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观后感800字高中参考
当贪婪的人类将地球的资源和生存环境开采得所剩无几的时候,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中的潘多拉星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阿凡达》电影观后感,欢迎查阅!
《阿凡达》电影观后感1
不得不承认,《阿凡达》在立体感上,还是有些部分超出个人预期的——有鉴于此片的瞩目程度,我得说,这有些难得。开场的第一个镜头,用几颗水滴,就已经显示出极其牛逼的3d感,后面更有大量让人迷失的景深镜头。它似乎有意探索3d电影的新语法,即如何把3d镜头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却又能与叙事融合不显突兀,这在关于人类的段落里特别突出。反而是关于外星世界的展示,也许是为了控制成本,比如主角骑着飞龙、怪兽穿越天空和丛林时,几乎没有主观视点镜头,我所期待的无限风光在眼睛两边呼啸而过的景象,自然也就无从感受了。
但总体而言,《阿凡达》仍然创造出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充满视觉奇观的世界。但我会想,如果看的是非3d版,还会这么叹为观止吗?或者,如果《魔戒》系列也是imax3d版,会不会比《阿凡达》更好看呢?我没有答案,但有建议——尽量去看imax3d版,至少要看普通3d版。
至于故事,它真的老套到无以复加,就是典型的西部片:白人来到了印第安人的世界,为抢掠资源而屠杀他们,印第安人奋起反抗——白人就是《阿凡达》里的地球人,印第安人的角色就由潘多拉星球的原住民来扮演。男主角学习骑怪兽和大鸟,活脱脱是学习驯马和骑野牛。从人物设置到剧情走向,无一不熟口熟面。唯一有一点点新鲜的,就是说外星人和他们的圣树的关系,是网络和电脑的关系——放心,这不是剧透,是否知道这点,对欣赏这部电影一点影响没有。
是的,我知道有人会说,这就是一部贩卖视觉奇观的电影,所以故事越简单越没有文化障碍,越容易全球畅销。可在故事上用心的《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不也卖得很好吗?而《阿凡达》,即使我事先已经知道故事很老套,还是不免有一点失望。
总的来说,我感受到了震撼,但这震撼没有超乎我的想象——而我本来认为,《阿凡达》应该是一部能超越想象的神作的。所以,最后我要再次送上一条建议——请把期待值降低一点,再降低一点。
钉子户的家园奇观
一开篇,詹姆斯·卡梅隆就给观众来了个下马威:jake哥哥的棺木被推入一个舱体、jake梦见自己在一个纵深感极强的实验基地被详细研究……戴着3d眼镜坐在巨幕前,观众与主人公似处于同一个空间,伸手可及。真正的“新世界”从jake以化身踏足潘多拉星球,跌跌撞撞惹来一堆麻烦开始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跟随jake进入纳美人的家园,他们的聚居地正是矿物的所在地。
奇禽异兽五彩斑斓,生物灵性让人叹服
据外媒报道,卡梅隆请来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植物学系主任朱迪·霍尔(jodie h olt)为他创造的植物描绘出以科学为依据的细节。他还聘请了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一位音乐教授和一名考古学家来设计潘多拉星的大气密度和一种三声音阶的异族音乐。这些最后则由一组人编撰成了一本厚达350页的“潘多拉星百科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和文化。
地貌 夜里能看到多个月亮
卡梅隆把潘多拉星(pandora)设定为半人马阿尔法星系中的一颗行星,环绕着巨大的波里菲密斯(polyphem is)星转。波里菲密斯星还被13颗卫星环绕,于是在潘多拉星的夜空中通常可以看到两三个“月亮”。长满植物的巨石由于含有珍贵矿产而悬浮在空中。河流从峭壁倾泻而下形成悬在空中的瀑布,异常壮观。
野兽 野兽有六条腿,飞禽有两对翼
在潘多拉星球上,几乎所有爬行动物都拥有六条腿(两对前腿,一对后腿),几乎所有飞禽都有两对翅膀两对爪子,身上的色彩斑斓夺目。除了大型野兽,昆虫和小动物的设定同样充满想象力。比如在树干上爬行的一种类似小蜥蜴的动物,只要你一触碰,它就会张开扇状的双翼,像个直升机又像个降落伞般,发着光在空中飘浮。
植物 巨大“水母”能传送记忆
这星球上的植物同样新奇得让人叹为观止。珊瑚色的螺旋“含羞草”、像蒲公英般漫天飞舞的“圣树种子”、悬在半空能传输纳美人记忆的大“水母”……在这个世界里,植物的灵性与纳美人相通,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尊重,与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烧杀掠夺的行为形成强烈对比。jake与女主角相遇当晚,所有植物发出了荧光,圣树种子飘舞在jake四周,观众席上发出了赞叹。地上的落叶和青苔随着脚步时明时暗。
《阿凡达》电影观后感2
看完《阿凡达》,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我不仅惊叹于它精美的画面制作、震撼于它堪称完美的3D视听效果,更为其悲壮、凄美的故事,以及它所反映的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对人类疯狂地、毁灭性地攫取地球资源强烈挞伐的主题久久不能平静。
Avatar源自梵语,意指天神在人间施展善灵时所附着的肉体,即化身、替身的意思。影片中双腿瘫痪的老兵杰克因为哥哥的一次DNA捐献以及不幸被杀,而代替他来到富含矿物元素“unobtanium”的潘多拉星球采矿公司工作,用自己的思维控制由人类和Na’vi族人的DNA合成并克隆出的毫无意识的Na’vi人。
故事进行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阿凡达》是一部简单的科幻探险类影片。但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那优美壮阔的画面以及自然真诚、引人入胜的剧情发展,深深地吸引着每位观众的心。同时,它给观众的震撼和反思也变得愈加强烈、深刻。
在一次勘探行动中,杰克的化身遭到猛兽追捕而脱离队伍,危难时刻被美丽的Na’vi公主相救,并邂逅了一段凄美、悲壮的爱情:她将他带到巨树城堡,让他看到Na’vi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他却将巨树位置泄露,人类军队大举入侵将它毁灭。在对自然的眷恋和对人类肆意破坏的强烈愤懑中,杰克和公主将各部落的Na’vi人团结起来,用最原始的方式与拥有最先进的人类军队展开血战,并取得最终胜利。
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一个带着孩童般想象的美丽童话。在那优美的画面中,我们雪藏已久的童年记忆得到释放。那是一个仲夏的傍晚,一个孩童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逐渐闪亮的星星,静静地幻想着属于自己的英雄史诗:和公主美丽的邂逅,无忧无虑地游玩,奔跑于一望无际的草原、巍峨俏丽的山巅抑或风景娟丽的湖畔;爱情萌生于山花烂漫的季节,成长于激情洋溢的岁月,在风雨中经受考验,在悲壮的歌咏中变得永恒……
《阿凡达》带给我们的是一次对生命中那种原始美的完美体验,是对现实中因人类的贪婪和欲望而对自然环境、其他物种甚至人类自身暴虐无度的强烈拷问。
当灵魂树的种子飘荡在杰克和Na’vi公主周围,每一只晶莹剔透的种子好似精致的小水母一般在画面中轻轻飘过,我似乎看到童年的某一天日暮时分白杨树纤弱而执著的种子随着暖风飘过眼前;当杰克和公主骑着各自的迅雷翼兽在万米高空自由翱翔,我仿佛重温了童年的某个夜晚梦中挥动洁白的翅膀自由飞翔的豪壮;当看到巨树城堡遭到人类攻击而被连根拔起,盘虬卧龙般的枝干在最后一次享受了阳光的抚慰后轰然倒下,我似乎看到故乡的老桑树林在最后一次用甜美的桑葚送别这群懵懂的少年之后,在电锯冰冷而无情的锯割声中逐渐消失;当看到Na’vi人获胜之后逐一将人类赶上飞船遣返离开,我真不愿去回想现实:锯扔在不停地截断老树的筋脉,而当年那些手握电锯的人已经不在,却将它传到了儿子手中。而他们,当年亦曾接过老桑树临终前最后的馈赠和嘱托……
有些人认为《阿凡达》是一部老套的故事,只不过在3D技术的应用和画面制作方面下足了功夫。然而,它里面所表现出的Na’vi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灵万物的眷顾是如此真切,如此令人动容。它让每位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对自然资源贪婪攫取,带给其他生物和自身永无止境破坏的深深的负罪感和恐惧感,为每位观众上了深刻的一课。
《阿凡达》电影观后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