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事迹材料 > 个人事迹 >

2022牧民省长尕布龙的先进事迹范文

金梅分享

电影《牧民省长尕布龙》由刘建华执导,段越豪、刘夏编剧,黄品沅、沈丹萍、王子子、刘向京、刘禹霆等联袂主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2牧民省长尕布龙的先进事迹范文,欢迎阅读!

2022牧民省长尕布龙的先进事迹范文1

时光倒流到二十世纪20____年代中期秋后的一天,在 青海湖畔金银滩草原一个贫穷的蒙古族牧民家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孩子长得天庭饱满.双目炯炯有神,邻居和亲戚们都说他有福气。但孩子的双亲并不指望他带来太大福气.只盼他不要生病,快点成长,将来早点拿起放羊鞭去放牧。

这个孩子名叫尕布龙。

尕布龙在草原上咩咩的羊叫声中长大。十多岁时就去山里放羊,十七八岁他己成为一个壮如牛犊的蒙古汉子。

但是,他和草原上大多数牧民一样.在苦难中度日。他给牧主头人家放过羊.他被抓去当过民夫、干过苦力。但他勤劳朴实,正直豪爽.总爱在危难之中帮助别人,尤其当发生草原纠纷甚至械斗事件时,他总是不怕危险,出头调解.最终将激化的矛盾化解。于是金银滩草原上的牧人们都知道了尕布龙这个人。

但苦难的日子似乎没有尽头,蒙藏牧民们每天都祈祷佛爷赐福。终于有一天.解放军来了,共产党来了。尕布龙很快明白了一个理:共产党是为穷苦人谋幸福的,他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不久便成为金银滩草原上第一个为政府干事的人。

是党组织将他送到高等学校培养,使他有了文化,懂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懂得了党的方针政策。他先后当过海晏县民政干事、统战部部长,继而又担任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黄南州委副书记、省畜牧局局长、省委、副省长等领导职务。

从他放下牧羊鞭走进党政机关、成为党的干部的那一天起,他就在心里对自己说,可不能忘记党的培养,忘记养育自己的草原和牧民群众啊!参加工作40多年来,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他总是小心、谨慎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和权力.生怕出什么差错。在他担任省级领导以后,更足从严要求自己。对下级.尤其对基层干部和群众从不摆官架子;对工作总是那么认真,认真得有时让下属都难以理解。每天工作至少达16个小时以上.今天的事决不会推到明天,尤其是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他都会亲自过问,负责到底;能办到的,如果办不刊。他就会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在担任20____年省级领导期间,他至少上千次下到全省各地的农牧区搞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全省几乎每个乡村都留下了他的脚印。哪里发生雪灾,哪里出现疫情,哪里的农牧民群众闹饥荒.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他下乡总是轻车简从,从不惊扰基层和群众。每次下乡前,除特殊情况外,他从不向当地党政领导打招呼,更不允许通知基层接待。而到每一个地方,他总是和秘书、司机 同居一屋,只要有一简普通房间、三张床就行。吃饭越简单越好.一般只要有面片、有农牧民日常喝的老茯茶就满足了。有时.为了不给基层干部和群众添麻烦.午饭只用开水泡馍馍就可以了。

有一次尕布龙到大通县 桦林乡去检查工作,快到中午了。一位乡干部向另一位挤了一下眼睛,那位乡干部会意地去准备午饭。他发现后问;你们眼睛挤什么?乡干部答:我们准备了个尕羊,挤个眼睛就是让他们快去收拾。他听了,一下火了:你们这样挤眼睛,一年要挤掉多少只羊哩?说完起身执意要到附近饭馆自己去买饭。乡干部无奈,只得去做了一锅而片。

还有一次去海北草原.州县领导得知尕布龙副省长要路经一个牧业点.就吩咐下面的人在哪里准备一下,接待他吃午饭,还特地宰了只羊。但当尕布龙几个人到那里时,负责接待的人尚未赶到.帐房前、锅灶边几个人正在忙碌着。他上前故意问:能不能给我们一点饭吃.我们都饿了。有人回答:不行,我们在等省长.这些吃的都是为他准备的。他又说:省长也吃不了这么多,你们就给我们一小块羊肉,给一点点面,我们自己揪点面片吃,行吗?那些人同意了。他就开始亲自做面片,做好了面片,等吃完后负责接待的人才赶到。当那些正在烧火做饭的人听说刚才做面片的人是尕省长时,顿时面面相觑,而尕布龙却开玩笑地说:没有什么,说不定你们做的面片还没有我做的香哩,不信,你们尝尝。于是引来了在场所有人的一阵爽朗笑声。

也许有人不信,但却是事实。在几十年间,作为领导干部的尕布龙无数次下农村、跑牧区,无论在什么地方吃饭.他都要付钱,而且律律要付三个人的钱.一份是他个人的,另外是司机和秘书的。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子搞调查.中午在村干部家吃了一顿饭,他要付饭钱,村干部硬是不收。无奈之下.他也不再坚持.但车开出村头之后,他还是将算好的20元饭钱托人带了回去。他说,这不是一顿饭的小问题。战争年代.我们党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心一意为人民.才打下了 江山。现在搞现代化建设.更不能多吃多占老百姓的。多吃多占养成自然,就会败坏党风,丧失民心啊。

在担任常务副省长和省人大常务副主任那些年,每当召开全省人代会时.是他最忙的时候。作为大会主要组织者之一.他一方面尽职尽责.为大会的顺利进行履行好领导职责;另一方面每天总是在四、五点钟起床.亲自到大会食堂和厨房为牧区来的牧民代表烧奶茶:用餐时问.他又亲自到饭厅为来自最基层的农牧民代表倒茶端饭。有人议论他有失身份.他却淡然一笑说:农牧民代表们长年累月在下面劳动,很辛苦,好不容易来省上一回。我作为他们的公仆侍候他们一回.也是应该的。在他看来,一个牧羊人和一个省级干部之间并没有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一个人手握着自己的放羊鞭.而另一个人手里握的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权力大小不同.但人是平等的。

2022牧民省长尕布龙的先进事迹范文2

尕布龙每年下乡入村行程多达上万公里,而且经常是半路下车,走帐篷、串牧户,到田头问农耕、在一线讲发展。他下乡调研时总是和司机、秘书挤在一间房里,拌一碗糌粑、喝一杯茯茶就够了,有时就是开水就干粮。

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是他的责任,草原牧民的点点滴滴都是他的心之所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很多牧民到西宁看病,举目无亲,食宿就医会遇到很大困难,尕布龙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主动接纳八方来客,在自己的家办起了接待百姓的 “牧民店”。

“牧民店”是这样的:尕布龙用土坯将只有80平方米的房子隔成了5间半,半间是自己的卧室,其余5间搭了11张床,接待从牧区来西宁看病、办事的农牧民。

当时“牧民店”里接待的农牧民群众有很多,少则七八个,最多时达到了几十个,时间少则两三天,多则半年、一年。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天棚乡的藏族牧民旦增夫妇患有肺病,因家中困难,害怕付不起住宿费,不敢来西宁治疗。他们打听到尕布龙家有个“牧民旅店”,就去了那里。8个月的治疗期间,尕布龙亲自给他们联系医院、找医生,主动垫付医药费缺口。夫妻俩肺病痊愈重返草原时,流着眼泪对尕布龙说,“我们一辈子忘不了您的恩情。”尕布龙说:“我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为你们干点事是应该的!”

30年来住在尕布龙家里的人太多了,没钱付食宿费和医药费的也太多了,那时他一个月还不到300元的工资,几乎全贴在来看病的牧民身上。

尕布龙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去干,推动民生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建成的东大滩水库和黑泉水库,树立成典型的小高陵以及不断发展壮大的三角城种羊场……这些都是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22牧民省长尕布龙的先进事迹范文3

尕布龙,一位来自高原的蒙古族汉子,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对青海大地终生不渝的依恋,对各族群众血浓于水的情谊。2016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他这一生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叫我省长,我就是个牧民。”虽然尕布龙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已广为流传,如绵绵不绝的春风拂过了青海的山山水水,至今仍然有那么多百姓对他交口称赞、念念不忘。

忠诚为党,不忘初心

1949年青海解放,尕布龙第一次见到了解放军,见到了一支“只为群众谋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军队,这让他格外欣喜,他怀里揣着哈达骑着马跑出数十里路早早去迎接。通过和解放军的接触,尕布龙越发对解放军生出了仰慕和感恩之情,他觉得解放军的事业正是自己所向往的,他决心将他们为国奉献的夙愿接续下去。

1952年6月,尕布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举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的事业,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生不渝的坚定信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54年,受组织委派,尕布龙要去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任县委第一副书记、副县长,刚满28岁的尕布龙骑着马走了整整5天,到达了我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河南县。在这里,尕布龙深入基层,为民排忧解难、勤奋努力工作,一干就是13年。他情系当地群众,访遍了每一个牧户,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宁木特乡牧民忠科的蒙古包顶部破旧不堪,当时,贫病交加的忠科没有能力维修。尕布龙下乡了解此事后,立即发动大队干部和群众,带头捐款买建材,花了10天时间将她的蒙古包整修一新。修好那天,忠科握住尕布龙的手,热泪盈眶。

一个叫多洛的牧民在去省城看病的路上和妻子遭遇车祸,双双离世。多洛的3个孩子成了孤儿,最大的10岁,最小的5岁,孤苦无依。尕布龙知道后,将3个孩子安顿给一户牧民照顾,自己承担了生活费用,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

1985年,玉树地区发生严重雪灾,时任副省长的尕布龙肩负省委、省政府交付的重任,赶赴灾区,组织人员救灾。

当时指挥部完全可以设在格尔木,但尕布龙不同意,他要到一线去!大家只好把指挥部搬到海拔4500米的五道梁上。挖雪开路,空投物资,转移群众,救治冻伤、雪盲的牧民……已年近60岁的尕布龙流着鼻血、喘着粗气往返于楚玛尔河畔。

尕布龙因高海拔严重缺氧,再加上重感冒,心肺功能严重受损,但他却依旧一边输液吸氧一边指挥战斗。周围的人劝他先行撤离,他说:“这个时候我怎么能走?等群众都安全了,我再走!”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5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