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观后感600字(2)
曹操知道后,毫不在乎,现在他要改为水攻了。孙刘两军的谋士也在商议着对敌之策,看来,决战就要到了。可是电影去嘎然而止,唉,放到精彩的时候却不放了,导演真会赚钱啊!
影片中最让我惊奇的是周瑜第一次见到张飞时,张飞正在写书法,而且写得既认真又美观。这怎么可能呢?还有关羽出场时一点也不像我想像的那样英俊挺拔,矮矮的,胡子一点也不潇洒。
不过总的说来这部片子拍得还不错,场面大,明星多。下集出来了,我一定要去看,恨不得现在就能看到啊!
《赤壁》观后感4
《赤壁》观后感
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东汉末年,曹操大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战役,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企图一举扫灭南方的刘备和孙权,统一全国。为歼灭曹操,孙权决定与刘备结盟。大家经过探测,知道了曹操的战士们因为惧怕风浪颠簸,竟用铁索将船舰一条接一条连在一起,这样做虽然使士兵免受晕船,但船舰的行动也就非常不便。黄盖、周瑜等人发现了曹操的连环船有不容易躲避火烧的致命弱点,决定利用火攻。为了方便放火,周瑜和黄盖使出了“苦肉计”,轻敌的曹操果然蒙骗上当。联军们趁此机会,势如破竹,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为什么曹操会成了孙权与刘备的手下败将呢?难道他的兵马不够吗?不是他的兵马不够。那为什么曹操有十万兵马却依然抵挡不住孙权和刘备呢?是因为曹操太轻敌,十分骄傲自大,掉以轻心,认为孙刘联军不堪一击,是一群乌合之众,一举就可以击破;而孙刘联军水陆两军人马虽然力量弱小,不足五万,但是上下军人团结一心,所以士气大增,并在周瑜和诸葛亮的帮助、指点下,找到了敌军的弱点。至于曹操的轻敌,在张作耀的《曹操传》里也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这场战争,就是因为曹操轻敌而败北的!
我知道了,一个人不仅仅要拥有聪明的头脑,还要学会做任何事都不能够掉以轻心,不能够听信他人未经过证实的话。
《赤壁》观后感5
《赤壁》观后感
昨天,去同学那拿资料,顺便约了另外的一些“死党”一起去看《赤壁》。
我们进场已经迟到了两分钟,但还是及时的赶上了。电影的一开场就是“刘备被曹军所迫,投奔孙权。赵子龙单枪匹马救少主”。那气势汹汹的场面让人震惊不已。
在整个《赤壁(上)》的影片中,最令我感动是一位老汉在周瑜军营的水田里丢了一头水牛时的那一幕幕。老汉向周瑜说明了情况,周瑜不仅归还老汉丢失的水牛,也没有惩罚这个盗取水牛的士兵,而是给了士兵一个改过的机会。这种“处分”给士兵们一个很大的启发——要团结!接着,所有的士兵都跪了下来,向这位老汉赔罪。而就是这一幕,为此让我感动而又震撼。现在我觉得,电影里的周瑜并没有像课本里的一样,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这里的他不但宽容了“错误”,也宽容了自己的心。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整个《赤壁》当中,有很多的笑场的地方。
“我随时都要保持冷静。”
“我帮牛接生过···略懂”
还有张飞朝周瑜的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吼等等。
在放映厅了,无论是老老少少,都不禁失笑。
今天刚刚上博客的时候,在信息栏里看到了李道新的博客——“求求观众别‘笑场’”这篇博文。当时我也很羞愧,因为我也笑了。但是看了网友的评论之后,我也想过。这么伟大一步古典名著,尽然会成为观众嘴下的笑声。但是,我觉得,既然电影原本内容的台词就是这样安排好的,我们也不可能去改变他,而忍在那里憋着不笑。当然,也不是说《赤壁》这部电影拍的不好,只是我不是很赞同憋着不笑的建议。
总的来讲,还是蛮喜欢《赤壁》的。诸葛亮与周瑜都是帅哥,而小乔则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而赤壁之战即将开始——期待着下一个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