从劳改农场跑出来,一路经历磨难。然而这个“一秒钟”的主题却是突兀孤立的,由于“一秒钟”的缘由和对主人公的无比重要前面没有交代,没有循序渐进的铺垫烘托,所以引不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即使主人公因为“一秒钟”满面泪水,观众内心也是水波不兴。

影片色调上也让人压抑。也许是为了配合主人公心境,影片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在夜幕里呈现,加上荒凉贫瘠的背景,让人总想挣脱一种无形的束缚。就像野百合也有春天一样,生活需要五彩光,内心需要精气神。不能总是灰色调。张艺谋是大导演,但本片硬件是个小制作,一共就两个大场景,电影院和沙丘,几个零星小场景、一群群众演员。电影院的场景搭建不会需要多大投入,沙丘更是直接取景。

本片有三个主演,张译饰演的“无名”主人公,新人刘浩存饰演的无依无靠的“刘闺女”,范伟饰演的放映员“范电影”。电影宣发对三个演员的表现特别是女主做了浓墨重彩的渲染,这给了我先入为主的印象,期待甚高。张译的表现可圈可点,人物拿捏到位,宣传中说的为了贴近角色,饿瘦了二十斤是可信的;新人刘浩存只能说中规中矩吧,角色的外在一直像是个煤堆里出来的小女孩,衣衫似乞丐,但是绵柔的女声又与形象反差太大。我倒觉得最后在明媚阳光下呈现的那张毫无修饰原生态的脸是最大亮点;老戏骨范伟本片中表演感觉一般,主要是语言和肢体仍然有那么一些在赵本山系列影视中的风格和痕迹。

影片中一些小细节刻画的生动形象贴近生活。比如攀爬到窗子上吊着腿观影的人们;电影开场前举着自行车等各种物件通过放映机灯光投影的人群;散场时扛着梯子而出的人;全场观众跟着电影一起合唱《英雄赞歌》那澎湃激昂的氛围……当然也有一些小瑕疵。一是“刘闺女”手上的弹簧刀,又称跳刀,那个年代可是稀罕物,仅仅是在大城市里高级混混手里才会有;再就是“范电影”的一身“行头”白衬衫小马甲黑皮鞋,与周遭一片灰色调形成鲜明对比。放映员技术活有优越感不假,但是毕竟不是干部,并没有多高地位——所以“衣冠楚楚”的范电影恭恭敬敬请衣着普通的场部保卫干事为自己美言的场景就有些滑稽了。总之细节反映生活,细节见匠心。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算是自己的一点观后感吧。

一秒钟观后感600字3

《一秒钟》讲述了上世纪_年代中期,看电影是人们重要的精神享受。在物质与精神皆匮乏的年代,人们怀揣着各自对电影的执念,一个是失去女儿的父亲,一个是失去父爱的女儿;一个想要看某一场电影,一个想要12。5米废胶片,目的完全相反,最后却殊途同归,因为一场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故事。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2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