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观后感 > 观后感300字 >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17篇(2)

镇圳分享

通过这次天宫课堂的学习,我学会了很多的太空知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用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贡献!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篇10

八年前,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聂海胜、张晓光老师的协助下开展了首次太空授课,在无数孩子心里种下了航天和科学的种子。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在今天为我们带来了难忘的“天宫课堂”第一课。

在“天宫课堂”里,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老师在空间站为我们展示了太空转身、浮力消失、水膜张力、水球光学、泡腾片等实验,让人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与奥秘。在这么多有趣的实验中,我最喜欢的是水球光学实验,当王亚平老师站在水球面前时,我们看见她的模样是反过来的,这是因为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王亚平老师通过水球呈现的是倒立。接着,当王亚平老师在水球中注入一个大气泡时,她再次站在水球前,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她呈现出一正一反的样子。这一现象真是太神奇了,在班级观看的同学们不断发出赞叹声,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科学的向往之情。还有好多神奇的实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每个实验都很奇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少年强则国强,我也要好好学习,争取长大后有机会上太空旅行。“天宫课堂”向世界彰显了我们的自信,祝愿祖国愈加繁荣富强!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篇11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在学校的组织下,我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这次授课与上一次一样,继续使用“天地对话”进行授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给我们上了一节生成有趣的`物理课。

在四个实验中水油分离实验最让我印象深刻,水油分离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一个小实验不仅教给我们了物理知识还反映出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这份成功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没有他们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跨过道道险关,怎能从无到有发展起我国的航天事业呢?

我们相信,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将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篇12

今天下午在教室上了一节非常不一样的课程。因为这节课是由离我们400公里的天核核心舱中的航天员老师来授课。他们分别是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老师。

王亚平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天核核心船航中的太空家园。其中有跑步机、热风加热装置、微波加热装置等。

三位老师还在太空家园中为我们做了几个实验,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个。叶光富老师展示了失重状下胞生长发育研究。细胞在太空中变得很神奇,我看到了跳动的心肌细胞,一闪一闪的,散发出一种光,这让我感受到天上的生活和地上的生活大不相同。叶光富老师还为我们展示了在太空中行走。二是,王亚平老师和女儿做的花在太空绽开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在微重力下,水膜表面涨力大显神威,水膜注水变水球。水球中光学实验,注入一个气泡,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泡腾片一放入水球中,水球中会泡出很多气泡,这我觉得水在太空中很神奇。

我们要感谢中国宇航员的勇敢和坚强,感谢科学家的辛苦付出,感谢国家的伟大。我们要好好学习,为中国航天事业做贡献。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篇13

20__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2月9日,我们观看了由这三名航天员所讲解的“天宫课堂”直播课。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熟练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已经开启。

中国航天员在40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太空试验向人们展示宇宙魅力。他们的太空授课,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从中我也明白了艰苦的条件能锤炼吃苦的精神。我们青少年,应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遇到困难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篇14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四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从古至今浪漫的航天梦从未停止。

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将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航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同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建功立业、继续奋斗、矢志不渝。

又是一年蝉鸣盛夏,又是一度家国圆梦。一个个饱含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任务,一次次展示着中国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看过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从刚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兴奋,整个过程都给予了我深刻的感受。希望中国漫漫航天路可以越来越长久,也越来越顺利。

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中再续前缘,向全世界人民继续展示我们的中国飞天梦!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篇15

今天早晨,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情况,又一次为祖国的强大感到了骄傲。尽管这种仪式已有多次,可每次看到都会热泪盈眶。

10时44分07秒,随着指挥员的一声点火,发射神十四的长二F火箭点火成功。从报道中我们知道了神十四的这次任务非常艰巨,除了还是像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那样,需要在太空中停留半年以上之外;还需要和神舟十五号的航天员一起在太空待上几天,实现在太空舱里的交接和汇合。这半年左右的时间里,航天员们需要进行许多科技实验,使命光荣。

半个多世纪前,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现如今,鲜艳的中国红闪耀太空。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航天梦”早已汇入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四号,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

此刻我的眼中饱含热泪,祝神十四平安,盼凯旋!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篇16

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的一天,因为老师和我们一起观看了天宫课堂。

通过观看天宫课堂我知道了,为什么三位航天员的脸看上去胖胖的,因为失重环境会导致他(她)们的血液分布和地面不同,下肢的血液会上涌,所以他(她)们的脸看起来胖胖的。

王亚平老师做了好几个小实验,其中我特别感兴趣的一项实验就是“泡腾片实验”,王亚平老师将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里面,泡腾片在水球里面不断的冒泡,产生了许多欢乐的小气泡。水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欢乐气泡的气泡球,而且伴随着气泡的产生还有阵阵的香气。哇!真是太神奇了。这个实验把同学们看的目瞪口呆,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我不禁在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我也特别想去天宫亲自做一下这个实验。

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教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篇17

航天事业向来是一个国家追求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未来担负着发射空间站舱段的重要使命,首飞意义重大,关系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能否实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航天人克服重重困难,打赢了这场硬仗、关键仗,增添了完成后续任务的强大信心。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取得的成就,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不惧风险挑战、勇于突破、敢于登攀的强大精神力量。

推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中国航天展现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时间提前公布,最终火箭一秒不差地实现“零窗口”发射。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几次任务都将发射时间提前宣布并精准到分,充分显露出了航天人的自信。自信的底气来自于神舟一号飞船发射以来载人航天的16战16捷,也源自于在系统最复杂、安全要求的载人航天工程中,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意识始终得到贯彻和坚持。自信既是靠“十年磨一剑”的千锤百炼,更是靠登攀不止、挑战未知的求知若渴。发射成功后,文昌航天发射场大厅屏幕上打出这样一行字: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奋斗是对奋斗者的奖励,中国航天剑指浩瀚苍穹,“长征”永远在路上。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_年前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启太空时代,到今天空间站时代大幕徐徐展开,中国航天再次踏上了新征程。空间站是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步跨越,但巨大收获也将无可比拟,能够加快中国乃至人类探索、开发、利用宇宙的步伐。空间站和航天技术的飞跃,也能推动航天成果更广更深地造福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作为近地空间的一个创举,空间站的建造将为进一步实现载人探月、火星探测等更长远目标铺下基石,成为航天报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创新实践。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24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