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读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4
7月5日,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论语讲座,通过学习,使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的缺点。
《论语》告诉我们学习要“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思”,这样才能“为师矣”,而现在我因各种原因疏于学习新知识,对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更是很难做到“传而习”, 所以常常会感到非常的惭愧,作为一个老师,更应当做一个精进好学的人。学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学习,一种是被动学习。只有知道自己不知的人才会主动去学习,而自我感到什么都知的人往往会放弃学习,或采取一种在某种压力之下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时学习的知识会博学,被动学习时学习内容会有局限性。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尤其是在当今发达社会,网络、传统教育、自学等,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总是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不少未知领域或温故了旧的知识。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真正的哲学家,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生命的意义,他们把这种意义看得比生命本身还重要。在对人生的不断反省中,他们认识了生命的价值。在教学中我们要常常这样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正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得以及时学习,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行为。生活也是如此。反思后则奋进,发现问题则深思,存在问题就修改,找到经验就升华。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我们要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恕”这个字。 “恕”,即为“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孔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语,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利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教学态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不能只是严厉斥责,而是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样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留下了自省的空间和主动改过的机会,为学生的未来撑起了一片晴空。
宽容作为一种处世智慧是一种教育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地开阔眼界与胸怀提高自身修养。要尊重理解学生,并给以台阶,既要让学生下得了台,又要让学生登得更高。这样学生还会还老师一个惊喜,师生间更多了一种默契,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宽容,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 理解和 尊重,给了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 与过程,也赢得学生的感激之心和敬重之情。宽容能驱走怨恨,宽容能带来亲情,能创造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任何伟大的事业,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做为教师要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志向,就要因材施教,敢于坦露自己的心声。无论是“率而对曰”的子路,还是“春服即成,浴于沂,咏而归”的曾皙,都敢于真诚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年龄小可能没有很深的体会,而做教师的是有这种体会的。那么,做教师的有责任领好学生的每一步。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初级到高级,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读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
人人都想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如何使自己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呢?《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用简单朴素的语言,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
每一个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满怀理想和憧憬,希望能有所作为,但在现实中往往事与愿违。要使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工作并快乐着,必须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和自信心。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要勇敢挑起工作重担,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心态,把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经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抱怨工作的劳动强度、收入的不公,产生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消极心理,从而丧失工作的信心,偏离人生的目标方向。
快乐工作,不能仅仅把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而要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当作生命和精神的需要来做。这样才会给你带来成功的喜悦。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让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在竞争激烈的现实面前,应调整好与同事,取长补短。当然,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待工作,也需要把握好分寸。
在快乐工作的同时,更要快乐的学习,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社会中、工作中学习,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要把学好的工作,取得好的成绩和收益。人人都要面临新时代、新发展、新变化、新要求、新环境和新岗位,必须坚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高效工作。向领导、同事、老师及身边的人学习,要认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你学到的东西越多,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就会感觉到快乐和幸福!
让我们一起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学习,使自己使他人都成为快乐和幸福的人。
读论语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 论语导读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