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事迹材料 > 个人事迹 >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2)

邱妹分享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耳边掠过。但董存瑞沉着机智,仍在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似地向前跃进几米。突然,敌人的机枪又集中朝他打过来,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

但他仍抱着炸药包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 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

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大批的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般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不行,必须马上把暗堡炸掉,否则有更多的战友要倒下,也会影响整个战役。

想到这里,董存瑞毅然决然地将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刹那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篇4

68年前的5月25日,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轰鸣巨响,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生命化为永恒……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的苍松翠柏间,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纪念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然而董存瑞的事迹曾有过“争议”,有关他舍身炸碉堡的报道,也是事发40多天后才得以见报。

舍身为国用手托起炸药包

1948年5月25日凌晨,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突然,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出现了暗堡,我军总攻受阻。

此时董存瑞挺身而出请战,“让我去炸,保证完成任务!”随后挟着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董存瑞的腿部受伤,他强忍疼痛,拖着腿、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然而这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也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支架……这时,我军发起了冲锋,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镇定地用右手拉开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曾有“争议”的战斗英雄

董存瑞牺牲后,时任东北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程抟九撰写了报道稿《马特洛索夫式的伟大战士——董存瑞》,并向《冀热察导报》的林记者汇报了董存瑞的壮烈事迹,希望在党报上发表。林记者看完稿子,表情严肃地说:“这个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使人敬佩,可是,要从领导上检查,恐怕就有问题了。这个战士本来是可以不牺牲的。他没带爆破支架,说明准备工作还做得不细……”一席话给程抟九当头一盆冷水,报道稿被“枪毙”了。

据程抟九了解,董存瑞的连队属于总攻的第二梯队,参战前,就已经把半数的三角爆破支架支援给第一梯队了。董存瑞在炸掉桥型暗堡前,已经完成了9次爆破任务。当时爆破三角支架已经用光了。

牺牲46天后事迹得到宣扬

隆化解放后,时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的程子华得知董存瑞这一壮举,十分震撼,连夜令秘书齐肃收集材料撰写新闻报道。终于在董存瑞壮烈牺牲46天后——1948年7月11日,冀察热辽党报《群众日报》刊登了(前线电)齐肃撰写的《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该报还同时刊登了程子华题为《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的署名文章。从此,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宣扬开来。

英雄尸骨无存以木代骨安葬

今天在隆化北郊,董存瑞陵墓下既非英烈遗骨,又非英烈遗物,而是一块木牌。

在董存瑞拉响炸药包时,大桥北半截被彻底炸毁。据程抟九等人回忆:他们只能看到一堆破碎的水泥、砖石,他们徒手扒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董存瑞的遗体,哪怕是一块零碎的骨肉、衣服残片……

英雄虽然尸骨无存,但精神风范永驻人间。1954年,隆化县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烈士墓中埋葬的是一块楠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

红色故事的英雄事迹董存瑞炸碉堡篇5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怀来县人,1945年入伍,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董存瑞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4岁参加儿童团,16岁参加八路军。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舍身炸碉堡,时年不满19岁。1948年,第四野战军第11纵队追授董存瑞为“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命名其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1959年5月29日,朱德同志为董存瑞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一、坚定信念,在不断锤炼中实现从军梦想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在察哈尔省怀来县(今属河北省)南山堡村。全家六个孩子,他排行老四,乳名叫“四蛋子”。

1940年初春伊始,家家户户都在热烈谈论一个新鲜话题:“八路军来了!”当时,由聂荣臻领导的部队来到平北地区的海坨山下,建立了龙(关)延(庆)怀(来)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南山堡划归联合县第三区。1942年夏,联合县委派年轻的共产党员王平担任第三区区委书记。王平每次到南山堡,多是住在董存瑞家。这让董存瑞乐得合不拢嘴,天天缠着王平讲故事。每当这时,董存瑞最听话。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王平,听他讲“狼牙山五壮士”“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等英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一个个抗日英雄的高大身影,就此印在了董存瑞的脑海里。

一次,王平讲到前任区委书记石裕民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光荣牺牲的事迹,听得董存瑞泪眼汪汪。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猛地把小胳膊往上一举,大声说:“我长大了也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像石叔叔那样跟鬼子斗。”

后来,董存瑞当上儿童团长,俨然成了一个大人。他配合区小队站岗放哨、查路条、送鸡毛信,还积极配合减租减息运动。

1943年秋的一个晌午,董存瑞在田里干完活,扛着铁锹回家。走到半道,他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王平和县里的郭科长,在常寨子村被敌人包围,一番激战之后,二人砸了枪、烧了文件,与敌人同归于尽。闻讯,董存瑞心如刀绞,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

不久,新来的区委书记王福堂被董存瑞缠住了:“王书记,如今我是大人了,让我去当兵吧!”“你还小,部队不收啊!”王福堂笑着说道。

“毛泽东身边也有小八路,我为啥不能当呢!”听到董存瑞的话,王福堂暗自高兴:这娃子有头脑,有胆识,是棵好苗。于是,他拍拍董存瑞的肩膀说:“不要急,在家当儿童团长,不也一样打鬼子吗!”董存瑞却摇头。最后,王福堂实在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参加民兵基干队。此后,董存瑞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民兵。在民兵队伍里,董存瑞虽然年龄小,但埋地雷、扒铁轨、打伏击、抓汉奸都很快成为了“老手”。

民兵当久了,董存瑞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一心想到部队扛枪打仗。于是,他开始成天缠着村武委会主任要求当兵。主任总说他不够年龄,董存瑞气呼呼地对主任嚷嚷:“你不答应我,我也要去!我跟共产党跟定了。”

有一天,区联合政府办公室的门突然被董存瑞撞开了。正在开会的王福堂书记定睛一看:“四蛋子,你怎么来了!”董存瑞看了看满屋的人,憋了个大红脸,他脚跟一并,用不太标准的动作敬了个军礼:“报告书记,儿童团员董存瑞申请当兵打鬼子,请批准!”屋子里的人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表情,哄堂大笑。

董存瑞急忙挺挺胸脯,大声解释道:“别笑嘛!当兵是光荣的事,我等了很久了,现在不让我去打鬼子,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你们闹革命的时候不也是孩子吗!”满屋子人的表情都凝固了,这孩子的话让这些“老革命”心里不禁为之一震。

王福堂书记看到董存瑞这股迫切劲儿,高兴地说:“好!等我和你们村武委会主任商量一下,定下来再告诉你。”

1945年7月的一天下午,村武委会主任通知董存瑞:“今晚有几个人到区上报到参军,其中有你,赶紧回去准备吧!”“是!”董存瑞乐坏了,急忙跑回家。母亲抱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行李包,郑重地对他说:“好好干!不能给妈、给乡亲们丢脸!”董存瑞使劲点了点头。

就在这天深夜,董存瑞在第三区政府所在地杨家山参加了区自卫队。

点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董存瑞从小就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且一直努力实现理想,从未动摇。而这也是他在抗日烽火的锤炼中,逐渐由一个顽皮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小民兵并最终参军主要动力。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经得起风浪,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

如何像董存瑞一样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信、做、守”。一是要“真信”。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组织上入党不难,但思想上入党不易。为此,要加强理论武装。要校准思想行为。加强主观世界改造,澄清模糊认识,剔除错误认识,纠正认识偏差,做到与党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要坚持常修常行。持续用理想信念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二是要“实做”。理想信念不能只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为此,要着眼大局。把工作放在全局中去审视和谋划,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分清轻重缓急、有力有序地推进,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勇于担当。做到敢于攻坚、迎难而上,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注重实干。搞好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根据实际谋实策、出实招。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抓落实,把本职工作做到位。三是要“严守”。广大党员干部是否坚守纪律规矩,直接关系到政治环境和政治生态是否风清气正。为此,要谨慎用权。端正心态、摆正位置,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做到自省自警、谨言慎行。要依规用权。把制度红线作为拒腐防线,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办事,做到该有的环节一个都不少,该守的规矩一条都不破,用“铁规矩”打破“潜规则”。要秉公用权。划清公私界限,摒弃私心杂念,主动接受来自上级与下级、党内与党外、组织与群众的监督,做到不因私利抛公义、不因私谊废公事。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25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