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学校园观后感600字范文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参观学校观后感,欢迎查阅!
参观学校观后感1
来到华师附属小学,我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这里随处随地都能充分地利用起来,营造了一种极好的教育氛围。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教学楼下面的角落里都设有开放书架,真是别致的休闲学习区啊!使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不由得被这厚重的学习氛围所感染。我想,在这样一所环境优雅、学习氛围浓厚的省属名校里,学生们的素质一定很高吧!我带着新奇、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去探求答案。
学校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二年级的英语课(因我曾兼授过两年五年级的英语课,所以对英语课颇感兴趣,在这里请允许我跨学科谈一点感受)。上课的刘老师年纪轻轻,却是活力四射,激情满怀,那标准而流利的口语让人折服。更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课堂上学生的灵活应变,学过的句式都能运用到课堂中来。仅仅是二年级的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水平已相当于一般学校五年级的学生水平了。听课时我只是从心底里感到惊奇,后来在听取该校英语教研组长的介绍中才知道,他们从一年级就开始重视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做到“读说优先,书写跟上”的方法。我不禁有这样的思考:如果把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这六年比作建一栋楼房的话,一、二年级就是奠地基的阶段,如果这地基没奠好,到了高年级才来重视,这就有如建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这三节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应该算是一节语文的公开课《桃花心木》。先不说邓老师的课上得怎么样,就从邓老师那朴素、大方的着装上就足以看出老师的文化内涵,她那平和、亲切、耐人寻味的引导给学生的是一种为人师表的美感。邓老师很有智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十分巧妙,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又是浑然一体,绝不生涩,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也非常到位,可见教师对文章的理解把握得可谓是驾轻就熟。课堂上,老师说的话不多,甚至连课堂的评价语也没有,但却能赢得掌声阵阵,这还是源于学生的精彩表现。这又一次让我的内心感到震撼。记得我们校长说过,看一节课是否精彩,是看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否精彩。是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好与不好,正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甚至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这又关系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问题。平时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要不无话可说、要不有话不会说、要不有话不敢说,这让我们上课的老师特别头疼。于是,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甚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我们教师的整体素养,锻造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教师必备的综合专业素养,是长期修炼出来的。修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情趣,是一种必需。在华师附属小学吕校长的讲话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理念和做法,他认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必须靠不断的阅读和培训才能提高与丰满,而阅读与培训是一种终身的修炼。于是他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以充足的资金让教师订杂志,买读物,保证了教师的阅读量。这让我想到,我们潮州市实验学校不也是个洋溢着浓浓书香的校园吗?在这里,我们有读书的需要,有读书的期盼,更有读书的动力。我们实行年级同读一本书、师生同读一本书等等,以自己的方式,遨游知识的海洋,攀登文化的高峰,不断学习,共同进步!确实当一名小学教师在别人的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把知识化为能力,继而转化为智慧。提高人格魅力的修养,让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让社会认可。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回顾着这一天学习的一幕幕,也在暗暗构想将今天的学习色彩,描绘在自己教学的蓝图上的美好前景。我想这种生动的学习过程比几个小时的理论说教要来得实在得多。真诚地感谢安排这次活动的领导,更希望有更多这样有实效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去参加、学习,以不断提高。
参观学校观后感2
近日,我们随领导来到汉沽管理区第二小学进行了参观考察,对此校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了解。参观考察后内心深受震撼。特别是他们优越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育设施、凸显的文化氛围、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精简高效的教师团队等都值得我们去推敲、学习、借鉴。
一、硬件设施建设给校园描上“面向现代化”的面纱,激起我们无限的向往。
或许是因为新建的缘故,教室、办公室、活动室、运动场所设施一应俱全,总体布局一目了然、科学合理,从进入大门到各楼的参观和随意提问中了解到,其教育教学设备的时代性和教育投入的力度的确值得我们感叹和欣赏。
二、“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极大地触动了我们学习的意念。
各个活动室更是高起点、大手笔的杰作,从美术活动室的艺术文化到音乐舞蹈室的动感时尚,更有图书室,用文字诗联串接而成的文化长廊等,使校园文化氛围一气呵成,浸透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和强者之音,其感染性、号召力无时不在向广大师生潜移默化中熏染,这种“文化立校”的崇高立意使校园凸显出的浓厚文化氛围不能不令人折服。另外,二小还有独立的广播室,专业教师的指导与制作,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也因此使在场的老师为之叹服。
此次参观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留给我思考的问题却很多。我也清楚的知道,许多事情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经典名言回响在我耳际,只争朝夕,立即行动起来,多给学校工作建言献策,我愿为之不懈的努力。
参观学校观后感3
今天我要去参观小学,今天我穿得很帅,还背着旅行包里面装着一些小零食。我来的时候小朋友都在班级里集中。
八点钟到了我们九个班都到操场集合,叶老师叫我带队,排第一个和徐新苗手牵手,在老师和警察叔叔的带领下我们出发了,带着激动的心情, 带着满腔的期盼和强烈的好奇走进了期盼已久的苍南县实验三小。走进小学先看到哥哥姐姐做早操,陶优优姐姐在领操,接着老师带我们参观小学的科技馆,看到了火箭、能测地震的地动仪,还要哥哥姐姐为我们讲解天文知识,科技管真是知识的海洋。还参观了图书馆、电脑房、厕所等等。接着老师要带我们去教室听老师上课,走进教室看到了亲切的小学老师,看到了认真上课的小学生,腰挺的直直的,每个人的样子都很漂亮。我们来到了大操场陈老师叫大家一起合影,我很高兴的围了过来,拍下这美丽的小学。
我舍不得的走出了小学大门,老师带我们去水景公园聚餐,我们分成四队,大家围坐在一起聚餐开始了,各各都在自己的包里拿出了小零食,尽情的享受美食,开心无比。最后还和老师们一起放风筝那,真是愉快的一天。
参观学校观后感4
2月18日,我随高二年级组一起前往深圳的红岭中学和深大附中参观学习。通过听取红岭中学英语备课组长的经验交流,聆听深大附中刘校长的发言和观摩学习深大附中郑冰老师的英语展示课,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改给这所开放的城市带来的可喜变化。几天学习下来,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一、教学环境清雅,信息化程度高。
三面青山拥,一汪湖水映。红岭中学是深圳唯一的建在市区,占地十万平方米的高级中学。校园干净整洁,见不到半点尘埃,笔直的棕榈树高耸入云、壮美宁静。学校有超过一万平米的绿茵运动场,有四栋学生公寓,四个大型食堂,有信息化程度极高的实验室。另一所中学深大附中是由市教育局、深圳大学双重管理的市直属全寄宿制公办学校。它所有的教室和实验室全部装备“三机一幕”,学校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均配备有电梯,它有近20间隔音效果极好的独立琴房,有功能齐全的多功能体育馆,内设游泳池、乒乓球馆和网球馆等多间大型球馆。
二、生动课堂,杜绝“僵班死课”。
新课改指出,兴趣与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要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红岭中学和深大附中所听的两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授课老师的技艺精湛和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改的精神。
在红岭中学,因为预安排上展示课的英语老师生病,我们被临时安排进高二(9)班听了一节《将进酒》的语文课。在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朗读这首诗,语调抑扬顿挫,将作者情绪上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讲解到“但愿长醉不复醒”时,全班就“不愿醒”和“不复醒”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全班42位同学参与度之高,与老师配合程度之好,都让我们为之惊叹。课堂上,笑声、掌声不绝于耳,学生仪态大方毫无做作之态,似乎教室后方的十几位听课老师对他们的课堂不造成任何影响。
三、学习共社团一色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职责。社团,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