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钱学森个人事迹(2)
钱学森一生留下了《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不朽的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先后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提高奖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的称号。
钱学森为中国导弹、航空、火箭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付出了40多年的努力,有着中国导弹之父、火箭大王、中国航空之父的荣誉称号。在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随后,钱学森又担任中国科学家协会的名誉主席。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勋章。
钱学森一生淡泊名利,有着崇高的人格品质。他在为祖国科研实验做奋斗的岁月里,始终坚持了一名爱国学者应有的崇高精神。钱学森以往说过:“我是一个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我所学到的科学技术只服务于我的祖国,我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如果说我有所求的话,那我想要的最高奖赏,就是全国人民对我工作的满意。”
钱学森晚年的时候仍然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全。他是从中国贫弱的年代中走出来的,他以往亲眼见到过祖国被列强瓜分的情形,他绝不愿意让中国再出现这样的情景,所以钱学森晚年的时候,也仍然关心着国防科技和军队现代化的建设。
当钱学森因病住院时,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到他病床前探视,钱学森紧抓着军委领导同志的手,要他们好好地发展中国军事的高端科技。随后,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11个党和国家的高级部门,联合起来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钱学森被评为“感动中国的100位人物”之首。这充分体现了钱老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同时也是全体中国人对钱学森一生光辉成就的肯定!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上的阅兵仪式震撼了世界,钱学森就在当年10月31日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98岁。人虽死,但英魂常在,钱学森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的地位永远不会动摇。
两弹一星钱学森个人事迹篇5
钱学森(1911年-2009年),祖籍杭州,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1955年回国,195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参加中国火箭、导弹研制工作,从事航空航天研究。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
“我在美国待了这么多年,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在美国学习、工作15年之后,钱学森带着8大箱装满书籍和笔记本的行李,毅然回到祖国。
对于“回祖国去”这件事,钱学森十分坚决。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后,通常会把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养老。但在美期间,钱学森一美元都没有存过。有人觉得奇怪,他坦率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在美国,钱学森经历了限制出境、拘留甚至被监视、“软禁”等磨难,但他要回到祖国的决心一直没有变。1955年8月,在多方努力下,美方撤销了对钱学森回国的限制。同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7岁的儿子钱永刚、5岁的女儿钱永真,终于登上了回国的邮轮。
钱学森一家回到北京,受到中国科学院的热烈欢迎。他做的第一个安排,就是在翌日清晨带领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目睹这个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神圣地方。面对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感叹道:“我相信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
自力更生造出中国的导弹
1955年底,回京的钱学森,马上投身到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筹备组建工作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钱学森任第一任所长。
为了加速人才培养,力学所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研究班,又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力学系,钱学森兼系主任并亲自授课,培养新一代的专业人才。
1956年5月,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在车道沟兵器招待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给刚刚分配来的一批大学生讲导弹的基本知识。后来,这些学生当中的许多人,都成为我国火箭、导弹与航天技术队伍的骨干。
1957年2月18日,钱学森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随后,他投入到仿制第一枚导弹“1059”的工作中。1960年11月5日9时2分28秒,“1059”导弹冲上蓝天,在飞行了550公里后准确击中目标,中国的第一枚国产导弹发射成功了!在当晚的庆祝酒会上,聂荣臻元帅高举酒杯说道:“今天,在祖国的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一枚‘争气弹’。”
1970年4月24日,在钱学森的运筹帷幄下,只用了五年时间,中国就成功地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中国从此敲开了太空的大门。
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1958年4月6日,钱学森向组织写下了长达7页纸的思想报告。9月24日,钱学森正式填写入党申请书。
1959年11月12日,钱学森正式入党。他说,他一生仅有过三次“激动”,其中一次就是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个时候,我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我钱学森是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了!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
钱学森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发自肺腑地表明自己毕生志愿:“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