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700字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述的是两位主人公安迪和瑞德在监狱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安迪如何一步步救赎自己和监狱里的人。这部电影最令人感动的是安迪对待自由和希望的`坚持与向往,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没有放弃对希望的信念。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观看肖申克的救赎有感7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观看肖申克的救赎有感1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述的是两位主人公安迪和瑞德在监狱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以及安迪如何一步步救赎自己和监狱里的人。这部电影最令人感动的是安迪对待自由和希望的`坚持与向往,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没有放弃对希望的信念。
安迪对自由和希望的追求是最令人赞赏的,对他来说即便只是片刻的心灵上的自由也是很珍贵的,为此他让狱友们喝上了本不可能喝到的冰啤酒;他坚持刻石头,即便进狱也没有抛弃自己的兴趣。
为了重温音乐的美好,他不惜违反监狱的规则而被独自监禁2个星期;为了建立图书馆坚持每2个星期写一封信,6年不间断;为越狱,19年靠一根小小的铁锤挖除了一条地道。这一切,无一部体现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安迪也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他懂得利用一切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用他的智慧改变了监狱里的一切,同时也是很多人得到了心灵的救赎。
瑞德是此部电影另一重要人物,而电影正是以他的角度来讲述安迪的一切的。如果没有安迪的出现,也许瑞德会步上老布的后尘。然安迪不仅解救了自己,更是解救了瑞德以及监狱里的很多人。而瑞德的存在也是安迪最终越狱成功的重要媒介之一。瑞德和老布的例子也让我们认识到体制化的可怕,人一旦体制化了,那么一旦他离开了这个体制就会活不下去。
影片主要是要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放弃希望,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是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正如安迪一步一步用自己的行动来救赎着众人,同时也解救了自己,最终让自己生活在自由的世界里。
观看这部影片,我们学习到了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希望,只有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是能成功的。
观看肖申克的救赎有感2
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写些什么,也许是折服于主人公安迪的聪慧,也许是感慨于他的坚持,也许仅仅是想写些什么而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不管是哪种理由有一点却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确打动了我。
电影中一共出现两派人物:以安迪为代表的囚犯和以诺顿为代表的掌权派。两者有利益的交叠也有地位角色的冲突。抛开其他因素不说仅从两派代表人物自身特点来说,就存在很强的可比性。
首先从安迪的个人品质来说,在许多方面他的行为都堪称典范:无论是刚入狱时面对不公的命运时候的理智,还是和狱警哈德利打交道时的冷静,不管是遭遇姐妹花骚扰时的勇敢的反抗,还是为达目的坚持不懈的那种自信……不可否认他所作的一切极其平常,但正是彼时彼刻的这种从容豁达真地打动了我。设身处地的考虑他所面对的一切,我不敢说我能做得和他一样好。他为目标而痴狂,为理想而奋斗,用执著的奋斗续写了一首不屈的歌。
除了安迪,另一位主角瑞德的美好品质也不可否认,他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安迪的朋友,一个在监狱里能够得到违禁品的善良的人。如果不考虑他的个人历史(谋杀犯),不考虑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监狱),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和善的老人。两个人都有人性中最美的一面:纯朴,善良。
说起掌权派的代表人物:狱警哈德利和典狱长诺顿。前者象征冷漠,暴力,和绝对的服从。是统治者的冷血工具。后者象征贪婪,自私,和残暴。是邪恶的化身。地位的相对优越让他们习惯于用武力压制一切,掌握一切。
从安迪入狱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人权都已不复存在,他和他的同伴所要面对的是所有的不公正:遭受没有理由的责打,吃掉难以下咽的饭菜,进行简单的重复的洗衣工作,体会单调乏味足以让人窒息的禁闭……
掌权者披着一幅仁慈的伪装,却肆意的践踏着囚犯的一切。
囚犯因为获罪而入狱,却表现出善良的本性,掌权者身为官吏却毫无怜悯之心,强烈的对比让人不得不对当时的现实反思。也许影片正是想通过这样的地位的冲突和角色行为的冲突来对现实社会进行强烈批判。我记得安迪的一句台词:“我在外边心直口快做一个正直的人,而在里面我却不得不做一个坏蛋。”这句台词不仅是主人公对现实强烈不满的表现,更是对现实无情的.讽刺。
也许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也许监狱的确如此真实,也许在社会的某个角落正在重复着这种不公。但所有的一切仅仅只存在于假设之中,现实的所有也因为假设的存在而把真相隐藏。只给我们一个“或许是真”的假象,让我们猜测,让我们想象让我们体会那更深层的含义……
观看肖申克的救赎有感3
这天,老师提议着要给我们看部电影,班里的同学顿时个个眉飞色舞,高兴的不行。老师虽然说了名字,但在那么多人的言谈中,我还是没有听明白电影的名字。所以,就迫切地在老师的输入中追寻!只见,老师在一体机上不急不缓地敲击着,不一会儿,便看到屏幕弹出了许多密密麻麻的字迹和零星的图片。看到了图片上的字纹,我才知道,原来老师说的电影名叫《肖申克的救赎》。
通过几节课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将这部电影看完。
此刻,重新回忆起影片的内容,不由得心中发出感慨:原来老师让我们体会的是知识,坚持友情,梦想。
影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银行家安迪身上的故事……
在1946年的时候,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人冤枉,说他杀害了他的妻子和其情夫。这种冤枉代表了什么,安迪并不是不懂。正因为安迪懂了,所以他才越发感到茫然、无助,因为那时的安迪或许从来想都没有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他竟会想着去越狱!当时的他,也是同他人一样,觉得自己会在肖申克的监狱里度过往后的余生。但事实往往都是与人的思想背道而驰的。谁能想到一个银行家出生的安迪会很快的就在监狱里吃开了?他不仅懂得如何能帮助与狱卒逃税,还懂得如何帮监狱长将他收到的非法收入“洗白”。就这样,很快,安迪就成为了狱长的私人助理。之后,来了一名因偷盗入狱的小偷,并且这名小偷竟然还知道安迪妻子和他情夫死亡的真正的原因。安迪高兴坏了。兴奋过度的他找到了监狱长,并希望监狱长能够帮助他翻案,好早日出狱。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虚伪到令人作呕的监狱长在表面上答应了安迪,在暗中,他却派人将小偷无情的杀死。想知道原因吗?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监狱长太过自私自利,他将安迪留下。待安迪知道真相后,他的内心是愤怒亦是悲哀的吧?愤怒,是因为被监狱长大人欺骗,从而失去了一个可以出去的契机;悲哀,则是他或许并没有想到过最后害得他无法出去的,竟然是他自己吧?于是,安迪就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