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00字(2)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00字五
忍不住连续看了两遍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感触很深。
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名叫伊夏的8岁男孩成功的过程。他有奇怪的思想,在作业上经常犯把单词的字母写反的错误;他还对飞过来的球的大小、方位、速度没有概念;尽管伊桑十分努力的学习,但是他的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各科老师都对他没有希望,他的爸爸妈妈哥哥都对他十分无奈,于是把伊桑送到了远离他们的寄宿学校。在那里,有同学的嘲笑;有老师的打骂;还有大家的不理解。他在这里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来了一名叫做尼康的美术老师,他在美术课上的教育方式特别,让大家随便画,可对于伊桑空白的纸张,尼康并不生气只是耐心地问他的名字;老师还亲自到伊桑的家中了解情况,跟伊桑的父母说明他们儿子的情况非常的聪明,在空闲时间,他耐心地翻查伊桑的作业,并帮助他读书和写字。在尼康老师的帮助下,他在画画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发挥。他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提升,老师和同学为此非常吃惊。在学校的一次画画比赛时,他画画的水平竟然超过了尼康老师,得了第一名。在电影的最后他和自己的哥哥在一起快乐的玩耍。他的爸爸妈妈也知道爱孩子并不是说说,而是一个拥抱,一个微笑。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这样的特殊儿童虽然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我们的老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们得像尼库巴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从根本处下手,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看完这部影片,突然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内涵,“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会因为我们的态度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作为老师,如果我们无法发现孩子的潜在的力量、能力,至少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更多的爱;作为家长也一样,让我们给予孩子更多一点的关爱吧,我们的爱是孩子接受的第一缕阳光,会让他们一生受用。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00字六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儿童成长的印度励志电影,讲述了一个特殊孩子在一位美术老师的帮助和关爱下,获得自信与尊重,并将绘画天赋得已展现。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8岁的小孩男伊桑,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奇思妙想的男孩。他可以将一条鱼想象成各种有趣的东西,还能一连发呆一个小时。伊桑的哥哥约翰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约翰成绩优异。门门功课100分,无疑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伊桑还逃过学,让哥哥约翰帮忙写假条。最后父亲一气之下,直接把伊桑送进了寄宿学校。
送进寄宿学校的伊桑感到很害怕,他经常走神被老师罚站甚至罚跪,不知道被打多少次手背。只有一位叫杰的男孩非常理解他,成为他的好朋友。后来学校来了位美术代课老师尼库巴,他上课方式很独特,不拘一格,课堂活跃有气氛,学生们很开心上他的课。但伊桑却一样不能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后来这位尼库巴老师注意了伊桑,通过细心发现,老师发现伊桑存在“读写障碍”和“沟通障碍”,属于一个特殊孩子,同时去家访时意外发现伊桑很有绘画的天赋,于是尼库巴老师在课堂上用心的去引导他,上课期间给孩子们讲了很多天才和科学家的故事,同时启发伊桑,很多伟人都存在类似问题,但不影响他们成为伟人。慢慢的伊桑融入班级生活,同时老师与校长沟通独自为他补习。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伊桑的成绩不断变好,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为了让伊桑的绘画天赋得以展现,让更多的老师及孩子认识到伊桑的天赋。尼库巴老师在全校举办一场绘画大赛,同时邀请了自己的老师及学校校长、老师们参加。伊桑为了参加这次绘画比赛,天没亮就出去湖边观看日出,直到比赛开始了才姗姗来迟,最后伊桑画出了一幅震撼全校师生的图画,一位男孩坐在湖边观看日出。伊桑也发现尼库巴老师画了一幅自己开心大笑的绘画,感动得哭了。在全校师生的评比下,伊桑的画获得第一名,并成为学校散学典礼画册的封面,背面是老师画的伊桑。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们深刻的反思,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天赋是需要用心的走进他的世界,发现他的特长,并加以引领,这才是真正的爱。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00字七
伊夏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次序更感兴趣。而伊夏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伊夏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Ram Shankar Nikumbh尼克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伊夏。尼克很快也发现了伊夏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他发现伊夏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尼克对伊夏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其实看过这个影片已经很久了,当时感慨万千,但是忙于工作就没有写下体会,今天偶尔看到这个影片名字,又勾起了我的回忆。其实,对于影片里面伊夏的种种表现,我想只要在一线进行过教学的老师,几乎都遇到过:老师批评的时候他显得很无助,很茫然,很无奈,但是老师真的赶他出教室,他又似乎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他又会一个人自得其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情况一旦被老师发现,老师就会更加严厉地斥责,因为老师们一定会认为“这样的孩子恬不知耻,明明都被老师批评了,还不知道反省一下自己的错误,还继续堕落下去,破罐子破摔”,很多老师都这样认为过。但是仔细想想,这种想法真的是害人不浅了。许多孩子不会有伊夏那样的拼写阅读障碍,但是他们也许有这样那样的障碍不能突破,可是做老师的如果不去细心观察了解他,不能帮助他突破瓶颈,那么他永远都可能憋死在那里,也许一个好好的孩子在没有萌芽的时候就被闷死在里面了。
伊夏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同样不是什么陌生的情节,他们对孩子的种种表现,按着常人的标准去判断,因此既着急又失望,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夹击下,伊夏几乎陷入了十分无助无援的境地,于是他选择逃课,父母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给伊夏转学,企图让孩子有所转变,结果由于不懂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一个孩子由逆反变成了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可见,家长和老师的所作所为,给孩子造成了多么严重的伤害啊,如果不是遇到了尼克老师,他这一生注定就被毁掉了。伊夏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尼克这样的老师,可是,有更多的孩子没有那么幸运,他们没有机会遇到如此优秀的老师,他们却能遇到大众型的老师和父母,所以他们难逃毁灭的厄运。
作为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站在教育的角度去了解孩子,去关注孩子,去理解孩子,去帮助孩子。《大学》里讲到:物格而后知至。“格物”按朱熹的说法就是“即物而穷其理也”,那么面对一个孩子,做教师的也要先想到格物,只有接近孩子,深入地了解了孩子,深层次地研究了孩子,才有可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找到教育之源,然后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电影里的那个尼克老师就做得令人佩服,非常完美。
尼克老师用自己多才多艺的技艺吸引了孩子们,用自己和蔼可亲的态度温暖了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征服了孩子们,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了解了孩子们,用自己无私的爱心包容着孩子们。
如何才能真正做一名老师呢?我想,如果看了《地球上的星星》就会受到启发的,如果想做好当代的老师,那么我建议你去看看这部影片吧。
初中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