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4观后感500字范文参考(2)
变形金刚观后感4
《变形金刚4》为了让解决剧情的场景发生在中国,以公路片的模式推进。一开始便是灭杀恐龙,然后biubiu的来到芝加哥之战四年后,G2(中美)的发明家、梦想家、野心家们联合起来,试图将汽车人和霸天虎都抓起来做研究,从而实现人类科技的完美跨越。马克·沃尔伯格一头雾水的被卷入外星机器人的争斗,全人类也是如此。当然,着一些都不会那些顺利。在美国的戏份是各路人员暴走,平民家庭的成长教育搞到家园被爆破,所有牌摊开之后,各路人马只能转战北京和香港(取景地点分散在中华大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最终继《环太平洋》之后再次将香港开发为战场。
看到熟悉的香港,被外星人凌虐的稀里哗啦,我们一则以忧一则以喜,忧虑是入戏,欢喜是打戏精彩(嗯哼,还有诸多对港片的致敬),人类意识深处的破坏欲是《变形金刚》系列电影高票房的重要保障。《变4》的剧情要比《变2》、《变3》要好一些,新主演阵容在演技上不错,即使剧情是通俗的叛逆少女与屌丝老爹玩藏起男朋友的戏码,最终还是开开心心、齐齐整整的一家人。而特技水平则是惯性加速度提高,威震天的新形象“惊破天”和狂怒的“紧闭”,追杀汽车人更加不遗余力,而暴脾气很调皮的大黄蜂代班做老大、机器恐龙被擎天柱解放并参与战争,暴力指数再升级、视觉特效吊炸天是观众狂嗨的趣味所在。
变形金刚观后感5
变形金刚4》是世界上首个使用IMAX-3D摄影机拍摄的电影,在上海和平影都的观影效果相当出色,本次放映灯光足够高亮,IMAX镜头分散在电影不同段落里,观众更可以对比与普通镜头的差异。《变4》中迈克尔·贝非常喜欢高空掷物,动辄从天而降的尘埃、碎块和金属物,让观众感到触目惊心不禁想闪躲,尤其是香港深水埗旧屋与中环、维多利亚港高楼,都被金刚们占领、揉搓和撞击,当汽车人以成龙的招牌动作辗转腾挪,还是很有亲切感的,很显然迈克尔·贝至少参考了徐克导演的《顺流逆流》、陈木胜导演的《宝贝计划》以及吴宇森、林岭东、林超贤等导演的风格化段落。
当然,不少美国媒体对于卖拷贝老师讨好中国人的卖力表现既不爽又很是无奈,与中国电影公司的深度合作,长度达到166分钟也是全球统一版本,这一次都没有使用中国特供版这一天外飞仙式的绝招,这些都让某些美国人感到失落,但是派拉蒙的财务报表希望更好看还只能这么着,代表资本力量与电影工业的好莱坞六大追逐看得见的利润、迈克尔·贝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等人代表知本家,也是更看准了中国观众的喜好,全球电影市场格局的变化导致好莱坞大片进一步改革,在拍摄之前就在考量市场反应、剧本提交中国电影局以及与中国电影公司的合作,已经是常态现象。
变形金刚观后感6
迈克尔·贝是臭名昭着、丧心病狂的技术狂,3D效果加上诸多变化的特技,产生一种神经质般的发泄。斯皮尔伯格和迈克尔·贝携手奉献了又一部爆米花电影中的试听杰作,即使你不认剧情,但至少会承认特技方面的突破。所谓“花大钱、拍大戏”指的就是他这种人,既摆谱又花大钱,风险高,回报也高,江湖人送外号“卖拷贝”。对于大场面的痴迷,使得他就好像饕餮一样,迈克尔·贝的成功之路,就是狮子大开口,首先以充足的成本,制造出炫目的影像效果,他开创的MTV风格,不单将吴宇森的浪漫、成龙的博命演出、昆廷·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斯的奇思妙想、动作类型片的桥段杂糅在一起,以快速剪辑的方式,配上动感十足的音乐,渲染其大动作、大爆破、大场面,在灿烂夺目的光影中,营造终极大战的炫技花样。而寻找恰当的结合点,将电影中的战争和观众尤其是美国观众的价值观对号入座,则是引领观众情绪的高招。
毫无疑问,《变形金刚》的特技已经是电影史上的一大里程碑,真人与特技结合第一次让观众彻底觉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无与伦比的效果,是梦工厂和工业光魔联袂奉献的杰作。从《侏罗纪公园》和《魔鬼终结者》时代的简约,到《指环王》和《黑客帝国》的求快,再到《变形金刚》的全面突破,已经达到浑然天成的阶段,最后的香港街头混战四十分钟更是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