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的观后感800字(2)
虽然基廷老师的教育理念比较新颖、独特、有创造性,但也正因为这样可以说是间接害死了尼尔。虽然他教导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但却没有想到在当时的学校会显格格不入。我想:如果他考虑到尼尔的家长,和家长能做一次很好的沟通,那悲剧应该不会发生吧。学习是无限的,但生命是有限的。当看到尼尔自杀身亡的那一刻,我感到很悲痛。如果可以从头再来,基廷还会坚持自己的理念吗?看完这部影片,我对尼尔的父亲很失望,他自始自终都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都没有感到自己强压给儿子的理想是错误的。家长不应该把自己的愿望当成下一代的愿望。
作为老师,我们也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处。或善于观察,或长于记忆,或擅长思维。我们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地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对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要一分为二,为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应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后进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春风化雨的观后感4
这是一部奥斯卡大片,影片很美,在充满了张力的诗意和激情的同时,还包含着教育的真谛。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所贵族学校里的故事。拥有百年传统的威尔顿贵族学校一向坚持四大信条: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开学时,学校新来了一位英语教师基丁。基丁不像校长所希望的那样循规蹈矩,他以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诗句“船长,我的船长!”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他甚至要求学生们站到讲台上,试着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基丁的特立独行为学校注入了生机,他也因此逐渐赢得了学生尼尔、查理、纳克斯等人的信任。不久,尼尔在学校的一本年鉴上找到了基丁的照片,才知道基丁曾经当过学校橄榄球队的队长,还是学校著名的“春风化雨”诗社的成员。尼尔等人决定重建诗社,学生们从此有了自己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地谈论自己的事情,甚至唱歌、跳舞。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才不会受到学校里那么多的陈腐条规的限制。他们的思想的到了自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反抗。
在基丁的影响下,威尔顿学校的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行走的步调,把握自己对生活的选择。托德扔掉了父母送给他的文具盒,终于有了勇气表达自己的看法;尼尔也在努力摆脱父母为他设计好的人生道路——进医学院学医,而试着从事自己想从事的行业——表演,为此他报名参加亨利剧院将要排演的莎士比亚的名剧《仲夏夜之梦》,并被录取为主角。然而,就在他演这场戏的时候,他的父亲不期而至,将他带回了家,并决定为他办理退学手续,转到医学院去学习。半夜,绝望的尼尔用父亲的手枪自杀了。
但是,快乐自由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告密“春风化雨”诗社遭到查封,基丁也被逐出学校。临行前,基丁来到教室里,就在他离开时,托德率领大家一起,不顾校长的威胁,集体站到课桌上,高喊着“船长,我的船长!。
电影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尤其对我们这些贯以“教书育人”美名的老师,大家可能都会谈出很深的感想。但我只想说的是,教育不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引导,我们教师对于教学的引导是尤其重要的。
春风化雨的观后感5
因为外出学习,周五没能在学校赶上看电影《春风化雨》,于是回到家中,在网上赶紧搜了搜《春风化雨》的剧情,发现有几个不同版本的《春风化雨》,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但有一点相同,基本都是有关于教育的。
中国版的《春风化语》讲的是在安徽宣城某小山村里发生的故事,有一座由旧祠堂改建的留守儿童中心,这是一位由名叫张运的退休老校长自办的,专门接收那些父母去城里打工、独自留在家里无人管教的孩子。于是,在这所学校里, 就发生了一系列动人的故事。
而在外国版的《春风化雨》里,也有两个不同的电影。一个版本是一所威尔顿预备学院,该学院的著名特点是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这里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但新学期文学老师John Keating(Robin Williams)的到来后却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他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另一个版本是美国俄勒冈州心怀远大理想作曲家格兰.霍兰为了挣钱完成事业,在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工作。第一堂课,学生弹奏乐器时严重走调,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巴赫。霍兰信心遭到了打击,但体育教师比尔·梅斯特也向霍兰说明教导学生需要无私爱心和充分时间
后来在霍兰的悉心培育下,班上学生对音乐最终取得了不错的进步,以至于影片最后,历届学生们为老师开了一场盛大欢送会管弦乐队,奏响 “美国交响曲”向霍兰表示了最崇高敬意。
其实周五看的是哪个版本的电影并不重要,因为不管是哪个电影,看完后,我们都应该得到心灵的洗礼。教育需要老师的爱心,需要从教者淡泊名利,不被不理解所左右。这样的从教者在每一个国度都是存在的,我们周围也同样有着这样一批教师,他们为着自己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也许终生得不到承认,可是,我们不得不从心里承认,他们才是教育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