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2022观看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观后感(2)

广辉分享

一是增强了海南经济发展活力。已出台的税收政策,既有针对经济实体的优惠,也有针对人才的措施,与其他减税降费政策和各项优惠政策形成合力,为海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初步形成了“资金”“人才”向海南汇聚的局面。新增涉税市场主体成倍增长,2021年,海南新增涉税市场主体是2020年的1.4倍,新增涉税企业户数是2020年的1.6倍,新增外资涉税企业户数是2020年的1.9倍。2021年,引进人才19.9万人,同比增长63%,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彰显。

二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不同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促进了海南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发展质量的提升。海南的经济增长已经初步摆脱了对房地产的依赖,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2021年,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3+1”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0%,上缴税收增长了33.4%。现代服务业率先走出后疫情时代的“加速度”,2021年相关税收增长37.9%,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的涉税市场主体户数增长69.3%,是2019年的2.6倍,投资增长36.6%,高出全部投资增速26.4个百分点,创新驱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是促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目前,海南的离岛免税、消博会两项政策,已经成为了海南旅游消费的新亮点和靓丽名片。2021年离岛免税继续火爆,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突破600亿元,其中免税购物金额505亿元、购物件数5349万件、购物人数96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3%、71%和73%。消博会展品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成功举办,4天时间有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5家企业、2628个品牌参展。这两项具有海南特色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部分境外消费回流,不仅惠及了海南发展,也提高了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丰富了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选择,欢迎大家来海南“剁手”。

四是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围绕洋浦港出台的启运港退税政策、内外贸同船加注保(退)税油政策和国际运输船舶退税政策等,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洋浦港”的吸引力,截至2022年2月底,共有412家航运业市场主体在洋浦注册,新登记船舶204艘。为推进洋浦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提供了支撑,也为海南进一步发展航运经济和海洋经济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未来展望

在中央的殷切关怀、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南自贸港税制建设正稳步前行。未来我们将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要求和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握封关运作时间节点,做好销售税改革研究等工作,初步建立与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安排,并进一步加强顶层制度设计,逐步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体系。

2022观看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观后感4

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小步快跑”跑赢全国平均增速

近五年,地区生产总值从4090亿元增加至6475亿元,经济总量突破6千亿元关口,年均增长6.6%,快于全国平均0.6个百分点。2018年实施最严格房地产调控政策后,全省投资逐步摆脱房地产依赖,2020-2021年全省投资连续实现快速增长,两年平均增速9.1%,快于全国平均5.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47亿元增加至249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1%,快于全国平均3.2个百分点。

二、坚持主导产业方向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年间,三次产业结构从22.6:22.1:55.3演变为19.4:19.1:61.5,非农经济占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3+1”主导产业中,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1%,均快于全省GDP增速。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快于第一产业增速1.3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实现超过经济总体水平的较快增长,形成了“火车头”拉动作用,已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动能转换态势良好,新动能驱动作用增强

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是五年前的近十倍,每年发明专利授权数从385件增至954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成倍增长,研发投入力度增大,创新成果增加,进而推动社会生产效率的明显提高。按当年价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从8万元/人提高到12万元/人左右。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从五年前的48%下降至去年的36%,产业投资占比从20.8%提高至30.0%,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比从2.7%提高到7.1%,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速达21.9%。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凸显投资效率的稳步提高,助推经济结构提质升级。

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离岛免税购物增长迅猛,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600亿元,是五年前的近10倍。网购、新能源汽车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国内大循环市场潜力逐步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以制度集成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海南推动自贸港制度和政策体系构建从夯基垒台向立柱架梁转变,以市场主体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打造更加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市场主体活跃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更高,外资吸引力更强。近五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其中2021年新增外资企业1981家,同比增长81.7%。外贸进出口规模五年间翻番,年均增长14.5%,经济外向度提高了5.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由3.09亿美元增加至35.19亿美元,增长近十倍。

五、推动共建共享和民生改善,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省常住人口1020.5万人,年均增长1.2%。城镇人口比重突破60%,较五年前提高4.3个百分点。

教育和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群众接受教育和医疗救助的权利得到更充分保障。五年来,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人数由193人增至255人,每万人口拥有病床数由42张增至58张。

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2.3%,其中2021年涨幅仅有0.3%,是五年来最低值。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3万元突破4万元,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843元增至18076元,年均增长8.8%。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均快于GDP年均增速,发展成果更多由人民共享,且倾斜惠及农村基层。

六、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海南样板

五年来,海南着力擦亮“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名片,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流生态环境的“金饭碗”,城市(镇)PM2.5年均浓度保持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近两年连续保持在13微克/立方米,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地表水优良比率保持在90%以上,2021年提高到92.2%,较2016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2观看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观后感5

一是抓有效投资,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开展投资新政三年行动,以有效投资为引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占比持续提升,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较2016年提升9.2个百分点,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2021年制造业投资是2016年的2.7倍,年均增长21.9%,为现代产业体系蓄积蕴集强劲动能。

二是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吸引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在海南布局,产业供给提质调优。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到2021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过半,较2016年提高8.5个百分点,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优化调整态势明显。

三是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海南着力把园区打造成自贸港做大流量的“量点”和突出实效的“亮点”,国内互联网头部企业在复兴城信息产业园和海南生态软件园集聚。2021年,两个园区合计入驻企业超15000家,实现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45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7%,已超过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行业。

四是打造“陆海空”未来产业。海南瞄准培育南繁产业、深海科技产业、航天航空产业,加快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文昌国际航天城等园区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投入使用,南繁硅谷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与知名高校共建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吸引国内知名涉海领域的科研机构落户,深海装备产业园启动招商,崖州湾科技城累计注册企业6156家,累计注册资本金为1064.52亿元。开工建设航天装配异地协同中心、海南北斗自由流、长光卫星应用等项目,2021年文昌航天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8亿元,是2020年的3倍。

五是注重创新驱动和拉长产业链。海南打响科技创新翻身仗,《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方案》公布实施,提高研发投入强度等8个配套文件先后印发,海南至香港海底光缆投入商用,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获批开通,创新驱动引擎动力增强。同时,下大力气抓好产业链招商与项目谋划,制造业链条加长提质,特别是石化新材料产业链得到了补齐完善,中国自营勘探开发的首个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于2021年8月份投产,汉地流体项目开工点火,100万吨乙烯项目加快推进,产业链条整体向高价值、高技术方向提升。

2022观看奋进自贸港建功新时代观后感相关文章:

2022最美劳动者奋进新时代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心得感言6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作文6篇

《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感想感悟

2022最美劳动者奋进新时代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作文6篇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39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