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及感受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及感受有哪些你知道吗?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一起来看看《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及感受,欢迎查阅!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及感受1
从小,我就是一匹无拘无束的小马,喜欢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奔跑。从家门口的小小广场,到南师河海操场,到处都留下过我奔跑的足迹,因此得名“风一般的女子”。每当奔跑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是在乘风飞翔。看到我这么爱跑,妈妈便请老师带我进行专业训练—田径。
别看我的田径老师说话温柔可亲,训练课上对我可毫不手软。开始上课前,先围着操场跑个五圈是训练前的“开胃小菜”,另外还要高抬腿、半高抬腿各50米做五组,收腹跳变速跑计速还计时,双飞双起腿后蹬跑一样都少不了。每次训练我都汗流浃背、浑身抽筋,肌肉疼好几天。
我决定要跟妈妈摊牌了:我不想学了!“妈妈,我不想学田径了!”我认真地对妈妈说。“这样吧。”妈妈淡淡地说:“今天我给你看个视频。”
晚上,妈妈果真陪我一起看了一个视频。视频里是这么说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申报了近30个参赛项目,派出了69人的代表团,但是只有1人进了复赛,最后全军覆没。因此在回国途径新加坡时,被当地报刊讥讽为“东亚病夫”。
看完这个视频,我的肺都要气炸了。在气愤之余回头一想,假期的时候我和远在国外的COCO姐姐聊天,她说她的假期每天都被各种运动排满了,早上起床先去游泳,下午还要进行网球比赛,为了能挤出时间去参加游泳训练,她早晨六点多就要起床,七点到达游泳馆,并且她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非常热爱体育。相比之下,我一周练两次田径就觉得苦不堪言了,更不要谈热爱!于是,我和妈妈说:“妈妈,我再试试吧。”
新的一次田径课很快到了,六月的南京天气真热啊,下午的操场像个蒸笼一样,我不由得想打退堂鼓了。“老规矩,五圈跑起来。”田径老师发出了指令。我慢悠悠地走上跑道跑起来。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啊,这跑道显得特别的长。我感觉汗顺着脖子流到胸口,连风都是热的,真想停下来去树荫下乘凉休息啊!这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像放电影一样,一会儿闪现出视频里“东亚病夫”几个刺眼的大字,一会儿闪现出COCO姐姐和外国小朋友们在运动场上奋起直追的样子。“跑起来!”我对自己说:“不能认输!”
我的脚步似乎听到召唤,慢慢地变得轻快起来,我好像又找到了那种乘风飞翔的感觉,连风变得清凉起来了,五圈跑完,回头看看跑道,跑道也没有变长。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句名言,就是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想说:少年不是东亚病夫则国不是东亚病夫!我们是祖国的一份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重视体育,加强锻炼,那么我们的民族就会越来越强壮!现在,我将会从自己做起,风一样的女子,继续奔跑吧!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及感受2
我爱我的祖国,爱祖国的文化丰富有趣;我欣赏我的祖国,欣赏祖国曾经经历了多少沧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敬佩我的祖国,热爱它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喜欢我的祖国,喜欢祖国的锦绣河山使人心旷神怡……
我爱我的祖国,清新的空气告诉我这里没有硝烟;人们的笑脸告诉我这里是和平年代;雄伟的长城告诉我这里的中国人已经挺起了胸膛……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还记得2008年5月12号14时28分的那一声巨响是多么的突然,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那时的我们都在默默地祈祷那些经历过大灾大难的汶川同胞们能够坚强地渡过难关。每个中国人都自发为汶川同胞们献着爱心。5块、10块、50块、100块……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幕一幕感人的场面,让我们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为我们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我爱我的祖国。还记得2000年8月8日在中国北京鸟巢举行的北京奥运会,那时我们看到了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中国的运动健儿夺得一枚又一枚的奖牌,那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从此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我爱我的祖国,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的世博会展馆里,各国都把具有代表性的展品向游客们展示。游客们看了都啧啧称好,个个流连忘返。参观完以后,他们都说:“上海真是太美丽了,你们的世博会办得非常成功,我们回去以后要告诉更多的朋友,让他们也来上海参观。”
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啊。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美好的明天。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让祖国明天更美好。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及感受3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争艳的季节。在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我们又迎来了五四青年节。这是我们青年人的节日。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如今,“五四”运动已作为光辉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然而,“五四运动”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伟大的“五四运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精神,需要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可是要弘扬“五四”精神,就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还是在拼搏中进步?在学校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同学经常迟到、甚至旷课;有的同学穿拖鞋,有的同学偷偷地躲在学校的某一个角落吸烟,有的同学带起了耳环染起了发;还有的同学一到上课就睡觉……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严重地危害到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影响到学校的形象,是一种严重破坏校风校纪的行为。
这些不良习惯为什么会产生呢?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在生活方面完全没有自觉性,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随心所欲;也有的是因为有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纪律太严,完全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也有同学认为那是酷的表现……,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不良习惯都是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的表现。我们在学校里,只有在校风校纪的约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学业,如果养成了我行我素的恶习,今后走向社会,是很难立足的。如果这些不良习惯不及时改正,就会误入歧途,小错就会酿成大错。
我们每个人在这里求学,都有一个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个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沃土的话,我们要在这里把我们的耕作变成果实,实现我们的追求;如果说学校是一支拐杖的话,我们要拄着这支拐杖攀登高峰,实现我们的志向;如果说学校是一只展翅飞翔巨鸟的话,那她会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要学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学的人,一个守纪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一个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