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大全范文(2)
“从病例报告,到发现新发地环境样本阳性,没有超过二十四小时。”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请来了吴尊友老师,他为同学们讲解,有关部门是如何解决今年6月份北京新冠疫情这道难题的。谈到北京疫情防控的速度,吴尊友特别向同学们讲述了在这其中起到重要作用、被网友称赞为“最强大脑”的“西城大爷”,他为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听到这一系列高效防疫带来的成果,现场响起了赞许的掌声。
然而抗击疫情不是“西城大爷”一个人的战斗,也不止是武汉或北京一个城市的战斗,而是所有人的战斗。
作为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这场疫情防控期间,多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到媒体记者的采访连线,吴尊友都从专业角度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回应与解答。
此外,由于在艾滋病和“非典”防治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吴尊友还多次获得国家奖励和荣誉。
“大数据的应用,为我们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控制疫情,及时防范疫情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术。”
“看看你的健康宝,你有去过哪些地方,虽然你没有症状,但有可能你去过一些疫情严重的地方,你有可能感染了(但是)没有症状。那健康宝就为我们安全生产,复工、复产、复学、提供了科技的保障。”
除了防疫人员的不懈努力,新技术的使用也为本次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吴尊友向大家科普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重大作用的,并且与大家如今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宝”等技术力量。
“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有信心”,康辉说道,“而且我们要采取更多的有效的新的措施,这两点能加在一起的话,那么我们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就会越来越快地到来。”
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学生们也应该提升自己的健康意识,提升公共卫生意识。从自身做起,用科学的力量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215538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大全范文2
伴随着神圣庄严的升旗仪式和慷慨激昂的国歌声,河南师范大学2020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正式开始。与平时不同的是,本次“开学第一课”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直播。身处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近五万名师大人“云”集电脑、手机屏幕前同上第一堂课。
“我们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们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课前,全校师生聆听了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对全省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据该校党委副书记陈__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河南师大构建了组织领导、指挥运行、管控联动、联系指导、信息沟通以及督察考核等六项快速联动工作机制,确保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全体师生收看了省教育厅统一制作的开学第一课。来自省内高校的八位专家学者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与国内外应急响应方案、中国古代的瘟疫和防治、高校学生疫情防控、心理与法律防护知识以及运用制度优势战胜疫情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专业讲解。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周社刚老师主讲了心理咨询一节。
课程结尾,师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共同表达了同舟共济战疫情,众志成城卫家国的教育报国精神。
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杨清香教授在家收看了“开学第一课”:“作为一名教师,肆虐的疫情只能让我们暂时身居斗室,却不能阻挡我们立德树人的步伐。我们将坚守‘四有’好老师标准,以初心入磐、率先垂范,使命在肩、身体力行的精神风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站好我们的岗。”
“这堂采用特别形式,有着特殊意义的课程就像一股暖流、一剂强心剂,温暖激励了大家,为身处特殊时刻的我们指明了方向。感谢每一个为了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的人,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期待和每一个平安健康的同学老师见面。”该校文学院学生王希锐说。
本次开学第一课网络直播在多家网络平台推出,由于准备充分,保障有力,直播中视频流畅,衔接自然。其中在某网络平台线上人气一度达到39万人,成为直播头条。
#74584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大全范文3
同以往的9月1日相似,全国所有学生在晚八点齐聚CCTV1,收看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
今年疫情肆虐全球,对各国人民都带来极大影响。此次《开学第一课》也是围绕着这一事件展开的。
援鄂医疗队教会我们一个词——担当。新型冠状病毒,同那枪炮一样能取人性命。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就如同一个战场,医护人员同病魔搏斗,从他们手中夺回一条条生命,但也有很大的危险。一批批援鄂医生冲锋到一线,到战场抗击病毒,奉献祖国。在他们中,有的人只有二十三岁。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后,我们也将长大成人。我们要做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担当起自己的一份使命。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分享了几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普通人能做些什么?有人将自己家乡的蔬菜运往武汉。有人默默为医护人员点去外卖,在武汉的夜晚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做不了什么大事,便一起在各自家中唱起嘹亮的国歌,感人肺腑。在一段时间武汉地区没有足够的血用于医治,于是国家从全国各地的血调往武汉。有一个词叫血脉相连,这用于我们伟大团结的中华民族再合适不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洋溢在华夏土地上。
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而有的人无论到哪里都忘不了学习。在武汉一间隔离病房中,一位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高三学生还在学习。她的这种废寝忘食,分秒必争的学习精神值得每一位学子去学习。
除此之外,研究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陈薇、身患渐冻症,仍身在一线的金银潭院长以及无数普通人那伟大的精神与作为,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509658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大全范文4
开学啦!就在开学不久后的9月7日,我们在班里观看了以开学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的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
这个节目邀请了许多在伦敦奥运会上为祖国争光夺彩的优秀的运动员主要有叶诗文、焦刘洋等。还有一位乘坐过“神舟九号”的女航天员刘洋。他们为我们讲解了许多生活中不易被发现的“美”。也为我们讲了我们要怎样去创造美,发现美。创造美就是比如捡起一些被别人丢在路边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就创造了一种文明的美。发现美;就是注意到生活中的各个小事。比如环卫工人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地打扫我们的生活的环境,不怕苦不怕累,这就是一种勤劳的美。如果你给他们送上一杯水,那你就创造了一种温暖的美。所以,在发现美的同时你也能创造美。
看了这个节目,我很受启发。因为我不仅学会了发现美、创造美,更懂得了一个道理:美,无处不在,美不一定很伟大,人人皆可创造美。
#599120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大全范文5
9月1日20点,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
在“百折不挠”这节课,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长征中“移动的通信学校”中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一年只有一只铅笔、没有纸张、没有教具,在土地上用树枝画电路图,在战士们背后背上写着单词的小木板、边走边学英语,最后秦华礼和通信班的伙伴们在草地中心毕业,从此一生奉献给通信事业。
我不禁想起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状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下对自己的帮忙,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理解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一位首长把仅存的青稞面留给了战士,而那位战士最后又把青稞面还给了首长……艰苦奋斗、舍己为人等多么宝贵的长征精神,它们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记得我刚学自行车时,爸爸老在车后面扶着。一天,爸爸对我说:“你练了这么久了,该自己骑了吧。”我很不情愿地大声喊:“不要啊!万一我摔下来怎样办”“好了好了,不放就不放。”爸爸笑着说。我又骑了几圈,风在耳边呼呼地响,感觉个性爽。这时,不知怎的,车头好像跟我作对似的,往左一偏,我措手不及,“砰”的一声,连车带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原先爸爸在后面偷偷地放开了手。我有一种被作弄的感觉,“哼!都怪你!”我气得一屁股座在地上,揉着摔疼的膝盖。爸爸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点困难都受不住,以后还干什么大事想想红军们二万五千里长征,历尽多少艰难险阻,他们还不照样挺过来了”听了爸爸的话,想想也是,跟长征比起来,我这点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于是,我重新站起来,信心十足地骑上车,暗暗鼓励自己:不用怕,我必须行的!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地摔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但我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我最后学会了骑自行车,那个高兴劲儿,此刻还记得呢!真多亏了红军长征事迹的鼓舞。
还有一次,我参加了校运会的几项比赛。到最后一项长跑时,我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一路遥遥领先。但是,才跑到一半,我就精疲力尽了,速度越来越慢,后面的两名同学也追上了我,得意地向我瞟了一眼。我上气不接下气,真想停下来不跑了,可看到同学们那着急的样貌,听到大家为我的加油声,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二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我怕什么呢我顿时有了信心,带着全班同学的期望奋力向前跑去。“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就要到终点了。于是我加足马力,近了,近了,奇迹般地超过了前两名同学,到了!在接触红线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学习中,我也常常想起红军,想起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候全身便充满了力量,学习劲头更足了,每年均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透过这些事例,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红军那样,务必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成功。因此,我觉得,长征精神是永久弥新的,长征是永远的丰碑!长征精神永远鼓舞着我前进!
开学第一课个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