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观后感 > 观后感700字 >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心得体会(2)

戴衔分享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4

《飞越疯人院》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影片以精神病院为舞台,着重反映了一种在当时所谓现代化管理的社会中,人们被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的恐怖景象。这种景象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恐怖。主人公麦克默菲的对自由的追求和最终的悲惨遭遇深深地体现了人们所受的压抑和杯具命运,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效果。影片的结尾是全片的点睛之作,充满了使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却也是最为感人的一个段落。在昏黄的光线下,“酋长”来到麦克默菲的床边,呼唤着他,而麦克默菲却只能报之以白痴的喃喃自语。“酋长”一边说着“我会把你带出去”,一边用枕头闷死了他。这一场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同时更令人感到了一种深重的难以名状的压抑。“酋长”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征着人性的回归。导演以一个印第安人主角来完成这一行动,也正喻示着人仅有回到大自然中才能得以真正的自由。能够说,这部影片是对压抑人性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重重一击。

就哲学片而言,它更是深刻的反映了人类社会制度、公理、法规的缺陷。她让我沉思:到底什么为“疯”个别的人的个性行为如果超越社会所能理解就是疯就如我们有时候会不自觉的抓后脑勺,但当一个人经常抓,他就被定义为疯。凭什么人类能如此“五十步笑百步”地对他人进行裁判所谓社会共识、社会公理、社会秩序,是不是应当从这片中得到反思

所谓“疯人”,乃是天生;西方有谓“天赋人权”,然而掌权人甚至社会中大部分所谓“正常人”却以“公理”为由去扼杀一切小群体,或者美其名曰地说:纠正。人类何时起权力竟然大至觉得自我应当改变一个天生应当与他平等的人的行为呢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5

怎样样我都忘不了影片开头麦克走进医院时爽朗的笑声,怎样样我都无法理解影片最终麦克死在医院的病床上。

麦克默菲的到来打乱了这一切,他是启蒙者的化身。他开朗热情,天性无拘无束,对生活和人群有一种本能的热爱。最重要的是,他并不把周围的人当作真正的疯子,而把他们当成和自我一样的正常人,对他们有种兄弟般的感情,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当和他一样享受人生。"你们和那些街上的混蛋没什么不一样"--这就是麦克默菲对同伴的态度。所以,他和缄默耳聋的酋长说话,教他打篮球,教大家玩牌赌钱,甚至略施小计,把他们带领出去进行了一次海上钓鱼。

于是我们看到,"疯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苏醒了,疯人院逐渐出现了生机。最明显的表征是,他们开始表达自我的意见,开始"提问"了。我们看到,最初一次会议的讨论环节,几乎是护士长的独角戏,病人一律沉默,麻木不仁。但之后,他们开始思考自我的生活并提出各种问题,一次比一次热烈。为了看棒球大赛而进行的两次投票已经体现了这种苏醒:第一次,麦克只得到了犹犹豫豫的三票,第二次却是全票--民众的民主素质是在民主实践中提高的。

精神病的确定标准到底是什么当两位专家判定麦克到底是不是精神病患者的时候,出现了很讽刺的画面,一个说他再正常可是,应当放到监狱里去管教;另一个则说他病得不轻。院长在这个时候没有了意见,询问护士长的态度,不明白护士长是出于好心还是故意陷害,她认为麦克的病情很严重,应当继续理解治疗。于是,就这样戏剧性的,麦克被留在了精神病院。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到底判定一个人是否是精神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从护士长的态度中能够看出,"道德"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并且她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总是询问一些个人保密的问题,暗示着,精神病患者都是道德方面出了问题的人。难道这个标准真的是衡量某人是不是精神病的重要手段

影片最终大个子酋长望着被电击伤坏了脑子、奄奄一息的麦克心酸不已,带着他一齐远走高飞已没有可能。酋长果断用枕头闷死了麦克,再不想让失去自由的他痛苦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举起了那个麦克不曾举起的水箱,重重地砸向疯人院的玻璃窗。他高大修长的身影在晨曦的微光之中,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的荒原上大步向前,渐行渐远。

疯人院依然存在,并且还将存在漫长的时光。然而酋长毕竟代表着一种期望,一种实现梦想的期望,尽管模糊,尽管在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3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