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阿凡达观后感600字(2)
其中,有这样一幅画面让我印象深刻。在炮火猛烈的攻击下,参天的巨树轰然倒塌,纳美人纷纷四处逃散。伴随着尖叫、哭喊、呻吟,不知道多少手无寸铁的无辜的纳美人被无情地掩埋,可是,可怕的人类根本未曾想到:纳美人也有生命,他们也有家庭。而人类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机械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完成自己的计划。
看着看着,我的眼前模糊了,不禁回到了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场面,丧心病狂的日本人,大肆侵略中国,在中国的国土上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对我们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死难同胞竟达34万人!
一阵呐喊与对领袖的拥戴声让我回到了影片中,原来是阿凡达——杰克将带领纳美族人一起抗击人类,保卫家园。看着纳美族人团结一心,不顾生死,奋勇抗战,与人类进行搏斗,我不禁感到心潮澎湃,暗自为他们叫好。难道不是吗?在祖国母亲饱受煎熬,饱受蹂躏时,顽强的中国人,有血性的华夏儿女并未就此低头,而是团结在了一起,对日本人发起反抗。终于在1945年8月,日本战败,日本人只好灰溜溜地逃回国。
影片到了最后,看着纳美人将战败的人类遣送回地球,我在也按捺不住此时激动的心情。是呀,不管是纳美人,还是中国人,在面临巨大的敌人时,都不曾低头,而是选择与同伴团结在一起,战胜敌人。
同学们,当我们遇到巨大的困难时,千万别放弃,而应该与同伴凝聚在一起,团结就是力量,总有一天会将困难克服,迎接属于自己的胜利。
初二阿凡达观后感600字六
《阿凡达》 ,当我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的确被绝美无暇的特效技术震撼的一塌糊涂,虽然没有亲眼见证过IMAX 3D让人拍案叫绝的视觉效果,但仅仅是普通版本的3D已经足以在视觉上给我造成史无前例的震撼,但仅仅是视觉上的而已。 在看完阿凡达的第一刻起,本人不得不激动的对老妈说,这是人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应该是人类电影的文化遗产,处于对制做人对3D技术痴迷的敬佩,也处于在如此视觉特效的完美诠释下,中国电影完败所带来的悲哀。不得不说,阿凡达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不仅仅取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取决于好莱坞电影制造厂的那些老板们,真的是越来越富有,同时,他们的品味也越来越低下,越来越向钱看,向厚看。 在经历了这样一个视觉奇幻之旅后,随着电影余热的一点点散去,当出的冲动也越来越少了,静下来想想,阿凡达到底带来了什么? 至少,我心中没有什么印象或者能让我难以忘怀的东西。现在,闲来无事,我就喜欢拿《阿凡达》和《星球大战》这类的电影来比较比较,只可惜,不比还好,还能够容忍《阿凡达》震撼的视觉特效给自己带来的微微的审美疲劳,但一比起来,就觉得当初高呼阿凡达是世界电影文化遗产是多么愚蠢的问题。估计第一部有声电影和彩色的电影不算,就连开启了特效技术里程碑的星球大战,作为美国文化的中心,也不会同意如当初那样的吃人梦话。
电影是什么?我不仅想问,是披着技术外壳的冷冰冰的技术产品,还是等待销售到大众脑海中的一幅幅画面组成的商品?还是以感性和审美为基础的作为审美意向的艺术品?更多的人可能会选择第三者。但阿凡达则选择了前两者。不刻否认,《阿凡达》在特效和3D技术上的确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但是不要忘了,一部电影是否经典,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是取决于拍摄这部电影的摄影机和 摄影技术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在于电影本身的拍摄手法,意境,审美意向,甚至包括它的美学价值和哲学价值。也许有人说,阿凡达并不是没有前者,只是其令人拍案叫绝的特效过于抢眼罢了。在这里,人们也不得不接受消费主义价值观对电影的定义,无疑,视觉盛宴大于审美情趣,赚钱大于艺术,消费胜于一切,如今的世界是,技术能够战胜一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通过这些现象看来,冷冰冰的机械力量大有可能超过人类本性所固有的能力,从而达到一统世界的目的。扪心自问,阿凡达象征着什么?象征着技术对艺术的全面胜利,观众则只会在技术--视觉听觉效果上对阿凡达之流的电影平头论足,这也从另一方面表现的,当代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审美意志的缺乏,一个没有品味的机械时代似乎要取代人类自古以来固有的本能,审美意志。 有人认为,《星球大战》远远不如《阿凡达》,也有人否定之,但是反观这两部电影,人们都会看到许多共同的特点,庞大的投资,强悍的视觉特效果,非常风骚的电影技术。有人还会说,《阿凡达》的技术可比《星球大战》好的不是一点半点,那么好吧,姑且承认,《星球大战》只是代表那个时代电影技术的量变,而《阿凡达》则是前人积累已久之后发生的质变,可是,电影是科学技术么?
即使当今,生活的一切都与技术和商业结盟,电影也不例外,但是,难道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影审美的唯一标准了么? 《阿凡达》有《星球大战》永远都不会有的东西,3D技术,仅此而已。敢问,将近三个小时的视觉之旅中,除了及格让人热血喷张的画面和一些外星球奇异的环境生物之外,阿凡达留给了我们什么?留给了我们如了《星球大战》、后现代的哲学思考,或者,人们会说,阿凡达不向探讨什么社会问题,不想探讨人性,也不想让人思考些什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敢问,艺术没有了这些,那还剩得下什么? 可悲的是,走在一个被技术异化的时代,一个技术在艺术领域喧宾夺主的时代,阿凡达的成功不仅仅代表了技术对艺术的全面胜利,也一点点的揭开了科学技术与理性精神对以审美为最高层次的人类感性层面的征服 。阿凡达在我看来,算是最优秀的.一部技术作品了!
初二阿凡达观后感600字七
看了《阿凡达》之后,我的心不禁惭愧万分。
人类把地球逼向毁灭的边缘之后,又想侵略美丽富饶的潘多拉,企图抢夺这里的自然物产。他们把潘多拉的居民纳威人赶走。当他们毫不留情地把纳威人的家园树用燃烧弹烧毁的时候,我顿时火冒三丈:他们居然如此残暴,竟然忍心烧毁了家园树。同时,烧死了这么多的纳威人。他们真是禽兽,不,应该是连禽兽都不如!所幸的是纳威人的反抗迫使他们回到了快毁灭的地球。影片看完了,但一想到片中已经走向毁灭边缘的地球,心里就感到后悔。难道地球真的会走向毁灭的边缘吗?
一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我就感到愤怒。全球变暖,冰川越来越少,沙漠逐渐扩大,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这样的事情就在我们的地球上发生。我看过一幅新闻图片:一阵狂风呼啸之后,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挂在树上,躺在草地上。顿时成了一个“缤纷”的世界。这些塑料袋需要许多年才能分解,动物因误食了它而生病、死亡,植物因它而无法吸收水份导致枯萎……如果再这样下去,地球就真的像片中那样走向毁灭的边缘。
请看看我们身边吧:小河逐渐变成“黑龙江”,动植物逐渐消失,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我们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社会逐渐发展了,但付出的代价尽然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这样的代价未免太过巨大了。大自然正向我们求救,地球正在哭泣!
人类啊,发展自己的同时,请不要地球哭泣,不要让地球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边缘!
初二阿凡达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