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书 > 建议书 >

鼓励读书的建议书(2)

浩然分享

上小学以后,我开始看些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一旦看到精彩的文章,我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看,绝不会囫囵吞枣,看到滑稽的地方,我还会突然笑出声来,引得周围的人也莫名其妙地发笑。我还如饥似渴地阅读自己订阅的杂志《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阅读前线》等,我随时把这些书带在身边,课间时,我会见缝插针地拿出来阅读,跟同学交流和分享书上的内容,由此我获得了更多的友谊。双休日,我还到图书馆看书,借书。读书让我的生活过得幸福而充实。

读书使我的知识更丰富,了解的内容更广阔。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提问: 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_________。 别的同学都没有反应,唯独我说 久不开 ,赢得了 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这完全归功于我平时的课外阅读。

读书能让我们了解历史,与古人对话;读书能让我们丰富知识,足不出户了解世界;读书能让我们掌握科技知识,畅想未来!

鼓励读书的建议书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在明亮的图书馆内学习时,当你纵情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时,你是否感受到图书馆资源的丰富、设施的便捷呢?是否感受到了图书馆环境的整洁、温馨呢?这么好的环境,是跟全体读者和馆员老师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

“图书馆是天堂的模样!”这是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名言。作为读者,当你享有在图书馆学习和借阅的权利,同时也有爱护图书刊物、维护良好环境的义务。为使我们的阅读环境更加美好,同时配合学校首届“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月”活动,用基础文明共创优美环境,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注意形象”。着装整洁,仪容端庄,举止文明,不穿拖鞋、背心,不过度暴露衣着或赤膊入馆。

2.“爱护书籍”。做到阅读时轻拿轻翻,不随意标注,不撕毁书刊,不在图书上乱涂乱画。

3.“正确取阅”。图书馆里每本书都有自己唯一确定的位置,请使用代书板,确保图书看完后正确归位,以方便其他读者借阅。

4.“文明阅览”。做到不抢座、不占座,提高座位利用率,中途离座时自觉摆放“温馨提醒”,与其他读者礼貌交流。

5.“保持安静”。走路时尽量轻声,请将手机调成振动或者静音,不在室内接打电话,不在馆内大声喧哗,不在馆内走廊朗读,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6。“爱护环境”。不踢踩墙面,不随地吐痰,不在馆内吃零食,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搬动桌椅,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爱护图书馆的公共设施。

7.“维护阅读安全”。不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馆内,不在馆内吸烟,安全使用电子设备。相互关照,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时也关爱其他同学。

8.“尊重馆员老师”。读者与馆员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监督,提高主人翁意识。

图书馆作为我们美丽校园的文化地标,是知识的殿堂,是神圣的地方,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规范自己的阅读行为,做一个文明读者,共同营造文明和谐、书香浓郁的阅览环境!

鼓励读书的建议书篇6

青年教师们:

21世纪的晨钟已响过多时,我们正身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正深刻地改变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社会本身。随着发展的深入,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随之出现。可以说,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化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场学习的革命中,我们青年教师理应走在全社会的前面,成为最优秀的学习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话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要想让生命活出意义,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但是工作与读书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学生工作……稍一松懈,就挤掉了读书时间。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如果因为我们忙,一个月、几个月不读书,甚至一年都不读一本书,整天浑浑噩噩,我们能担负起促使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重担吗?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是人生忠告。试想,我们很多教师开始工作时,应当说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五年十年以后,业务上就拉开了距离。落后教师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业余时间没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如果不注意读书“充电”,与他人的差距一年两年可能不明显,但是三年五年以后,业务上就有高下之分了,人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所谓让读书成为习惯,就是让读书成为业余生活中的习惯。应当说,我们不缺少读书学习的愿望,不缺少当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但我们缺少的是实现愿望和理想的毅力与韧性。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我十九岁就教蒙馆,差不多教了四十年书。日中间总是替学生做事;自己读书,要到晚上__点钟以后,每日只读两三点钟的书……晚上睡醒了天没明的时候,就读书。”

如果我们像徐老那样有明确的“读书”意识,自觉地“挤”时间读书学习,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坚持数年,必有成效。基于此,学校教导处向全校青年教师发出如下倡议:

1、明确读书的人生意义,少应酬、多读书,保证每天的读书时间,每学期的购书经费。

2、保持敏锐的双眼和勤思的大脑,关心国家大事和学校发展,养成天天读报的好习惯。

3、精选能博闻广识、熏陶感染的经典好书,每月细读细品一本,做好摘要,写出读书笔记,力争读懂读活,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①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优美散文,丰富我们的文学修养;

②读国内国外的教育教学理论著述,提高我们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

③读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教学案例、自我反思,提高我们教育教学的能力;

④读现代教育技术的有关书籍,充实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力量。

4、学以致用。将教育理论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学习作为一个重点,直面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校本研究,争当教育教学改革的尖兵。

读书虽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能增加生命的厚度!

读书能够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宁静;读书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提高品味;读书能够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富有智慧;读书能够使我们的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走进书的世界吧!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21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