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观后感 > 观后感600字 >

电影观后感600字5篇

陈翠分享

观后感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观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电影观后感600字1

这部《师父》是前年金马的好片,拖到现在才写,实感愧疚,毕竟,用比较不同的方式来拍咏春拳、道馆竞合与师徒关系,确实得要跳脱一些近代武打片的思维,才能好好回味与审视这部电影带来的影响力,然而,这影响的层面,却不只是武术与精神层面,更多的是社会的人性与生存价值争辩。

首先,在剧情方面十分简单,廖凡带著宋佳后来到天津,依循著金士杰口中的江湖规矩,收了个徒弟开始训练,而过程中都是放入真感情,但却没有忘了最终眼前这位徒弟,只会是自己完成门派私欲的棋子,直到廖凡自己的徒弟成功挑战眼前的半数门派,最终将可能成为了众矢之的的弃子,接著妄想著自己一手收割这全部成果的同时,又想在这之间取得一个和平的平衡点,我想剧情走到这个地步,何尝不是在讽刺华人历朝历代,充满面子与尊荣心态的斗争清算史呢?

然而,剧情中对于各门派的师徒关系,更是紧扣著《师父》这个电影命题,尤其在金士杰这个角色更可以明显感受到,身为师父不想屈居于人后,用进一切办法爬到了今日的位子,但最终依旧被自己的徒弟给摆了一道,这不就是俗话说常说的「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只是这种理论,是要营造出表向和平的前提下,才会被加以讚誉,然而,只要有人打破了比武公正、赢家不受报复等口头江湖规则,那这一切,也就只是说说而已,并无法严以纪律,因此《师父》剧情中的种种衝突与动机,也就不证自明了。

最后,本片的武打,算是比较文静,以「少招」看到「高下之分」为主要基调,不像一般武打片那样连环爆衝,同时,更多的一些对白,是充满整个江湖意欲的潜台词,让整个门派的斗争与每次的拳脚之间,更多了几分杂象与不肯定。

电影观后感600字2

小女孩静静地趴在窗前,用羡慕的眼光送走了上学的小朋友,她内心多么渴望和小朋友一起上学,然而,一次意外的车祸让她失去了双手,双脚不能走路,她的名字叫栗欣,是《老师!我想上学》里的主人公,我观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禁潸然泪下。

栗欣的爸爸妈妈找了很多学校,但他们的眼神告诉栗欣没有成功。栗欣自己偷偷的一步一步挪到学校跪求老师,说:“老师!我想上学。”老师感动了,同意她来上学。在爸爸的耐心帮助下,栗欣从扶着楼梯行走到完全独立行走,她学会了走路。每当她浑身疼痛难忍的时候,爸爸对她说:“眼泪只能流一滴”,她变得坚强起来。

栗欣在班级里面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负,刚开始老师还以为是她的错,骂她坏孩子,一位同学向老师说了实情,老师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她,说她是好孩子。

栗欣的第一个同桌叫祖威,家庭富裕,他的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经商,很少回家,经常给他买各种各样的玩具,但他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觉得家里冷冷清清。栗欣带着祖威去她家里住,祖威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心情变好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他们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栗欣的叔叔双腿瘫痪,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失去活着的勇气。栗欣对叔叔讲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说自己活不长久了,这件事只有爸爸、妈妈知道,然后告诉叔叔:“眼泪只能流一滴”,叔叔被感动了,决定要好好的活着。

后来,班里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叫郭明,是栗欣的第二个同桌,由于学习很差,他的爸爸让他回家捡破烂挣钱,但郭明内心不想退学,他想读书。栗欣“三顾茅庐”去求郭明的爸爸,最终郭明的爸爸感动了,答应让郭明上学。

栗欣虽然失去了双手,但她向往美好的明天,她画的《种太阳》获得一等奖。她双手写字时鲜血染红了作业本,爸爸告诉她:“凡事不能强求,要学会放弃”,又对她说“眼泪只能流一滴”。栗欣听了爸爸的话,再次试着写字,然而她成功了,学习成绩取得了全年级第一名,所有人都在为她鼓掌!

栗欣的故事让我泪如雨下,她是我心中的榜样。无情的世间夺走了她生命中的一切,让我懂得生命的宝贵,活着真好!当遇到困难时,要对自己说:“眼泪只能流一滴”!

电影观后感600字3

《焦裕禄》这部电影塑了一个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职责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1962年12月,焦裕禄被派到兰考县工作。应对兰考逃荒的人民,他让所有的党员干部用自我手上的买米、面的钱给荒民买东西吃。但自我只吃窝头和小咸菜。生活如此艰苦,但他还是处处想着别人。他是多么有爱心呀!他不顾患病的身子。和风雨搏斗,去考察灾区地形,想了种种办法去帮忙灾民。灾民从心里面爱戴他,尊敬他。

为了让兰考的灾民能过上好日子,他都能够牺牲自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呀!最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家中只剩下一点钱了,妻子说要给孩子做红烧肉,可一出门,就碰上了焦裕禄,他说自我把钱送给别人了,不要买肉了。晚饭时,小儿子要吃肉,哭闹着将窝头扔到了地上。焦裕禄一气之下打了孩子,让他把窝头拾起来,并耐心的说:“孩子,咱们有窝头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连这也吃不上呢”小儿子好象听懂了爸爸的话,点了点头,表示记下来了。

在焦裕禄快住院的时候,还一向坚持工作,想着兰考的人民。他总是这样关心群众而忘记了他自我。在他去医院时,村民们老老少少不约而同的一个也不少的都来了,兰考的人民说“必须要亲自送他”。可见焦裕禄在兰考人民心中是多么伟大呀!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3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