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电视剧的观后感
这是一个以史诗般的手笔和宏大的场面,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将士艰苦卓绝的抗战过程。着力表现了八路军在全民族的抗战中的作用,深刻刻画了身经百战的抗战英雄李云龙,智勇双全,学识丰富的政委赵刚,秀外慧中的田雨等一批优秀中华英雄的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浴血奋战中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以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亮剑电视剧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亮剑电视剧的观后感1
读《亮剑》并观同名电视剧有感李闻雷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支小小的骑兵部队的生死存亡可能算不了什么,因为战争与和平的大方向不是他们决定的。话是这样说,但《亮剑》中人数不多,装备也不够精良,并且最后全军覆没了的那个骑兵连,却让我久久难以忘怀。那最后一个战士(连长)、最后一把马刀劈开敌人的头颅铿锵落地的悲壮谢幕,让我每一想起就热血沸腾甚至浑身发抖,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英雄本色。
骑兵连是在反扫荡中陷入日军重重包围的。在那个时代,骑兵是机动性很强的兵种,就算不能取胜,三十六计走为上,及时撤退总还是办得到的吧。可他们偏偏不懂“溜之大吉”,偏偏要和敌人硬拼硬干,直至打光了最后一发子弹,拼折了最后一把马刀……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呀!为了掩护战友和乡亲们安全转移,这支小小的骑兵队伍勒住了心爱的战马,举起了雪亮的马刀……一场中国马刀对日本军刀的较量惊天动地地开始了!装备精良的日军骑兵大队以坦克和大炮为后盾,耀武扬威地拉开包围圈,堵死了八路骑兵的所有退路。在鬼子看来,这不是战斗,而是一场屠杀游戏,因为双方实力实在太悬殊了,几乎等于鸡蛋和石头的碰撞。但他们错了,和他们对撞的不是鸡蛋,而是宇宙间最硬最硬的陨石!——傻了眼的鬼子们看到了什么?连长带着他那区区几十号人,骑着白马,两眼血红,以一种“死也要拉几个鬼子垫背”的决死精神,开始冲锋。“骑兵连,进攻!”随着连长一声令下,大平原上,黄土飞舞,狂奔的马队犹如巨龙飞袭而来,又像惊雷闪电从天空划过,雷霆万钧地扑向倭寇。腥风血雨中,一批批战士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骑兵连,进攻!”连长的号令一次又一次响起。就算寡不敌众,就算抽刀断水,就算真的是鸡蛋碰石头,那又怎样?“骑兵连,进攻!”……
啊,那是英雄和野兽的狂野对决!现在,一方是上千名武装到牙齿的倭寇,他们深深地震惊于这队小小的八路军骑兵的决死精神。而另一方,大平原上,黄土飞扬中,孤零零只剩下一匹浑身是血的战马。那是连长,在拼杀中已失去了一只胳膊的八路军骑兵连长。现在,他还能干什么?在鬼子看来,战到最后的一人一骑了,该投降了吧?“骑兵连,进攻!”——啊?!上帝呀,他不是人!那是一头发了疯的困兽……不,那是八路军震天撼地的一尊战神! 我还没有对这位八路英雄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我只知道他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久久久久无法平静。我没法忘掉他。无论生活、学习,待人接物,甚至上网遨游,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假如是那位八路军骑兵连长,他会怎么做呢?
有时我会带几分苦恼地想,这位八路英雄,太深太深地影响了我……对了,这位骑兵连长的名字叫做孙得胜——“得胜”啊。
亮剑电视剧的观后感2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喜好。而我所要说的,就是从儿时直到现在一直在看的一部电视连续剧——《亮剑》在这部电视剧中,它能给我们同其它电视剧的完全不同的感觉,因为它里面的个种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亮点,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精神。
就比如说剧中的李云龙,他虽然没有读过军校,也没有学习过各种军事理论,可是他却带领他的“独立团”和日本人血战到底,他凭着他那英勇,敢于和日本人拼命的精神,取下了无数日本鬼子的脑袋。在剧中,李云龙经常对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们说这样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不仅仅在战争年代适用,同样,在今天也是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那是虽败犹荣,要是怕了,当逃兵了,那才丢人。
今天的社会竞争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只要自己有勇气,失败了再接着来,最后取得胜利不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吗?在这部电视连续剧中,还有很多的英雄好汉,不仅仅是共产党,还有国民党的军队。在大家看来,国军是不抗日的军队。专打内战的军队,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如果没有国军的正面抵抗,那么中国人都当了亡国奴了。这一观点在《亮剑》中也有体现。就比如说在剧中,李云龙带兵打平安县,楚云飞的“三五八团”从侧面打了“褐阳沟之战”,阻击日军王牌部队大三千余众,这不得不说,国军也不都是软蛋,它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都是真心抗日的队伍。
所以,在我认为,《亮剑》不仅仅是一部战争题材片,它还是一部现代版的哲学片,它告诉我们平常生活中无法涉及的一些错误知识,但也点明了一些人们 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有的一种坚持,一种奉献,一种为战友挡子弹的情感。《亮剑》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它概括了很多的知识和哲理,我很喜欢,如果大家心动的话,我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吧!
亮剑电视剧的观后感3
“作为一个军人,要有不怕死,遇敌敢于迎击的亮剑精神”。这一句话出自电视剧《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之口。
李云龙,一个老红军、老八路,他作为独立团团长却经常“闯祸”,到处“惹事生非”。有一次,为了自我的老婆,竞带他的独立团攻打鬼子占领的县域,将局面搅得一踏糊涂,但是,却弄拙成巧,反而功过相抵,还受到了国民党蒋介石的表扬。真把我给吓坏了,当时我还以为李云龙要被枪毙了呢。
李云龙是一个敢爱敢恨,有情有义的人,遇敌作战时,他热血沸腾;部队训炼时,他既严厉苛刻,又花样百出;犯错时,他又强词夺理……若把部队看作一个学校,那么李云龙就是学校里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但奇怪的是,他又屡建奇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思考了很久,之后最后想通了,那就是他遇敌时敢于沉着冷静、敢于拼命的精神,一种亮剑精神!
这种亮剑精神是很厉害的。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亮剑精神,不是吗?在遇到难题时,不去躲避它,反而拿岀自我所积累的知识去解决它,知难而不畏难,这就是亮剑精神。我国的大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他天天跑图书馆,计算的稿纸堆满了房间,但是他仍不放下,夜以继日地努力研究和工作,最终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的大门,从而在国际上有了突破性发展和深远的影响。
李云龙这种“亮剑”精神也感染了我,让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使我对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加,就拿作业本上的一条数学几何题目来说吧,当时这题目很难,以前从未遇到过,我是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来,之后我努力地去理解题目,反复地去阅读题目,并且超多运用了平日里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我最后将它解决了。因为这道题目是我自我解决的,所以我能更熟练地运用解题方法,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让我终生受益。
亮剑电视剧的观后感4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亮剑》这部经典的电视连续剧,自从这部戏在央视上映就好评如潮,不知获得了多少观众的赞赏,深受观众的喜爱,创了当年的电视收视记录,堪称当时电视界一个不可多得的奇迹,从而推动影视界创作很多类似《亮剑》这种风格题材的革命电视剧,激发很多观众朋友的爱国热情。
《亮剑》是一部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是根据都梁的同名的小说改编,由张前,陈健导演,李幼斌、童蕾、何政军、张光北等演员主演。它主要描写了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129师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带兵打仗的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色彩的有血有肉的军人的故事。
李云龙在剧中是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人物,他的形象个性鲜明,特点突出,非常符合观众的口味。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几乎没有文化,性格粗暴,爱说脏话;但又极为豪迈,善于指挥,拥有天马行空般的作战想象力;他很会带兵,提高士气,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他向来要求自己的士兵要像野狼一样,是一群嗷嗷叫的野狼,用‘狗行千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这句话激励士兵,部队在他这样的精神影响下,形成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精神,不论是什么样的部队到了他手里都会成为386旅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 。比如说,在第一集里面说到为了掩护八路军总部首长撤退的任务中,李云龙所部被数倍日军包围,李云龙做出了令日军将领不解的举动 实施反冲锋,一炮炸掉敌人的指挥部,从正面突出重围。这一战使晋绥军358团的团长楚云飞(张光北饰)不禁肃然起敬,不得不佩服李云龙的指挥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