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的观后感300字(2)
在影片的开始也简短的介绍了“百团大战”的原由。首先出现的是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场景。张自忠(1891-1940),中国国民党上将军衔,陆军中将,民族英雄。当我看到这一场景时一种悲痛尊敬的情感涌上心来。为赶走日本侵略者,有多少中华儿女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全片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攻战娘子关车站的时候,因为装甲列车的原故使一批又一批的战士倒下。为此曾在黄埔军校学习过的姚尚武提出用火车将装甲列车撞毁。但因为两辆车不在一条轨道上,所以就必须要有人冲上去使两车处于同一铁轨上。我特别敬佩那些冲上去扳道岔的士兵,明明知道在密集的炮火中冲上去一定会死,但仍义无反顾的冲上去,当后面的士兵继续冲上去时要越过前面战友的尸体,一批倒下一批又冲上。正是有了这种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才有了抗战的胜利,最后时刻一营长冲了上去,他拦住了团长,这种把死亡留给自己却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人是多么伟大!电影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将道岔缓缓移动的镜头拍得特别慢。尽管日军的子弹一发一发地穿透了一营长的胸膛,但他的手始终没有松开,直到亲眼看到火车从他面前开过,才倒下。当镜头再次转向这里时,不大的道岔台上堆满了尸体,有穿灰蓝的,也有土黄的,欲颓之夕日照向这里,一营长的手还是紧紧握住道岔,人牺牲了,但他仍在战斗。
整部影片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人在旗在,人不在旗也要在。战旗是整个部队的风向标,以前常听人说:人倒了,旗不能倒。也体现出旗帜的重要。
百团在战前后历时三个半月,八路军与日军共发生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3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缴获各种炮53门,枪5800余支,破坏铁路470千米,公路1500千米,破坏桥梁和隧道260多处,拔除日伪据点2993个。有力的打击日军嚣张气焰。
面对日军残酷的“三光”政策和疯狂的侵略战争,我国涌现出一批像彭德怀、左权、张自忠等优秀将领,更多的还是无名英雄,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如今的长城。勿忘过去,牢记历史。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在-广场举行,向世人召告,来自革命先烈生前的威武之师,巩固着如今的长城;是祖国和人民的坚强后盾。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增强本领,接过先烈们的“旗帜”,担负建设祖国的重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482510百团大战的观后感300字5
今天,我和同学去看电影《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在无数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中,“百团大战”更为耀眼,它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永永远远地镶嵌在祖国母亲的心坎上,成为祖国母亲永远的记忆。“百团大战”它历时五个多月,粉碎了日军所谓的“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并击毙,击伤,俘虏了日伪军共达46480人,还缴获了各种抢5942挺。各种炮50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煤矿5个,仓库11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数字要,“百团大战”怎能不耀眼呢?
看了《百团大战》后,我被中华民族所震撼了,有谁会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一定要牢记先烈们的英魂,向先烈们学习,现在我们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只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无需承受着战火的硝烟,只需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历史,已成为过去,再也不能挽回。而现在我们就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就是初开的鲜花,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我们何不抓住这美好的时光,用激情去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的汗水来浇灌成功之花。
百团大战个人感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