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准备资料(2)
基础复习阶段(二):这个阶段与第一阶段可以穿插进行。就我而言,我自己是从9月底开始第二阶段的。这个阶段主要是利用辅导班的机会,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第二遍“扫荡”。由于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辅导班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因此基本上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课后,结合课堂笔记和《复习指南》,再次巩固。我觉得这两个过程的交替进行,对大部分基础知识都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真题体验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体验真题的难度和解题思路。我在这个阶段只用了不过1周的时间,原因是大多数真题(尤其是大题)在《复习指南》中已经见过,因此没有太大必要“真刀真枪”过一遍。对此,我主要是看看大题,对着时间做做小题,感受一下。当时的体会和判断是,真题事实上并不难,只要细心、注意速度即可获得高分。
我在以上三个阶段的复习完成后(大概是11月中旬),出现一个麻烦的问题,我相信大家也会遇到。这就是:书上的东西大多能够理解,但东西太多,容易忘,做题时不易写出来;同时,我也感觉那本厚书,看了前面的后面的忘了,看了后面的前面的又忘了。
针对此种情况,我感觉唯有加强训练才能解决,于是进入了套题模拟阶段。这个阶段中,每做一套模拟题,就可以把全部章节的重要内容复习一遍,尽管不能覆盖每个知识点,但可以随机地复习到那些重要一点的知识。我觉得这样比一遍一遍地看厚书,一二个月轮回一遍好得多。
套题模拟阶段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模拟考场:必须定时(3h/套),真刀真枪地模拟考场上的情况。不做套题你或许不能理解,脑袋高强度地运转3个小时,还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必须在到点时停止答题,然后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给自己压力。
3)善用答案:每套模拟题完成后,安排足够的时间对照答案,并进行全面、系统、详细的总结,这个时间通常会超过做题的时间,也就是超过3h。我曾经说过,总结的过程,事实上就是知识在你大脑中有序地存储的过程。切忌草草看一遍答案,说声“原来如此”就结束了。
4)注意反思:每做几套,也需要回头总结一下,自己在哪些知识点,哪些章节,哪种类型的题目中容易出问题,分析原因,制订对策。必要时,可以借助辅助资料进行专题训练,予以突破。
考研高等数学复习要点
第一,考题“三基”为主,复习大纲先行。
数学作为一门经典的基础课程,历年命题者都会注重对基础内容的考查,今年也不例外,其中,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方法的考题能占了七成左右。建议同学们在复习的初期,要结合考试大纲和教材,根据自己所考的卷种,认认真真的把大纲中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看懂,吃透。相关的考试大纲如果手头没有的话,建议去看我们海文的基础教程,都是严格按照大纲知识点编写的,清晰明了。
第二,考点覆盖面广,复习注意细节,多思考。
对于数一、二、三不同卷种,高数这门学科的区分度是最高的。不同卷种更注重了对单独要求知识的考查,如今年数三不仅考到了常规的经济应用,而且继去年之后又考到了差分方程,数二也考到了较少涉及的曲率知识,所以同学们在备考初期一定要注重全面性。另外在高数的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能只看不练,要多动手,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要勤于思考,注意总结做题方法与技巧,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第三,重点知识反复出现,复习时应对重点题型深刻理解,举一反三。
从今年的真题来看,历年重点题型仍然在延续,核心考点和难点基本不变,常规题型的比重还是非常大,以今年数二考题为例,大题中考查到的二重积分、不等式证明根、构造微分方程并求解、条件极值等这些题型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对往年重点题型进行着重训练,不仅是要了解该题如何做,更要对其考察的基本知识点和相应变形形式都要做到全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