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零基础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的复习任务不是一个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特别是基础差的,更加要做好长期的准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通过零基础考研英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通过零基础考研英语
一、端正态度
而且每年都有很多过了英语六级甚至专八的考生栽在考研英语上,也有很多四六级成绩惨不忍睹却“奇迹”般的过线了。所以想要攻克考研英语,要端正态度,不要因为自己底子好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基础差就自暴自弃。
二、学习方法论
考研英语是个非常独特的考试,考研英语考的并不是你的英语水平有多好,而是你多会做考研英语的卷子。这里重点讲一下词汇积累、长难句和真题用法。
1、单词
词汇主要还是靠的日积月累,不是一蹴而就,平常在练习阅读、写作的时候照样也是可以积累词汇的。相比六级来说,考研的词汇量没有大量增加,基本就增加了1000多个词汇,但难点在于一词多义。
比如Yet only one of his books is now in print ,and his vast body of writings on music is unknown save to specialists 中的“save to”,save在这里就是一种不太为大多数人熟知的用法,做介词,除了:other than : but or except ;所以原句中的save to specialists,意思是除了对专家之外unknown save to specialists 仅限于专家所知。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所以词汇关是大家必须首先突破的,并且要注意他与六级的区别。
很多考生提到英语第一反应就是背单词,其实大多数单词真的不是单纯靠背出来的,“记得快忘得也快”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有很多记单词的方法,比如联想记忆、词根词缀法等,考生可以结合自身习惯选择某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好是能够结合语境,或者放入真题中根据上下文进行记忆。
2、长难句
如果说单词是基础,长难句就是整个考研英语的最关键的要素之一。考研英语阅读和翻译想要考出高分,长难句的理解非常重要。考研的英语阅读要求精确阅读,充分理解文意才能答出题,如果句子结构都不清楚,如何理解句意?如何翻译句子?所以,语法和长难句是英语复习的关键缩在。
3、真题
真题不止要做一遍,反复做上十遍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不光是做,还要善于分析总结,摸索规律,这样才算利用好了真题。以下是利用真题的5个步骤,分享给大家:
①做一遍,错误的看看怎么错的。
②全文翻译,注重词汇、长难句。
③理清文章脉络。
④注意错误选项的陷阱以及正确选项为什么正确。
⑤背诵。
纵观历年英语真题与考试大纲,英语的变化是最小的,所以,近12-15年的真题都可以拿来练习、研究。尤其是近10年的,一定要多琢磨多分析。最后提醒考生,后期做真题的时候要控制时间,否则进入模拟以及考试都会很不适应。
考研英语基础很弱如何学
一、把握记忆规律,快速掌握单词
短期的记忆效果并不是我们追求的,但是要想达到牢固的记忆效果,必须要周期性的记忆。
可以把1000个单词分成一组,用十天时间,每天100个,第十一天开始回看,记忆之前没有掌握的部分,一般三个周期以后,1000个单词就记得滚瓜烂熟了。如果一边记一边回看,效率太低,一千个单词恐怕要记两个月。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词汇书当作你记单词的主要工具,毕竟考研不单独考词汇,掌握用法才是最关键的。
我曾经用两个月把考纲单词背的滚瓜烂熟。就是直接用真题记得单词。当时因为英语基础不好,别人给我推荐了《考研真相》,确实很适合我,里面有逐句精解单词和句式的部分,我把把里面注释的词汇,包括它归纳的近反义词,派生词,相关搭配等等,全部都记住了。词汇量提升的非常快,而且词汇的考点和用法掌握的特别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推荐用真题记单词。
二、三步做题法,解题方法全面掌握
我根据我的复习经验总结了做阅读题的三个步骤,我把它叫三步做题法。具体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搞定文章中的生词,句式也要逐一分析,学会分解句子结构的方法,这样有助于理解文章;
第二步就是做题,记得要做全套,并且掐时间,严格的把控时间,训练自己快速解题的能力;
第三步就是对照答案解析总结,主要看三个部分,怎么确定题型和各题型的标志?怎么回文定位,找准题眼;怎么把握考点快速解题。
一般情况下,经过这三个步骤,这套真题就能掌握的很好了。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翻译题和写作题不能忽视,也要认真的分析,寻找解题的思路。
三、平时注重积累,大量背诵范文
这个是针对写作部分来说的,考研英语的写作部分和英语四六级还是有些区别的。英语四六级写作拉不开分数,但是考研写作完全可以!30%的分值,短期的复习就能拿到高分,性价比真的很高。
平时做阅读题的时候,要认真的积累词汇和句子,名人名言和谚语也最好摘抄下来。这些都可以用到作文中,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再说到背范文,一定要有选择的背,有些同学不知道怎么想的,也不想买作文书,就在网上下载了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范文或者模板打印出来。其实你想想,这些范文都是流传多少年的,多少人背过,阅卷老师想必看类似的句型要看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