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的复习规划
在考研各科目中,很多考生认为数学科目难度比较大,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准备,具体怎么规划、如何提高所需能力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考研数学复习规划,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考研数学的复习规划
3月~ 6月 夯实基础
目标:
梳理出学科的理论框架,全面掌握考研数学所要求的基础考点,训练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为强化提高做好知识上和方法上的准备
7月~ 9月 学习解题思路
全面梳理学科知识体系,系统总结考研数学的基本题型及其解题思路,配合大量的强化练习
10月~ 11月 强化练习 锻炼解题能力
掌握重难点,总结各个学科的核心考点,从知识体系和解题思路两个层面予以加强,具体复习目标如下:
1、结合考研真题理解和把握考研数学的“三基”;
2、能够对考研数学的命题方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练掌握中等难度考研试题的求解;
3、通过对真题的训练让考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查漏补缺。
12月 模考点睛 提高应试能力
目标:
梳理学科知识体系,重点考点及题型预测,准确把握考研新动向、高效备考 考前模拟,实战演练,调整考生考试状态、保证考生最大限度发挥已有的知识水平。
考研数学备考攻略
教材很重要
教材是基础,但是没有好好研究教材就去做各种练习题,就如同没有学会走就想学跑一样,基础不牢,结果必然不会太好。所以,教材真的很重要,这里并不是说把教材的所有知识点背熟、书上的例题练习题都做一遍就完事,而是要真正理解教材里提到的知识点、基本的定义定理,光靠背诵和做题是没用的,举一反三是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真题很重要
所有考过的学长学姐都会向后辈反复强调真题的重要性,因为真题真的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要加感叹号!!!下面就简要说说如何利用真题,每个人使用真题都有自己的方法,本文的方法也只是参考。
1、不要认为真题得放到最后做,真题的利用价值堪比黄金,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才算赚到了。基本上从强化复习开始,真题就要开始做起来了。
2、不要以为真题做了一遍答案都记住了,第二遍、第三遍再做真题时就没有效果了。第一遍做的时候是检测自己到底有哪些知识点没有记住以及自己和考试的差距到底有多少。做完真题要认真分析,为什么没有做对,是理解问题还是计算问题,是定义定理的概念模糊了还是根本就没有明白要考的知识点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考生去认真分析。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利用好了真题。
3、第二遍以及之后做真题时,你会发现你很有可能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两次甚至更多同样的错误,这个时候考生需要高度警惕,这绝对就是你复习时没有注意到的“漏洞”或者是你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必须想办法(找老师或者找高手同学)解决掉,不然考试碰到此类问题你还是会失分。
4、做真题的次数多了,还可能发现一些平时容易忽略的小失误,比如第一次做对了,第二次却做错了,这些小失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你的知识点其实是没有完全掌握的。
5、做真题的最高境界不是全都做对了,而且把每道题都吃透了,考的是什么知识点,,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解法有什么陷阱甚至连出题人的心理都能摸索的清清楚楚。
教材与真题的大致复习思路
这一点其实是见仁见智的。有些考生习惯先把教材通读甚至精读了有了很好的基础再去做真题,这种方法很稳打稳扎,但是要注意时间,真题从强化阶段就要开始准备了。也有考生在复习之前就做一套真题,通过裸考检验自己的真实水平,再有的放矢的进行教材复习,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考研数学该怎么复习最有效
数学的重要性
在我眼里,考研的四个科目中,我认为数学和外语是最重要的。当然,其它两科也重要,但复习难度要小一些,一般考研失败都在于前两科。其中,英语充当着考研门票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是否能够上研究生;数学充当着学费(假设还有公费生的话)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总分,进而决定你上公费还是自费。为什么这么说呢?英语单科被挂的比例较高,但对总分影响较小。试想,别人英语成绩比你高出20分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数学不同,单科要求并不高,比如我考研时,我们学校是75,但我考了141,相比之下,就数学一科,我就可以在拉下刚上线的人60多分。还有一点,数学考试具有不稳定性,发挥不好可能少考几十分(比如遇到一道大题时脑袋短路了),因此更要求我们在数学复习中多下功夫,才能在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复习资料
主要资料包括:陈文灯《考研数学复习指南》、陈文灯《考研数学模拟考场15套》、李永乐《考研数学400题》。
辅助资料包括:相关教材(高数、线代、概率与统计)、陈文灯《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李永乐《历年考研数学真题解析》等等。
其中,主要复习资料是指需要一字不漏过一遍(或以上)的,辅助资料用于查阅部分概念、专题解题思路等等。这些资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我将在后面的“复习过程”中介绍。
辅导班
我只上了一个本校的辅导班,112学时,主要是基础知识讲解。感觉收获较大。
建议研友们在复习之初,自己已经看过一遍书之后再听课(至少自己看书的进度领先于老师讲课进度),这样效果会好一些,可以确保自己在课堂上能听懂,避免成为抄笔记的机器。
至于是否上其它辅导班,比如一些名家的辅导班,我个人觉得不太必要,不过需要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复习过程
预热阶段:在暑假及其以前,有空有兴趣时看看书,目的在于预热,不在乎看进去多少。但事实上,多多少少也能看进去一些。这段时间不必对自己要求太高,因为还有不少时间。同时,我个人觉得,太早进入高强度复习状态,容易造成后期的疲劳和厌倦,影响复习应考的激情和精力。
基础复习阶段(一):这个阶段我是从9月1日进入的。这时已经进入了高强度的复习阶段。这段时间我主要看陈文灯的《复习指南》。这是一本400余页的厚书。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博大精深”,不但总结了大纲要求的所有基础知识和概念,同时还汇集了很多例题、习题,包括历年考研真题。因此在预热后踏踏实实地把这本书过一遍,对基础知识和解题思路的掌握、理解非常有好处。看这本书时需要注意:
1) 对基础知识和概念一定用心领会和理解,如果有不懂的,必须借助辅助资料搞清楚,做到这一点后方可看例题和习题。
2) 对每道例题和习题,必须在看答案和解题思路前,自己先动手做一遍,然后再对照书上的答案和解题思路总结和反省,好好把感受写在旁边。用不同记号对题目进行标识。当时我主要分了三种情况:一是自己会做的,二是自己有正确思路,但不能完全写出来,或者没有做对的,三是自己没有思路或思路错误的。做好这些标识,可以使自己后续复习中更有针对性。
3) 一定要动笔做题。你自己可以做做试验,把一道题看懂了,觉得没有问题的时候,试试自己能否背着书流畅地写下来。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能的。因此,我强烈建议在复习之初就养成动手的习惯,这是检验自己是否完全掌握的标准。
4) 一定要重视总结。看概念和知识要点的时候,要把一些重点词句划出来;对于开始不太懂的,理解之后一定也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做题时,对于前面讲的第二、三种情况也一定要记下自己当时为什么做不出来,今后看到何种典型题目,应该具备何种反应和思路。
5) 我刚才说过,陈文灯这本厚书博大精深,汇聚了很多难题,因此你第一遍复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折磨。这时候需要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现象。试想,如果你一拿到这本书就很容易地看下去,我觉得都没有复习的必要了。就我个人而言,尽管我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了141分的成绩,但在这个阶段仍然感觉非常痛苦。这时候,一定不能丧失信心,一定要坚持下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遇到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先放一放,有机会可以通过请教老师、同学或者查阅资料搞懂。事实上,有些问题会在以后的复习中“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