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观后感 > 观后感600字 >

小孩不笨观后感范文600字(2)

宇林分享

小孩不笨观后感范文4

《小孩不笨》乃2002年新加坡最卖座的电影之一,此电影既温情洋溢,亦笑中有泪,赢得来自新加坡本土社会各阶层,包括政府高官的掌声外,更是「时代杂志」极力推介之作。

片中探讨家庭关系、小孩子自杀、教育制度以及父母与子女沟通的问题,深入浅出,嘻笑怒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故事有许多隐喻,利用小孩和成人之间发生的事件,来比喻新加坡人和政府之间的微妙关系。

《小孩不笨》故事讲述叁个就读EM3课程的小孩子,如何应付学业及叁个家庭所带来的冲突。新加坡的小学生到了五年级,便要依学业表现,被分派就读EM1、EM2或EM3叁种不同课程,其中EM3内容最浅,亦被视为最没前途。透过叁位编派到EM3课程的小孩,让大家看到所谓的「精英教育」游戏规则和家长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态,如何扼杀了一群无助孩子的命运。

三个读书不好的小孩-文福、国彬和Terry,进入了EM3的特别班级,分别承受着无形的压力。

文福自从被表哥刺激之后激起自尊心,发誓要考好成绩,替坐牢的爸爸以及开面馆辛苦养家的妈妈争一口气,新来的李老师积极鼓励孩子和考不好的数学课程交朋友,研究它,接近它,摸透它的底,一定会考出好成绩,果然文福成功了,逐步考出了76分和92分的好成绩,这说明小孩子本身是聪明的,关键是教育方式的选择,小孩子需要不断鼓励的;

国彬的`妈妈陈太太因亲身体会过没有文凭的坏处,一直以藤条抽打国彬,逼着国彬勤奋。虽然国彬的绘画天赋极高,并且国彬发挥绘画天赋给警察提供了画像,帮助警察抓到了绑架文福和Terry的绑匪,却被妈妈漠视,就是要他尽力去把数学和英语考到90分以上。国彬曾经因为成绩不好要自杀,却在警察追逐不良少年时,被不良少年冲撞,而导致自杀失败。看到国彬爸爸到警察局领回国彬时说的那句话:“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用自杀来解决问题是愚蠢和行不通的。”我不禁落泪了,从此妈妈不再打国彬,只是希望国彬尽力,妈妈患了血癌,在病床前,前来看望国彬妈妈的李老师告诉了国彬获得美国举行的世界少儿绘画大赛第二名的好消息,国彬妈妈欣慰地昏了过去。片尾,国彬妈妈接受了Terry捐助的骨髓,治好了血癌,国彬受到美国邀请出国深造绘画,并且前途不可限量;

Terry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大人的话特别是妈妈的话简直就是圣旨,一句都不违背,甚至同学嘲笑他若妈妈让他吃大便也吃么?他竟然回答:“吃啊,妈妈一定会把大便弄得很好吃的!”Terry虽然家里有钱,给朋友买礼物、分享漫画、书籍、电玩,但喜爱依赖别人,做事没主见,逃避承担责任,身边的人依然对其冷嘲热讽,在他被绑架时,由于文福义薄云天,救助他,被一起绑架了,文福一直鼓励他并带他一起逃跑,终于第一次没有听大人的话,胜利脱逃,遂决定不再做窝囊废。看到以前打针的时候就嚎啕大哭的Terry,一边勇敢地哭着和父母据理力争,自己的骨髓自己作主,一定要为国彬的妈妈捐献,救国彬妈妈的命,一边在医生抽取骨髓时安慰自己不哭不哭我不哭,我又一次听任两行热泪顺着面颊落下来,滴在正在为女儿搓洗衣服的塑料盆里,这孩子知道如何和周围人相处了,如何报答别人了。看到Terry勇敢地在家里追逐伤害他自尊的父母生意合作伙伴的儿子,并要求对方尊重他,我知道这个孩子终于长大了,学会思考和自己判断了。Terry救了国彬妈妈的命,国彬爸爸为了报答,想出的口香糖牛肉干广告创意救了Terry爸爸的牛肉干生意,又一次印证了在社会上人们之间多么需要互相帮助,走向共赢,并不只有自私自利、残酷竞争才能取得成功一条道路。

三个小孩与父母们经过心理挣扎,逐渐认识到快乐的定义,并且孩子们也理解了父母的苦心: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All for our own good。

小孩不笨观后感范文5

看完《小孩不笨》之后,心里颇有感触。感触之余,我想起了现代的家庭教育问题。

父母都认为,只要按照他们安排去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在小考、中考、高考中都能取得胜利,成为值得他们骄傲的“天才”,他们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其实,父母们有反思过吗?这种所谓的“天才培养模式”到底是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在《小孩不笨》这一影片中,我们都能很清楚地看到,父母一味要求孩子的高成绩,最后导致了成才被学校退学,学谦成了学校触犯校规的学生,这难道与家庭教育脱得了关系?

父母认为只有高成绩的孩子才算好孩子,只有高成绩的孩子将来才能有出息。因此,他们不允许孩子发展其他与学习无关的爱好。在影片中,杰利作为演讲的主角,却邀请不了父母来听讲座,因为他的父母认为这是很不正经的事;在父亲节时,学谦用平时省下来的零钱去买了一刮须刀给父亲,却遭来了母亲的挨骂,不好好学习整天只知道乱花钱;成才因为华文考不好,被父亲知道却招来了一身痛打……久而久之,小孩不再敢把自己那些与学习无关的想法告诉父母,代沟逐渐扩大以到那种无法沟通的地步。然而,父母还过份自信,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一切都是对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鞭打教育似乎成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小孩不笨》中经常看到成才被父亲拳打脚踢,学谦时常被母亲指着鼻子骂。在现代生活中,更有狼爸虎妈的鲜明例子。试问,在打骂中成长的孩子,他们有何快乐可言?父母的暴力在他们的童年留下的阴影,是一所北大就能抹去的吗?在《小孩不笨》的结局里,学谦的妈妈辞去了总编的职位,理由是要回家管教孩子,因为她意识到,她要时间去了解孩子,从中摸索出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我们从一出生就是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一台只会为成绩而学习考试的机器,童年时期的孩子是充满活力与想象力的,父母应该按孩子的兴趣,由孩子自由发展,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让孩子拥有享受快乐人生的权利。

然而,这里所说的“自由”发展,是“相对自由”,并不是父母可以纵任孩子一切习惯发展,甚至是坏习惯也不加管教,如果一切任由孩子顺从孩子,那只是溺爱孩子,如果说狼爸虎妈教是一个极端,则这种溺爱式的教育则是另一个极端。李天一被判了_年则是溺爱教育的恶果。

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在管教的同时,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父母应该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人,而不是压迫孩子发展的压迫者,努力让孩子快乐成长。


小孩不笨观后感范文600字相关文章: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4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