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考试 > 教师 >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2)

美婷分享

5、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灵魂去触动另一个灵魂”,教会学生(),可以让人如此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我神向往之,故,立志以行践之。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一、(宏观)影响因素/依据/原因:1社会背景:__X的制定/形成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影响。比如,__X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__的对象主要是受教育者,因而,必须受到__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即要考虑__的心理和身体特征,比如感知处于交替水平。

3、__的制定者持有什么样的理想/三观等,也是影响__的重要因素。

4、__受国内外教育、教育心理学理论学说的影响。

二、(中观)主体分析法1、学校规章/管理2、教师3、学生主观4、家长态度观念5、社会风气、规范6、政府、教育局

三、途径模板(做__的方法):1开展学科教学2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3开展小组和集体4进行个别教育,因材施教5教师树立榜样6提供潜移默化的环境

四、基本要求:1明确的目的、计划2健全的工作管理系统3专业的教师队伍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5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系统6准备充足,保证活动的丰富性、吸引力

材料分析

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是指引导学生感知事物。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充分掌握(2)循序渐进性原则。是指按照学生的认识和学科顺序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由浅入深,促进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3)启发性原则。该原则是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学要具有教育性。材料中,在授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正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该原则是指学习基础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做到了学懂会用、学以致用(6)巩固性原则。该原则是指在引导学生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和知识之间的迁移转化(7)因材施教原则。该原则是指从学生差异出发进行个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8)量力性原则。该原则是指要在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进行教学。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又鼓励学生经过努力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并且合理恰当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促进学生又好又快的发展。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

(2)谈话法。教师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讲授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4)读书指导法。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5)演示法/直观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

(6)练习法/实验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德育原则

(1)疏导性原则。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坚持表扬激励为主,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2)知行统一原则。要把学生的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言行一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原则。要把对学生的爱与要求相结合。有利于树立教师威信,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要各方面教育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促进学生发展。发挥教育整体效能,保障学生品德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从学生差异出发进行个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指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通过个别教育促进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个体的发展。

(7)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指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长善救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并且合理恰当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促进学生又好又快的发展。

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坚持正面理论教育,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

(3)陶冶教育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

(4)实际锻炼法。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使其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的行为习惯。

(5)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发展。

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班级突发性事件处理原则:1教育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2客观性原则:教师应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真想,公平公正的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偏心。3冷处理原则: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应冷静地观察一段时间,等把问题来龙去脉你弄清再去处理。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2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