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700字(2)
《小兵张嘎》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很深,不仅是小兵张嘎的勇气、机敏、顽皮、聪明,从他的身上我还学到了很多,想到了许多……
这就是我看《小兵张嘎》的观后感。
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700字4
《小兵张嘎》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看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嘎子在白洋淀无依无靠,恨不得把小鬼子全部消灭。他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表现得勇敢、机敏。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支手枪,偷偷把枪藏进老鸹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敌人拷问时,他勇猛反抗,坚强不屈,让人值得佩服他,更要去敬仰他。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发挥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终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鸹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交公,队长则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嘎子心满意足,便将自己珍爱的木制小手枪送给了好朋友胖墩。
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军事题材影片。它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主人公一身“嘎气”,倔头强脑却又聪慧勇敢。
演员演出还原了历史真实。张嘎调皮中的聪慧,罗金保大胆中的细腻,区队长的大局意识,胖翻译的嚣张和反悟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的画面,令人难以忘怀。
一部电影剧本是一剧之本,其主题思想贯穿始终,就是反映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儿童形象。作者没有一开始就把张嘎写成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通过历练才成为一个革命战士。
我们有幸生活在现在这个和平、繁荣、高速发展的年代,不会体会到那个战争年代的艰难困苦,炮火硝烟,那是小兵张嘎等无数先烈用青春、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感恩。更重要的是继承、学习革命先烈的勤劳勇敢、正直无私、爱国爱民的宝贵品质。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要认真学习、掌握一技之长,为国家的日新月异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700字5
鸡毛信》,《地雷战》,《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建国大业》······一部部经典的红色电影被我看过一遍又一遍,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小兵张嘎》。电影中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张嘎的少年。他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白洋淀,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少年,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精神,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小兵张嘎》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时期,那时,嘎子和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八路军连长钟亮,奶奶牺牲了,钟亮也被抓走了。为了为奶奶报仇,救出钟亮,嘎子吃尽了千辛万苦,最后当上了八路军中的一名侦察员。影片中的嘎子十分可爱,“嘎”气十足。他与胖墩,乐乐等人与日本鬼子们斗智斗勇。在战争中,嘎子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奶奶,所以,他更加痛恨无恶不作的鬼子了为了报仇,他偷偷溜进日本军的总部,见有鬼子要骑摩托车,便用钉子在轮胎上戳了个洞,将轮胎的气放完,再将钉子放在他们坐的地方,他们没有注意到,一屁股坐在摩托上,痛得哇哇直叫,车没开多久就翻了。看到这儿,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嘎子还在鬼子司令部左跑右拐,一会儿爬到树上,一会钻在车底下,探出了白洋淀的内奸,搞的鬼子司令部鸡犬不宁。他真勇敢!
当看到八路军被鬼子抓到,严刑拷打,逼供机密时,我的心紧紧地揪在了一起。鬼子用尽各种办法,想让八路知难而退,但全失败了。八路军宁死不屈,最后被凶残的鬼子残忍地杀害了。看到这儿,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现在美好的新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小嘎子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7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