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观后感作文600字5篇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观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初中观后感600字1
今日早上,我观看了电影《后天》。
影片描述了当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时期时,全球气候反常,大水淹没纽约,日本天降冰雹,欧洲在海水中不复存在,还有龙卷风、海啸、暴风雪大自然中几乎所有的灾难都在影片里一一登场,让我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大自然肆虐发威带来的沉重打击和毁灭。当这场灾难来临,美国南部的居民举国逃往墨西哥,总统为了全国避难,甚至承诺免除拉丁美洲所有国家的债务,而北部的居民已来不及逃离剧烈的低温突袭与死神逼近。气象学家霍尔在与灾难搏斗的同时,奋不顾身前往营救被困的儿子。执着的信念,坚强的毅力,浓浓的父子深情,在影片中得到了体现。正如影片导演像要告诉我们的:人性的光芒是我们遇到灾难时的通天之梯,人性也包括我们对待生存环境的态度。
《后天》的.电影特效做得相当精致。当日本的天空落下了拳头大的冰雹,行人惨死在冰林雹雨中,我们为之惊叹;当数股龙卷风袭入洛杉矶,楼房如图钉一样被拔去的时候,我们为之惊呼;当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没整座纽约城,一艘巨大的油轮顺水的开进大街小巷,我们为之惊呼;当纽约出现南极的冰川,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变成一只甜筒,我们被这样的特技所折服。如此大气磅礴的制作,除了它的商业目的外,也到达了强有力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后天》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不仅仅在它的画面制作上,也体此刻它那提前为人类敲响的警钟上。正如导演所说:问题就是在于这样的事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样的事真的会发生。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今日我们享受着环境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如果明天我们肆意的破坏环境;那么后天就是末日浩劫!
初中观后感600字2
在试卷上,我与著名漫画家丁聪的作品《成绩100》有了一次奇妙的邂逅。
这幅画上,明明白白地画着:灯光下,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孩,拿着笔,抓着一本书,在努力写作业。就这么普通一幅画?不可能,再细看。呀,我瞧见了!男孩浓密的刘海下,是两弯皱成麻花的眉。在黑框眼镜压着的鼻梁下,是一张扁着的嘴。再一看,男孩显得愁眉苦脸。
看着这幅画,我不禁想到了班的那个好友。她,成绩优异,每次考试总得第一;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她,每次下课,就奋笔疾书地写着作业……她,难道真的快乐吗?她的父母望女成凤,想把她变成最好,却没有顾虑她的感受。在一个个培训班间穿梭,得来一个个鲜红的100分。可她,真的快乐吗?
不,她不快乐。她原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如今渐渐沉默。她曾经喜笑颜开的与我们大声欢笑、吵闹,如今却坐在书桌前愁眉不展,陪伴她的只有无穷无尽的题海。
学习是很重要,可是学会这个年龄段应学的知识就好,为什么要硬是让她学初中甚至是高中的知识呢?这是逐渐将她变成一个学习机器啊!
成绩不等于快乐,快乐也不仅仅中只有成绩这一条路。有必要拔苗助长,让孩子们这么痛苦吗?
如果,一个人只懂得学习,而不知道玩和娱乐,这样与一台机器又有何不同?
在如今这个时代,成绩渐渐成为评定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家长也越来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喜欢和别人比谁家的孩子成绩更好。但,这不是孩子们想要的生活。
我要代表所有被家长拔苗助长的孩子们呼吁:成绩不等于快乐,快乐不是只有成绩!
初中观后感600字3
在这个暑假里,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当幸福来敲门》。起初认为这部电影跟其他励志电影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讲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可是,当我看完以后,发现远远不是这些。
其实主人公由最初的为生活而奔波到最终得到工作,这并不是偶然的。仔细观察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不难发现无论在何种境况下,他都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击垮,他都始终坚持着他独特的笑容。在父子俩沦落到必须在地铁站过夜的地步时,这个硬汉在听到门外强硬的敲门声时,将儿子抱紧,再抱紧,忍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泪水。但在这个时候,他依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期望。等到两人住到救济站时,他还不忘给儿子讲笑话、哄他、安慰他。儿子克里斯托弗给了他最大的安慰和期望。从最初看到爸爸妈妈吵架的茫然失措,到妈妈离开以后的逐渐成长,再到跟到爸爸后面像爸爸一样拼命跑,到最终的两人手牵手一齐步向幸福明天,这一切的一切都那样真实,让人不由得不被他们之间的那种深深的父子情所感染。片中还有一个镜头:当爸爸拽着克里斯托弗拼命奔向公共汽车时,他不细心将小机器人——他的玩伴丢在了马路上,爸爸之后上了车才发现,但已是时间不等人。小克里斯托弗那流泪的脸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在这部影片中,出现最多镜头的是奔跑。在那样一个经济大萧条的时代,每个人都是那样神色匆忙。克里斯也是从头到尾都在玩命地跟时间赛跑。哪怕就这样,最初的几次,他也没有能够追上时间的脚步。他感到疲惫,一种浸透了全身的疲惫。如果仅靠奔跑,看来是不能解决多少问题的。因为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时间感觉似乎都不够用,这个时候就要讲求方法和效率了。其实他的成功,奔跑还不是起最关键的作用。关键是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曾接触过他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每一个细节他都认真去做好,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至最终到达自我的标准。当儿子在救济站睡下后,他还之后走廊的灯光埋头苦读营销的书籍。到最终考试时他第一个交了试卷,心中也是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