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观后感 > 观后感500字 >

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500字参考(2)

涵樱分享

菊仙对小楼的情之真丝毫不亚于蝶衣,区别只在于菊仙比蝶衣晚出现一步。或许菊仙对小楼并没有所谓的“爱情”,她依附他不过是觉得他是个值得信赖的男人,他可以让她过上良家妇女的安宁生活,而他也的确帮她如愿了,为了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为了感激他的不离不弃,她尽己所能对他好,牢牢拴住他的心。之后菊仙为了救小楼向蝶衣妥协、为了保护小楼失去孩子都足见她的一番真情。菊仙是个婊子,但她并不无情。她对小楼的真心付出不能被草率地视为心计或对蝶衣的报复,而应该得到肯定。

然而,菊仙毕竟是个“婊子”,她这抹不去的污点,让她最终逃不过凄凉的下场。在“_”的摧残下,蝶衣、小楼和菊仙的信念和人性都受到考验、遭到扭曲。菊仙是坚强的,她坚定不移地信任着自己的男人,相信坚守能让她在与蝶衣的“感情战”中“取胜”。面对拷问,她毫不畏惧地说:“我是他‘堂堂正正’的妻!”当听见小楼喊:“我跟她划清界线,我坚决离婚!”时,菊仙多少年来的真情付出和苦心经营全都化作泡影,她觉得自己被背叛了,她觉得自己还是输了,输给了蝶衣,输给了一个男人!也输给了自己。她的信念被彻底颠覆,曾经的奢求到如今仍只是一个奢求,看来人世间本就没有属于婊子的真情,不如到阴间去,做个清白的人吧。菊仙的死令我感到惋惜。小楼的表现令她失望,但她是否明白,小楼的初衷其实是为了保护她呢?她肯定明白,但为什么还要自杀?自己依附的男人不顾一切保护自己难道不令她感动吗?以我拙见,或许在菊仙眼里,小楼这样做就彻底让自己的“情敌”蝶衣得逞了,这不是她想看到的;或许,小楼提出和她离婚,就意味着她失去了“妻子”的名分,她又是原来那个不清不白的“婊子”了,她多年来全部的付出都付诸东流了;或许,她认为自己身为一个弱女子,面对严刑拷问都没有轻易同意离婚,而段小楼堂堂七尺男儿、曾经在台上风光无限的“西楚霸王”如此轻易地就说出“离婚”二字,她看透了他懦弱的本质,曾经仰仗、信赖、崇拜的丈夫面对苦难竟然都不如自己坚定,她感到深渊般的绝望,活在人世间唯一的也是最后一点希望都随风飘散了。

和菊仙一样在对真情的追求中遭遇重大打击的还有《胭脂扣》中的如花。同是婊子,同样在妓院里结识了自认为可以托付终生的男人,同样幻想着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面对生活的刁难同样都勇敢面对,但都同样失败了,同样在最后对自己曾经无比信赖的男人失望甚至绝望了。正是如花和菊仙身上这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促使我反思自己曾经对待菊仙的态度。若说人生如戏,其实菊仙和如花都演了同一场戏,那就是《霸王别姬》。她们都是虞姬,执着于对真爱的追求,哪怕汉兵略地、四面楚歌,为大王自刎也在所不惜。段小楼和十二少都是西楚霸王,他们都如项王般懦弱,他们以时代的沧桑变化和岁月的无情为借口,试图掩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懦弱与空虚。菊仙与如花可谓“明珠美玉,投于盲人”,她们的命运悲剧不禁令人唏嘘感叹。

为什么李碧华要塑造菊仙和如花这样两个“婊子”,而不是两个出身清白的纯情少女,并让她们担当追求真情的角色呢?一方面,正因为她们是“婊子”,正是因为她们地位低贱,受世人奚落,生活在社会黑暗的角落里,才更显其对真情的渴望与执着。在妓院这看似没有半点真情的地方却依然有这样情真意切的人日夜期盼幸福的光辉有一天能洒在她们身上。而她们付出的真情一点不比那些出身清白的女子差,甚至比她们更甚。另一方面,《霸王别姬》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那时的香港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人心的浇漓为代价。人们在高速运转的城市中穿梭的同时渴望真情的抚慰,却也屡屡被冰冷无情的现实打击。李碧华塑造的“婊子”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种真情,那是来自妓院的真情,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真情。这样的真情令人感动却也是一种讽刺。正如《胭脂扣》中的阿楚所言,这人间真情难觅,倒不如去妓院做个妓女。

遥想两千年前,虞姬在垓下看云敛晴空,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可惜夜色虽好,四野俱是悲愁之声。她想起自己自从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却对大王无半点埋怨,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

多少个轮回后,程蝶衣和段小楼在崭新而又陈旧的时空里把垓下的爱情悲剧在台上重演了无数次。然而不要忘记,这《霸王别姬》一共演了两出戏,一出在台上,一出在台下。而台下这一出,还有一个菊仙——她是另一个虞姬。

霸王别姬观后感5

故事里的人不必老去

——记《霸王别姬》

“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末了,合上书,我只觉得有几分失望。不是对这个作品,而是自己长久幻想的故事情节与真正结局的反差,让自己有些失落。回想着前面的种种细节,才发现开篇这句话给人撕开看的现实有多么刺眼。所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那些都是故事,“根本不是人间颜色”。我所痴迷的恩恩爱爱、卿卿我我到头来都会被颠覆在现实与时间的洪流中万劫不复。骄傲执着如程蝶衣,曾经流连于“游园”情丝袅袅摇荡如线的春色中的良辰美景,最终走回了那条普通人都会走的路,在平凡的生活里,认命地,静静等待着自己岁月尽头的到来。

小豆子在母亲“阉割”了自己的第六根手指后,在那个寂静而寒冷的冬天就已经死了。也许像程蝶衣在那个胡同口看见的年少自己一样,我朝思暮想的心目中的那个风华绝代的程蝶衣在那场所谓的“破四旧”、“打到牛鬼蛇神”的运动中也死了。妙曲销魂作飞灰散,只剩下断壁残垣,尘土呛人。

“霸王没有别姬,姬也没有别霸王。”——这才是人间的结局。但这结局的归宿又岂止程蝶衣与段小楼呢?与世俗现实的较量中,乱世的枷锁夺去自由和尊严,重重困阻消磨着志气,风流竟是这样被雨打风吹去的。放弃了原本绚烂的人生轨迹,与时间妥协,与社会妥协,他们算不算是输了?

“如果人人都是折子戏,只把最精华的,仔细唱一遍,该多美满啊。”

都说作者执笔辛辣,这部《霸王别姬》却又处处流露着怜悯与慈悲。如同曹雪芹写《红楼梦》,大大小小的人物都照顾到了,那些自私丑陋的嘴脸背后的无奈心酸。你看看那个终日喊着活不下去了希望娘来带走他的小癞子;还有那个胡子又浓又黑,连耳朵里都有毛,生气时所有毛都会立起来的很凶的关师父,他也有过属于自己的瑰丽的青春呐!印象最深的必然是那倪公公,活在鸦片烟熏缭绕里的晚清遗民,仍旧做着支离破碎的残梦,长醉不醒。他看见小豆子那话儿,那本该属于完整男人的而自己今生今世再也无法拥有的东西,竟拿着价值连城的白玉碗让小豆子尿在里头,无限怜惜地小心擦干净再将其放在自己颤抖的嘴里。这般淫秽的场景,我却只感觉到一种美,一种颓废的绝望的美。好像张爱玲在《茉莉香片》中比喻的那张屏风,细腻柔滑的紫色缎子,织金云朵里的那只白鸟,因着年深月久,羽毛暗了,发了霉,被虫子蛀出了破洞,可也还是死在屏风上。

从一个封建腐朽的旧社会过渡到一个“大是大非大起大落大争大斗的新时代”,历史的英雄们在风浪尖端指点江山,而底层的老百姓只能随世事浊浪起伏,他们的人生要怎么选择呢?若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看这个故事,该指责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愚昧无知的人们只顾着自己的生死,在战乱中消极地希望和平到来,而不去抗争,以勇敢的搏斗驱逐鞑虏,振兴中华。但是作者从来都没有想展现一部英雄史。即便段小楼硬气不甘为敌人逢迎卖唱,他选择的也还是一个普通的生活,没有去前线战场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和其他人一样,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艰难而不屈地生存着。“活下去,活得无风无浪。”而那个时代也以自己的面目,给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人涂抹上属于他们的颜色,平凡凄美地演绎着他们的故事。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看见一堆日本官兵闯入戏园子,一声枪火响过,人群慌乱作鸟兽散,而戏台上的角儿仍旧呢喃歌着自己的唱词,那份纸醉金迷的感觉让人真正感受到这两句诗的荒凉——一个国家的脊梁塌了。人心乱,世道乱,就连后台也乱得没样子了。那就谁也不要做独醒人,且在这硝烟弥漫中醉生梦死,等着来日的一把火将此秽乱得人间燃烧殆尽!可这样的纸醉金迷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身为风尘女子的菊仙,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放弃繁荣醉梦的前半生,光着脚空着手,自己给自己赎身。白袜子踩在泥尘上,头也不回走出花满楼的门,那般孤注一掷的豁出去,没有丝毫留恋不舍。这样的刚烈傲气,不也让人为之钦佩,为之怜惜?也就是这样义无反顾的傲气撞上了同样骄傲的程蝶衣,上演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为了另一个男人勾心斗角的戏码。

不要管什么道德伦理纲常,喜欢需要理由么?我不认为同性之间萌生爱恋之情就错了。那是一个生命对这世间情感的倾心解读啊,却常常因为和世俗规定的不一样而被视为异端,受尽鄙夷和指责。可他人的评价,程蝶衣会在乎么?他那样耽溺在和师哥生死与共的誓言里,做着从小就决定要持续一辈子的霸王别姬的梦。程蝶衣没有输给世俗偏见,而是输给了段小楼的选择——他要的是一个女人,一个“堂堂正正”的妻子。

往往最伤人心的,是你最爱的人。那个人捅的一刀,比千刀万剐来得更为撕裂痛心。同样的,那人稍微的温言软语也会让你如见救赎,那是比佛陀上帝都耀眼的光明。叹古今痴儿女,那心中的双丝网、千千结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系上的,哪里能恨什么风月无边呢?唯一的遗憾,霸王与虞姬,在各自的流年中无可奈何服从时间的宿命。结局在作者笔下轻描淡写带过,我的执着却不允许它就这样落幕了。

故事里的人不必老去的。

至少那个人,那个风华绝代、遗世独立的程蝶衣要活着。

梦回到最初的起点,戏台绚烂灯光迷离,给一景一物都蒙上了一层薄霭。其上演着程蝶衣的独角戏,步履轻柔,拈着兰花指,眼角凤尾微挑,淋漓尽致的“媚气”。这“媚气”媚得好,一定要那妖娆多姿的风尘女子看了都自愧不如,媚得风云变色山河失落,媚得人神共愤千夫所指。

没有了霸王又如何?醉酒的杨妃,游园的杜丽娘……程蝶衣的独角戏才是真正的凄艳绝伦啊。那日把自己锁在院子里晾晒行头戏衣的一片云蒸霞蔚里的孤傲身影,用剪刀一点一点将自己心爱的绣鞋,戏衣都一一裁毁,满院锦绣绫罗,在一阵接一阵的裂帛声中,玉石俱焚。孤标傲世、睥睨梨园,这才是程蝶衣。身心俱活在戏里,阴阳颠倒,男女难分,这才是程蝶衣。给普通老百姓唱,给受伤的国民党军官唱,给侵略的日本人唱,无分阶级无分立场,只求懂戏的知音,唱得黄泉碧落皆红尘,唱得满园春光尽凋零,这才是程蝶衣。

读故事的心竟然可以这样被毫无遗憾的满足。就算是人我两散,也可以要虞姬再拿起笔,把面前的帝王像仔细勾勒,一点一滴再将恩爱从头唱遍……

只是一台戏落幕了,却不影响其它戏的继续。这人间的戏剧何其多!待急管繁弦一起,随着报幕人的开场,新戏便又要上演了。


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经典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范文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600范文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范文

观看电影版的霸王别姬观后感范文

霸王别姬观后感600字范文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编导专业范文

看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范文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论文范文范文

看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范文

观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短参考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