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飞侠观后感,《铁道飞虎》的观后感
铁道飞侠观后感目录
铁道飞虎观后感300字
铁道飞虎观后感300字作文【1】 电影《铁道飞虎》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枣庄的一群小人物,逮到机会组团打劫日本军列,直到有一天,他们误打误中救了受伤的八路军,接受了他的临终嘱托。
不同于以往红色影片高大全的标签,《铁道飞虎》描写的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性格各异,但都有爱国之心,这使得整部电影人物个性鲜明。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李镇:每个人都有他们在角色上的任务,比如说王凯,他可能主要负责耍酷,他的这个神枪,还有他的一些马上戏,都非常的帅,那么黄子韬本人是学过武术的,所以他在动作戏里面,在这部电影里面也是表现很出色的。
像王大陆这个演员,他的喜剧感是很特别的,他的表演和这个场面之间的不协调来产生一个瞬间的喜感。
《硬汉》系列、《大兵小将》、《警察故事2013》,细数丁晟导演以往作品,可以称他为名副其实的硬汉导演。
动作戏追求真实,对细节的把控也相当专注。
《铁道飞虎》从场面、动作到造型、台词,都能看到导演丁晟让经典焕发活力的用心。
导演丁晟的最大特点,就是力求真实感。
为了突显火车的撞击力,主创用一比四的原建材搭建火车和大桥模型,真撞真炸拍摄而成,在特效泛滥的今天尤为可贵。
除了是一部红色影片,《铁道飞虎》也是一部标准的成龙式动作电影。
在行驶中火车上拍打戏,难度不言而喻。
影片追求真实基础上加入跑酷等动作元素,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铁道飞虎观后感300字作文【2】 影片《铁道飞虎》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背景,讲述了一支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铁道飞虎队的民间抗日游击队与日军在中国大陆最重要的战略交通线之一——津浦铁路上大批装备精良的日本正规军周旋较量的故事。
这支游击队主要由枣庄火车站的几名铁路工人组成,成龙饰演的火车站的搬运工工头马原是队长,带领黄子韬饰演的爱玩剪刀的业余裁缝大海、王凯饰演的性格高冷的面馆老板兼神枪手范川、王大陆饰演的“唯一正规军”兼碰瓷伤兵大国等一群看似普通的年轻人一起与日本正规军斗志斗勇,“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这群“铁道飞虎”们,虽然战斗力不是那么高,但秘密潜入、背后偷袭、装傻充愣之类的`江湖功夫还是很娴熟的,总能有惊无险打昏几个日本鬼子,留下画风清奇的涂鸦纹身,并把抢来的物资藏进山洞,他们相互合作,共同进退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躲过了日军的追击。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他们并不懂这样的大道理,但直到有一天,他们误打误撞救了个受伤的八路军,又误打误撞接受了他的临终嘱托,要去炸掉一座日军把守的大桥。
或许是为了信守承诺,又或许其实他们早想干点大事却没有勇气而这个伤兵恰巧出现,于是他们恰巧承诺伤兵炸掉大桥,最终开始勇敢抗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字“干”,让一群普通民工因各种原因一起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扒火车、开大炮,谁说小人物干不了大事情,现在我们就干给你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部影片中成龙大哥将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携王凯、黄子韬、王大陆三大男神群体作战,共同抗击敌人。
但成龙大哥风格依旧不变,在枪林弹雨的激情场景里继续穿插幽默搞笑的段子,飞虎队队员拌嘴互黑,嘴炮不断,成龙嫌黄子韬话多让他“少说话”,王凯嫌弃成龙黄子韬“不正规”,黄子韬反呛王凯“太怂”,几个人唇枪舌剑,嘴炮不停,十分搞笑。
铁道飞虎观后感300字作文【3】 我是飞奔着欢呼入场的,后面有一家子牵着小孩,嘻嘻哈哈大笑,胖友拉也拉不住我,我什么也听不到。
几步蹦到座位,坐下来的时候身上已经出了好一身汗。
第一天排片特满,30-40分钟的间隔,我6点下班,买的7点10分场次。
进场的时候入座率还不到10分之一,广告一开始,观众涌进来,很多带着小孩的一家子,很快就坐满了。
先说整体观影感受。
电影开始就很欢乐,很经典的动作喜剧片,过程流畅衔接自然,笑点花样多且密,一是动作笑点,成式招牌动作搞乌龙,包括鬼子破门搜八路一字马,以及偷炸药包的哑剧,全凭动作加表情包袱,二是对白笑点,飞虎队的互怼日常太日常了,没有刻意没有浮夸的笑料,这里要夸黄子韬同学,很本色的演出,热血冲动小青年,唱歌起高调那段很可爱。
影片定位为贺年喜剧片,确实再合适不过了,没有雷人桥段,有小人物的励志、保家卫国的情怀,具有教育意义,却不用戳人泪点的方式,弱化心灵鸡汤,让大家在一片欢笑中去体会影片传递的意义,快乐也是正能量哇!
《铁道飞虎》的观后感
导语:铁道飞虎讲述了一支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铁道飞虎队的民间抗日游击队与日军在中国大陆最重要的战略交通线的日本正规军周旋较量的故事。
我为大家整理的《铁道飞虎》的观后感,欢迎大家来查阅。
《铁道飞虎》的观后感1 暑假期间,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红色经典著作--《铁道飞虎》。
故事发生在山东省枣庄市的煤矿附近,为了对抗残暴的日本鬼子,中国共产党员王强和刘洪竖起了一只队伍--铁道游击队,老百姓又称他们为“飞虎队”。
飞虎队由李正担任,与敌人展开了机智英勇的较量与周旋,在铁路上截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和武器,为我方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非常佩服李正,因为他坚持原则,面对困难沉着冷静,做思想工作很有一套,打仗也非常勇敢机智。
在他的带领下,队伍逐渐壮大,打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胜仗!
我觉得,在学习上也要向他们那样,遇到困难要沉着冷静,不怕吃苦,才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牢记这段耻辱的历史。
现在虽然两国已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两国人民渐渐结下了一些友谊,但是这些血泪史我们决不能忘记!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所以不论大小,我们都需要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让她成为世界强国。
《铁道飞虎》的观后感2 我和妈妈看了一部电影——《铁道飞虎》。
我发现,电影的有些地方和读绘本,写作文是一样的。
一部电影也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而且首尾照应。
在这部电影中,开头是一个小男孩看见了一个在火车火炉盖上的飞虎,就这样,故事开始了,结尾是一个老师叫小男孩子,告诉他故事讲完了。
这里的开头和结尾是相互照应的,中间的部分就是讲飞虎队的故事。
在故事里,飞虎队把一座运输线的大桥炸了。
这座桥本不应该炸,可它被日本侵略者用来运输军需物资,去伤害中国人,它就变成了不安好心的人可利用的工具。
在绘本《板桥三娘子》中,三娘子的法术就是她的工具,她用这个工具来图财害命。
工具用在什么样的人手里很重要,用在坏人手里就会跟着变坏了。
我喜欢这样看电影,读绘本。
《铁道飞虎》的观后感3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电影,但有一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就是《铁道飞虎》。
这部电影中记叙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铁路上活跃着的一支游击队,他们专门破坏日军铁路运输,极大的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很好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
有时在日寇与国反动派的两面夹击下,他们靠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勇于拼搏的精神,多次成功的挫败了敌人的进攻。
最终,他们消灭了鲁南地区上的鬼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
”每当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响起来时,代表着铁道游击队又一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他们用歌声表达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也表达出他们这种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我在这部电影中,感受到了人们在危险的处境中,仍有着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毅力。
并靠着这精神和毅力,征服了困难与挫折。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这另人敬佩的精神和毅力,争取能够努力学习,取得理想的成绩。
他们是靠自己的生命保卫了我们的祖国,为我们民族能够生存并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们不能辜负他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富强,也做出自己的贡献!
《铁道飞虎》的`观后感4 我昨天晚上看了一部电影,他的名字叫铁道飞虎。
他讲了这一件事:该片讲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穿过山东境内的津浦铁路成为日军在中国大陆最重要的战略交通线之一。
在津浦铁路枣庄段周边,活跃着一支民间抗日游击队,这支游击队主要由枣庄火车站的几名铁路工人组成,队长叫马原(成龙饰),是火车站的搬运工工头。
他们白天在日本人占领并管理的火车站干活,晚上出来秘密活动,利用对铁路线的熟悉以及扒火车、开火车的特殊技能,以一支小小的游击队跟大批装备精良的日本正规军周旋较量,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当地老百姓给这支队伍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头,叫铁道飞虎队。
我最喜欢铁道飞虎的队长马原。
他的妻子是被日本人给打死了,他这个人是从来没有干过一件大事的,他要让他的妻子看看干出一件大事了。
最后他率领几个兄弟,打死了好多日本人。
他们当时是要炸桥了,就是因为日本人太多,把他们的兄弟都给打伤了,马原被那个日本军官,给,打造了最后一口气最后他们的兄弟躺着拿出了一支枪去打那个军官,马原看那个军官去打他们兄弟就凭这个机会,直接跳到了另外一节车厢把火药都给缠到了墙上,马原当时就说我们成功了桥炸了,当时八路军已经赶来打死了好多的日本人最后他们任务终于完成了。
在我们中国打仗的时候有一些人就是为国争光不怕死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中国的明天,我向你们这些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