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酷吧 > 短美文 > 句子 > 励志句子 >

物理实验课观后感,急求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感悟 300字

admin分享

物理实验课观后感目录

20篇物理视频观后感100字

急求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感悟 300字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字)

20篇物理视频观后感100字

在这次的演示实验课中,

我见到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

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感受

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

踏进实验室的大门,

宽敞明亮的实验室,

排列整齐的实验设备,

让从小对实验感兴趣的

我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

老师讲课声情并茂,并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实验室,演示了很多实验,还请了同学协助,

过程有趣极了。

进入教室,

首先吸引我的就是那闪闪发光的球体。

用指尖触及玻璃球外壳,

便见辉光在

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

十分漂亮,十分奇特。

经过老师的介绍才知道它叫做辉光球。

有趣的是鱼洗,

鱼洗奇妙的地方是,

用手缓慢有节奏地摩擦盆边两耳,

盆会像受击撞一

样振动起来,盆内水波荡漾。

摩擦得法,可喷出水柱。

当两手搓双耳时,产生两个振源,振

波在水中传播,互相干涉,使能量叠加起来,所以这些能量较大的水点,会跳出水面。

急求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感悟 300字

经过亲自动手实验,我发现了电的奥秘,感谢老师给了我们这些机会让我们能提高认识并实验自然的能力。

电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电学的实验注定要有更严谨的态度。

其实人生就如同回路,总是忙忙碌碌又回到起点,循环往复,永不停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验,奥斯特也不会发现电流的磁现象,只有珍惜并认真的完成每一次实验,才是不辜负老师的所托,收获成长的过程。

实验同时也是要一丝不苟的,任何一个小部件虽然看上去不伤大雅,却往往对整个实验起着主宰的作用,拿开关来说,如果没有这个,虽然看起来灯泡照亮,但是却不能规避万一的危险;又如导线,不仔细选择外套裹的好的导线,也许电压一大,就可能受伤。

实验同时又是很有趣的,在实验中我们知道了,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往成功的彼岸,(并联串联都可以是灯泡发亮),但是如何去选择一条更完美的路才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适当的舍去方是智慧的体现。

感悟良多,叹不能一一阐述详尽,希望还能再有机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探索奥妙无穷的自然!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字)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300字

今天,我们在教室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给我们上了一节生成有趣的物理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液桥演示实验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油分离实验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太空抛物实验演示天地之间抛物区别。

“天宫课堂”让科学更容易走进人心,也让科普课被重新定义,展现了中国科技的自信,让科普之花绽放,不仅点亮了青少年航天梦想,也让“中国故事”在太空宣讲,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400字

“天宫课堂”第二课3月23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众所周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我国航天人不畏艰辛,勇于攀登、奋发图强,他们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的队伍,由此形成了“航天精神”。

要想把航天精神传承下去,必须靠广大青少年接好班,因此,“天宫课堂”正是青少年航天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展现航天精神的好平台。

“天宫课堂”通过三位航天员惟妙惟肖的讲解,更能使青少年近距离深入了解航天知识,直观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奥妙之处。

观看完“天宫课堂”第二课,我受益匪浅,不仅认识到了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对学习科学的热情也更加强烈了。

“天宫课堂”使我从小树立起了崇高理想,在我心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了我无尽的探索欲望!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500字

2022年3月23日15:40,“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

“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

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

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

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

3月23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中国航天“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宇航员再次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有趣的一课。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

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

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他们讲得精彩、讲得成功,备受欢迎。

而继第一堂课后,“天宫课堂”第二课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例如,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

“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

而“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

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

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30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