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心得体会 > 心得分享 >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心得体会

泳潼分享

要充分挖掘冬奥文化资源,讲好承载着人道主义精神、志愿服务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的冬奥故事,传递冬奥精神,传播中国声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心得体会7篇,以供大家参考!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心得体会1

为胜利者喝彩,为失利者鼓劲,给年轻选手的成长多一些包容,让他们从胜利中收获更多自信,从挫折中汲取成长的养分。

即将迎来18岁生日的苏翊鸣,为中国冰雪运动创造了新的历史。2月7日的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初出茅庐的苏翊鸣,拿出全场最高难度,拼下一枚弥足珍贵的银牌。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苏翊鸣一鸣惊人的背后,是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以及对这项运动执着的热爱。“专注于比赛,专注于自己的动作,不去纠结能拿到什么名次。”首次登上冬奥赛场,小伙子的表现和心态都颇有大将风度。他的出色发挥,也为这个项目的发展做了一次积极推广,让更多人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感受到00后中国队选手的志气和拼劲。

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的数量创下纪录。其中大部分选手是首次参加冬奥会,比例接近75%。越来越多新生力量的加入,夯实着中国冰雪运动的基础,也打开了未来更广阔的前行之路。

新人一飞冲天,令人欣喜。另一方面,奥运赛场处处是顶级较量,经受挫折的砥砺,更是家常便饭。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这也是年轻选手成长不可或缺的经历。

在2月7日进行的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17岁的何金博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选手,完成了个人最高难度动作。虽然无缘决赛,但这样高水平的历练,对他今后的成长无疑大有裨益。女子大跳台比赛在同一块场地进行,18岁的杨硕瑞在赛前试跳时意外受伤,经过处理后,她坚强地走进正式比赛的出发区。尽管成绩并不理想,但从摔倒中站起、再度出发并完赛,这样的经历,也会成为她运动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从胜利中收获更多自信,从挫折中汲取成长的养分。竞技体育的起起伏伏,考验着每位选手向上攀登的勇气和意志。他们的赛场故事,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诠释。对欣赏比赛的观众来说,从中感悟的,也不仅仅是胜与负的结果。

为胜利者喝彩,为失利者鼓劲,给年轻选手的成长多一些包容。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奥林匹克的光彩,也更为夺目。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心得体会2

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可是,你知道这只熊猫吗?它就是我国2022年冬奥会的一只吉祥物冰墩墩。

说了你可能不信,它最初的原型竟然是冰糖葫芦!这是由于在吉祥物评审的过程中,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入围了前十,它就是冰墩墩最初的创意来源。后来,设计团队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修改,才改成冰墩墩。可以说,如果没有最初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就没有现在的冰墩墩。

说完了它的来历,就说说我对它的理解吧!

一开始,我认为它是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因为我认为冰的意思是坚强;墩墩的意思是健康,是鼓励残疾运动员的。后来却发现我乌龙了。冰的意思其实是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其实是意喻着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其次,我发现它有冰雪一样的外壳,外形特征与冬奥会的特点很相符,展示了冬奥会的特点,我认为让它做冬奥会吉祥物的选择真的不错。

看,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背后居然有一个故事,是不是很神奇?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呀!比如,雪容融和福娃的名字背后也都有一个故事。亲爱的朋友,下次我再说给你们听吧!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在家里认真地做作业,突然,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飞到了我的身边,说:走!我们带你去看冬奥会!太好啦!我丢下作业,跟着他们一路向北飞到了北京。

到了冬奥会的现场,我简直惊呆了,太壮观啦!环顾四周,观众席上人山人海,座无虚席。这时冰墩墩说:我们一起来参加冰球比赛吧。我和雪容融开心地说:好啊!雪容融说:那我们快去换比赛服吧!我说:好的,马上就来。

我们的比赛对手是中国的老朋友俄罗斯队,我们相互认识后比赛开始了。一声哨响,冰墩墩先发球,他把冰球传给了雪容融,突然,俄罗斯队来干扰,幸好雪容融接得及时,把冰球传给了我,我再用力一拨,终于把冰球推进了球门。

我们队赢了,大家欢呼雀跃。正当我高兴地时候,耳边传来妈妈的催促声:快起床啦,要迟到了。我睁开眼一看,原来这是一场梦啊!

真希望我能梦想成真,和家人一起去北京观看冬奥会比赛,和冰墩墩、雪容融一起为中国加油,为中国喝彩!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心得体会3

十四年斗转星移,弹指间雪花遍地。五星旗猎猎飘扬、四海客纷纷汇聚,冬奥梦、成功行,国之大者,巍巍中华。

青春无畏,逐梦扬威。时光回到2008年,那个震惊世界的夏夜,29个烟花“脚印”,从永定门到天安门,再到国家体育场“鸟巢”。此时的中国,万众瞩目,只待那奥运火炬点燃,此般场面,恰似钱塘江上一道白线,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声势浩大。高32米、重45吨的奥运主火炬塔,以航天芯为主燃烧系统,由体操王子李宁点燃,震撼的倒计时,别致精美,以及天才般创意的主火炬点火方式,无不以中国的方式,震撼于世界。那个夏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尽在这段旅程中,让世人看到了一个东方大国的复兴之势不可阻挡。

随着国家发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2022年,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

这次冬奥会的主火炬也再次创造了历史,令世界震惊、意想不到。

说它创造了历史,是因为它是百年奥运史上从未有过的“微火”,而这正是中国文化自信与科技自信的体现。火炬由内红外银双色“飞舞丝带”重叠而成,象征冰火相约,温暖世界。火炬选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成,降低了重量;内部使用氢燃料,使火炬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体现出“绿色”办奥理念和科技冬奥成果。

让世界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一叶知秋”,主火炬是一朵雪花,这朵雪花是由写着90个参加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构成的,寓意“协和万邦”。最后一棒的手持火炬,就是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百年奥运史上从未有过的“微火”,注定会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瞬间。雪花汇聚,天下一家。中国美学的含蓄、空灵、留白风格,在此时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2008年飞天点燃主火炬,2022年的“微火”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强大的中国,不再需要依靠场面来展现自己的文化自信。用24节气做倒计时,用汉字的笔画顺序安排各国运动员出场,用一个小小的火炬传递环保的理念,这就是新时代,这就是新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以这样的方式讲出中国故事,也向世界讲出我们共同的理念——我们是一家人、是一个共同体。

意想不到的主火炬,自信自强的中国。筑梦冰雪,一起向未来。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心得体会4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有两位小客人要来到我的家乡。他们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熊猫冰墩墩和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灯笼娃娃雪容融。我想带他们参观家乡的一个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采石矶。

一大早,我们约好在景区门口集合。冰墩墩穿着超能量冰晶外衣,酷似宇航员。雪容融身穿红彤彤的棉袍,可爱极了。我们手拉着手欢笑着进入景区,开始游玩。

我们先来到山脚下的一片牡丹园,那里的花开得争奇斗艳,有红的、白的、粉的,一朵比一朵漂亮,美丽极了!乐得他们上窜下跳,闻闻这朵,嗅嗅那朵。接着我们又经过了一片水杉林,那里的水杉长得又高又直,就像一群待检阅的士兵。忙得他俩一会儿与这株合影,一会儿与那株拥抱。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山中间的三元洞,它是一座很大的天然石洞,傍山临江,嵌在崖壁间。我们走进洞里,立刻感觉到洞内的凉爽。洞内有上下两层,洞内还有一个洞,直通长江。穿过长洞,我们看见江水拍击着洞边的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望着眼前的滚滚长江,我吟诵起诗仙李白在采石矶写下的留传千古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他俩连连拍手叫好,欢呼着:真是历史悠久呀!

突然冰墩墩在前面大喊快来快来,上面有座古楼,我们快去看看。我们三步并着两步的跟在他后面跑,不一会儿来到了山顶上的古楼,这座楼是太白楼,它面临长江,背连翠螺山,浓荫簇拥,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古建筑。我们边感叹古建筑的构造,边向楼顶攀爬,终于到达了太白楼的楼顶。只见远处的楼房、近处的大树、奔流的江水全在我们的脚下,抬头看着天空,我不禁想,这要是晚上可真有一种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感觉呢!他俩不禁连连赞叹:真是太壮观了!你的家乡真美呀!看到他俩一脸惊叹的表情,我不禁为我的家乡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4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