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人物事迹(2)
梦想给人巨大力量 矮个子成“钢铁前锋”
距报告会开场尚有10多分钟,能容纳700余人的龙城高级中学报告厅已座无虚席,这是龙岗学子对圆了中国百年飞天梦想的航天人的崇敬。“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就像是飞机没有航空罗盘,飞船没有轨道。”当天下午2点,一个关于景海鹏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准时开讲。
“谁来猜猜我的第一个梦想?”“航天员!”、“飞行员”……身着深蓝色航天服的景海鹏精神抖擞,谈吐幽默,简单的开场白博得全场阵阵笑声与掌声,“其实我的第一个梦想是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
自小学X年级入选校队以来,景海鹏便期盼着能上场比赛,但因个头不高,每场比赛老师都让他做后勤。从小就有股不服输劲儿的景海鹏默默定下“成为篮球队主力队员”的梦想后,便在家里的墙壁上画上篮筐,拿着别人淘汰的篮球,每日一遍遍地练投篮、上篮。
一场比赛中,“替补王”景海鹏终于有了上场的机会。比赛中,他展示了自己苦练的成果,迅速扭转落后的局面,为校队赢得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从此,景海鹏一直是篮球队主力队员,现在仍是航天员篮球队的“钢铁前锋”。
“打篮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景海鹏说,希望通过自己在实现梦想路上的感悟和体会,勉励龙岗学子脚踏实地,努力追梦。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人物事迹篇5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人物事迹篇6
陈冬说:“进入乘组后,我们每天工作训练的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远远超过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这是在说,他和景海鹏已经配合得很默契。但同时也在说明,作为宇航员,注定和家人聚散离多。
宇航员也注定不能过上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有媒体X年报道称,宇航员居住地周围有电视监视器,有流动哨,出门有专人护送,外出执行任务,则必须坐火车软卧包厢,还有警卫跟随。
至于回家探亲,则必须经总装备部有关部门批准。回家前,还要先通知公安部,再通知当地公安厅,一级一级通知,直到所在街道派出所。当地公安部门接到通知后,“便衣警车”日夜守护。
景海鹏和其他宇航员一样很少回家,从入伍到X年这X年间,景海鹏只回过4次家,累计超不过二十天。
景艳芳说,很理解哥哥的工作,他在单位打电话会被监控,因此只有休息日通过短信与家里保持联系。他也常会给弟弟妹妹们发短信“你们辛苦了”。
家人也担心他。母亲王珍玲就说:“海鹏在天上,我也惦记他吃得好不好,睡得怎么样,安不安全。”
“神九”任务结束,景海鹏终于回了一次家,却发现从不戴眼镜的母亲出门后戴上了一副墨镜。原来母亲曾到__做白内障手术,弟弟怕影响他训练就没有说。他得知后,一边“责骂”弟弟,一边“狠狠地”哭了一场。
他也很难抽出时间陪陪妻儿。X年出征“神七”时天地通话,儿子想让父亲回到地球后为他过一次生日。景海鹏说“我一口答应了。后来生日到了,我还在隔离期,食言了。”
50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景海鹏又一次飞向太空。这位即将成为首位三度飞天的中国人说:“军功章也有家人的一半”。
他五音不全,但他也曾苦练过三首歌:《母亲》《妻子》和《父亲》。
他也想成为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人物事迹篇7
10月15日上午8时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个走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舱内待命起飞。舱内的摄像机镜头,把他的画面传向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
此时此刻,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载人航天指挥大厅里,4名特殊的“观众”面对大屏幕情不自禁地轻声叫出声来:“孩子!”“利伟!”“爸爸!”……
他们,是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妻子张玉梅和8岁的儿子杨宁康。他们作为特邀嘉宾,将在指挥大厅的大屏幕前为亲人杨利伟送行。
魏桂兰大妈今天刻意“打扮”了一番,外套里面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嘴唇上还涂了一层淡淡的口红。老人说:“今天是喜庆的日子,咱们都得精神一点儿!”
张玉梅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丈夫,把儿子杨宁康的手紧紧攥在手里,仿佛生怕调皮的儿子干扰了利伟。小宁康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穿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爸爸,高兴地叫起来:“爸爸今天最精神!”
“30分钟准备!”发射场上,指挥员的口令传来。魏桂兰大妈好似有点紧张,不由自主地抓住了杨大伯的手。杨德元大伯拍拍老伴的手背,安慰她说:“放心,放心!”
“20分钟准备!”这时,魏桂兰大妈好像一下子坚强起来。她挺直腰板告诉记者:“利伟这孩子,从小就胆子大,大人们问他长大了想干啥,他总是把脑袋瓜一歪说‘开飞机!’后来他真的开上了飞机,今天又要去开飞船,他心里不定怎么高兴呢,咱们都得为他高兴不是?”
“15分钟准备!”这时,前方首长与杨利伟对话的声音传来,杨利伟大声说:“我在舱内感觉非常好,保证坚决完成任务!”说完,利伟面对摄像机镜头说了一句:“明天见!”
指控大厅里,顿时响起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大家都被航天员充满信心的告白感动了。
“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大厅里,空气好像骤然凝固了,两位老人眉头紧锁,张玉梅一手捂住了嘴巴,一手把小宁康的手攥得更紧了。
飞船发射进入最后10秒钟倒计时,飞船舱内的杨利伟突然抬起手,对着镜头敬了一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