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个人计划模板(2)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
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三、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一)、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二)、各科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护理部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每届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四)、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五)、计划制作护理园地网,上传我院护理动态,及时传递护理学习资料,发挥局域网的空间优势,丰富护士的学习生活.
我们相信只要努力执行以上工作,我们在20____年中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医院护理个人计划模板篇4
一、指导思想
在院长的领导下,遵循和落实院长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医疗安全为目标,预防为主,强调过程管理和质量责任,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创造优质护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工作目标
健全护理“质量、安全、服务”等项管理制度,各项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使护理服务更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创优质护理效益。
三、工作指标:
1、护理人员三基水平平均分≥85分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3、基础护理合格率≥90
4、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5、五种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0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8、年考核合格率≥95
9、整体护理开展病房数100
10、每年完成本院护理新业务,新技术≥2项
11、护理人员培训率达100,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或学时达到规定要求。
12、每年在地(市)以上学术会议或刊物上交流,发表论文≥2篇
13、年褥疮发生次数0
14、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
15、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
16、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6
17、年工作计划完成率达≥90
四、工作措施
(一)人员管理
1、在护理人员配置上,力争保持实际住院床位与病房护士比达到1:0.4,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其它特殊情况按实际工作量尽可能在院内做适当的调整,同时要避免造成护理资源的浪费。
2、努力争取逐步做到分层次使用护士:
①力争得到院领导的支持,护士尽可能减少承担非护理工作,如,记账、配口服药等;
②生活护理(帮助进食、翻身、护送病人检查)主要由助理护士完成,注册护士应做好指导工作;
③主管护师、护师在完成本班工作的基础上,还应承担质控、带教、讲课、制订护理计划、科研等工作;
④另外还应注意把病人满意的护理骨干力量用到临床第一线,有什么样的质量上什么样的岗,如,静脉穿刺技术好的护士,可以考虑安排治疗班,以保障护理服务的“优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对各级人员进行培训、考评,护理部、各科室同时做好护士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4、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尊重和激励护理人员,如,建立护理部主任与护理人员谈话制度,对每一个长休(1个月以上)护士(产、病、事、休)上班前、对发生差错、被投诉的护士,护理部与其本人沟通,要了解护士,调整心理,减轻压力,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5、做好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要求护士长以表格的形式反映日常主要工作情况。
(二)质量管理
(1)不断完善制度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修订护理人员考核细则,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工作、护理文件的书写,供应室、手术室、门诊以及口腔科护理质量等。
(2)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按要求开展质控活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3)落实护士长夜查房、节假日、周日查房制度。
(4)质控问题讨论分析、总结反馈各级质控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当班护士和护士长反馈,护士长每周小结一次,在科室周会上通报;护理部每月质控小结评分一次,在护士长例会上通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通过护理简讯通报全院。护士对存在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的知晓率达100。
(6)要求护理措施完成率达90以上,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有效性。
(7)完善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制度,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拿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三)安全管理
(1)医疗护理法律法规培训,组织学习、讨论和专题讲座,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2)护理缺陷管理,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护理部统一规范护理缺陷差错事故记录本,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当事人、事情经过、结果、定性、原因分析讨论、改进措施)。
(3)严格质控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损伤性治疗或检查的告知义务的实施,由护理部制定护理安全专项检查内容,各层管理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督查,查隐患、定措施、促改进。
(4)感染控制管理(详见感染管理计划)
(四)业务管理
1、进一步深化整体护理理念,以病人需求为服务导向,注重个性化服务,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制度,流程,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2、强化业务查房效果,护理部组织全院护理业务查房每季度1次,各科室每月组织1次,对危重疑难病例、特殊病例、特别护理问题、新技术、新业务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以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
3、引导护理人员对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的了解,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护理科研,积极积累资料,撰写护理论文,并鼓励积极投稿。要求护师以上职称者每年至少完成1编论文。
4、在职培训(院内护理培训计划附后)
(1)护理业务学习要求:全院每季度组织1~2次护理大课,各科室每月组织1次小讲课,每周晨会业务学习1次,有记录、有讲稿。
(2)护理理论培训内容: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三基”护理知识,应急预案、同时注意开展目标明确的业务培训以“缺什么学什么”、“有什么实际问题就讲什么内容”强化护理学习效果。
(3)护理技能培训重点:
a.二十五项护理操作的规范化培训,特别做好新员工及年轻护士的培训;
b.常用急救技能;
c.健康教育中涉及的康复技巧和技术。
(4)院外短期培训:安排外科、急诊科二名护理人员,参加急症急救知识短期培训。
(5)选派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以不断增进新知识、新业务,以带动护理质量的提高。
(6)力争得到院长的支持,建立和完善电教室,请院外护理专家到本院进行护理业务知识专题讲座2~3次。
(7)鼓励护理人员在职继续学习,通过自学考试等方法提高学历,提高知识层次,改善护理队伍智能结构。
(五)护理教学管理(详见护理教学计划)
医院护理个人计划模板篇5
一、“创三甲”、“三优一满意”、“ 十大指标”等工作
1.全面落实“河南省十大指标”、“三好一满意”活动.
2.参加晨交班、夜查房现场督导:核心制度、应急预案等.
3. ____年“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全面学习、领会.
4. 《护理常规》、《护士应知应会》深入学习.
二、 优质护理服务:阶段工作安排
1. 重点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11月上旬手术室、产房、供应室;11月下旬血透、急诊科、门诊注射室、社区病房 .
2. 优护病区:细化分级护理、专科护理完善公示.
3. 绩效考核、责任制分工、apn排班等工作完善
4.优护病区:落实优质服务“八到位”护理质量考核。
5.“优质护理十化标准”工作落实、督导
三、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1.“质量创优年”活动—-运行、归档护理文书10月质量评比.
2.持续深化落实:护理安全:12345 护理质量:精准细严 .
3.护士长“五常”工作、“四室”管理落实、考核.
4.护理部督查:晨交班、节假日夜间工作质量等.
5.____年三季度不良事件汇总、分析及全员讲座.
四、“三基三严”培训
1. 护理业务查房:五官科
2. 护理业务学习:“本科基础护理”讲座
新生儿护理及产妇健康教育—产科
3. 护理学组:手术专业学组学术活动.
五、新招聘护士岗前培训
六、新护士长岗位安排、培训.
七、“环境创优年”“服务创优年”工作开展.
八、临时性与应急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