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2022年观后感(2)
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全球关注,举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闪耀。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照亮了中国科技兴国路。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魂牵梦绕的数千年飞天梦想。今天,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乘载三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工作,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项科学研究成果。神舟十三号必将圆满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的梦想,高擎起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追求理想的血脉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
复兴梦,照亮中国全面振兴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新局、走稳征程,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航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建功立业、接续奋斗、矢志不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将在我们的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成为彪炳史册的千古奇迹。
中国梦,照亮中国繁荣富强路。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祖国统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构成了中国梦的总体轮廓。实现中国梦,人民充分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向往中国梦,中国梦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梦寐以求的幸福梦,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凝聚全体中华儿女至高无上的旗帜。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能够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强大的磅礴力量。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中华民族对宇宙由来已久的向往,终将在星空写下无可替代的精彩一笔。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航天强国的梦想,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六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__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七
2021 年 7 月 1 日,是中国共产党 100 岁的生日。100 年峥嵘岁月,100 载栉风沐雨,100 岁风华正茂。我想唱一首生日歌,献给中国共产党。
回顾过往,这一支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中反思、在成功中奋进,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常有人问,什么是共产党员?从举起右拳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开始,在地动山摇中,在废墟里寻找生的希望;向熊熊烈火去,火线逆行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在滔滔洪水中,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洪人墙;在危险病毒前,以坚守之姿保护人民健康;一生奋战于艰险处,一生守护在群众旁,以一生践诺的就是共产党员。
他们是一缕风,为炎热山谷带去清凉;是一棵树,为贫瘠沙漠带去生机;是一朵浪,奔流冲激于岁月长河中,960 万平方公里上处处可见他们的踪迹。雄伟高山会记得,辽阔沙漠会记得,浩瀚川海会记得,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会记得他们。
有人问,100 岁是什么模样?是雪发霜鬓、垂垂老矣还是含饴弄孙、坐享天年。100 岁,对于中国共产党,不过是另一个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越过峡谷天堑,连起峡谷两侧;越过碧波大洋,连起海峡两岸;越过极寒冻土,连起高山铁轨;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自己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相连、与民族相连、与人民相连。共产党人紧紧依靠着中国人民,在质疑声中,越过一道又一道坎坷,以“长缨在手,敢缚苍龙”之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忆往昔,峥嵘岁月,从“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到“星火燎原,前仆后继”,从“当家作主,独立自主”到“实事求是,闯出新路”,从“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到“同舟共济,攻克时坚”。中国共产党在困难中建立,在挫折中成长,在曲折中发展,在建设中壮大。前行之路如果注定是惊涛骇浪、艰难险阻,那就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2021 年 7 月 1 日,为党庆生的话题在朋友圈刷屏。大家纷纷表达对于党的祝福。有村组干部说:“100 周年华诞,祖国更富强,华夏儿女,永记党恩!”有基层选调生说:“做一个齿轮和螺丝钉。永远保持初心,永远饱含热爱!”
2021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打乱了每一个人的生活计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病房一线争分夺秒开展救治挽救生命、在社区挨家挨户排查保障生活、在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紧缺物资保障补给,处处都留下了共产党人奋勇拼搏的身影。共产党员以逆行之姿,守护身后万家灯火。
在新征程上,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还将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强大力量,去夺取 2021 年的全面胜利。答卷人初心如磐,以艰苦奋斗的作风、责任担当的意识,在历史性大考中奋力书写,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100 年风雨兼程,100 年顽强拼搏,100 年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 100 岁,生日快乐!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2022年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