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间规划的注意事项(2)
同学们在整个考研过程中,要有一个计划本和任务本,把计划细化,细化到每天、每小时要做什么,每完成一项就划掉,这样一方面是督促自己把握进程,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成就感,每次看到满本的划掉项,就会更有动力去学习。希望大家都能克服惰性,好好备考,实现自己的梦想。
考研一定要知道的禁忌
一:准备不足
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一般情况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甚至在9月份也来得及。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否则,到时候你也会后悔的!
二:没有计划
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保证。把考研时间划分成不同阶段,针对各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地安排任务,根据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单科复习相配套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兼顾,有的放矢的计划。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制定了计划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就要在必要的灵活变通的情况下坚决执行,不要很随意的一变再变。
三:贪得无厌
考研时的复习资料很多,而且值得参考的也很多,不过,没有一个人可能把所有的资料都看完,更何况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就要有选择的来看。买过多的参考书,不但浪费钱,而且还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如果书的质量不高的话,做了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做题思路,绝对百害而无一利。
一般说来,前期每科固定一两本书就可以了,比如说英语用朱泰淇的,数学看陈文灯的,政治用任汝芬的,不能贪多,俗话说的好“贪多嚼不烂”,还浪费“粮食”!后期各科选择一本习题集加上真题来做就OK了。
市场急需的四类法律人才
第一类:熟悉涉外法律方面的人才。擅长民法、商法、经济法的人才可以考虑这些发展的方向:WTO法律人才、涉外律师。据司法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WTO法律人才相当缺乏。在全国十几万名律师中,能办涉外事务的不过2000多人,能够熟练用外语参与谈判、签订合同的律师仅有二三百人,而且有一大半都集中在北京等大城市。
第二类:擅长房地产方面法律的人才。这些人才除了要熟知关于房地产的法律法规,最好还要了解关于房地产方面的技术知识。像房地产按揭工作等。
第三类:侧重金融方面的人才。包括保险、投资、国有资产、期货、证券等方面的律师、代理人,这些人不但要通晓一般法律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对各专业法律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公司法、税法、收购与兼并、资产重组、银行、证券等方面的法律。最好还有政府颁发的代理人资格、国有资产产权界定资格、证券律师资格等专业资格。这些具有专业特长的律师能确保向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针对性强、质量高、富有效率的专家服务,同时也降低了客户为获取法律服务所支付的费用。
第四类:熟悉知识产权法的律师。除了掌握有关知识产权法的基础理论外,还要关注国际上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知识产权近年来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有新发展,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完善,所以必须跟得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