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模板
《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模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模板1
“马孔多正在下雨。”
正如马丁在《冰与火之歌》中的一句轻描淡写:“回忆如同用雨水盛接雨水。”可在这背后,又有多少个日与夜的挣扎。哭喊、绝望,以及不甘终被释然,放下。这又何尝不是孤独的样子?那孤独究竟是什么?
——孤独是对社会的挣扎与无奈。
人本孤独。
这一点在百年孤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七代人始终重复着的两个名字,何不正是隐喻着,生命周而复始的轮回挣扎,出生就看到了死亡,开篇就注定了结局。可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放眼古今,秦汉吴蜀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群雄逐鹿、君临天下,王朝更迭,家国延承、此起彼伏,与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终结又有何异?“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人本生为孤独。
是啊,既然孤独是人生的常态,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就是为了孤独而生。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时空是一把巨大的枷锁,无论是文明萌芽初起的蛮荒时代,还是滚滚车轮带来的惊喜与忧虑参半,至始至终,都不过是接受了社会挣扎与孤独的考验。
那么在这喜忧参半的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和面对孤独?
许多人选择在失意时用酒精麻痹自己,也有许多人选择与世隔绝,只为在被窝里尽情地嚎啕大哭。可我们总忘了——物质是孤独的寄托,精神才是孤独的栖息地。
对布恩迪亚家族来说,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钱财不过几张纸,风吹了就散;爱情不过几句誓言,青睐的人每天都能换;权利荣耀、青春美貌,这些都太易碎易逝了。当余音消散,人去楼空时,最终只留下孤寂与死亡相伴。从了孤独,没有什么可以与你永久相伴。
物质都是虚假迷人的,只有精神上的解脱才配与孤独较量。
可当余音未散,人山人海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和面对孤独?
我的答案是接纳并挑战孤独。既然人生为孤独,何尝不接受孤独的考验去战胜它呢?这才是孤独存在的意义。许多人畏惧孤独,其实是畏惧失败,可我们越害怕,孤独就越猖狂。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亦是如此,如果被孤独威慑到了,它就一定不会强大,整个社会就会被孤独的阴影笼罩着,成了一只井底蛙。
就算是为了孤独后的振奋,为了挣扎后的希望,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那么容易通关,我们也要去尝试一番孤独啊!这才是人生为孤独的最真实的意义。
马孔多在下雨,孤独正审视着我们。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模板2
国庆节在书店逛,无意中发现了经常听说的一本书《百年孤独》,因为一直听别人说这书好看,于是我也买了本。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的看起了书,这一看便是一个下午。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
马孔多是个神奇的地方,根据书中的内容,我觉得是17世纪左右的一个小村庄,这当然是坐着虚构的地方了。小说的背景,便是通过两个线索,一个是马孔多的建立,发展,顶峰,衰败的过程,这个是暗线,主线则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活。
布恩迪亚家族是个悲惨的家族,他们就如书名中所写,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是我觉得每一个人的孤独却也是不同的。
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因为受到普鲁邓西奥的讽刺,一怒之下拿起长矛戳穿了这个可怜人的喉咙。可是普鲁邓西奥没有走,他出现在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的家里,到处游荡。用茅草堵住自己喉咙的伤口,用水一遍遍的清洗自己的伤口。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和他的妻子乌尔苏拉再也无法忍受,带着朋友一路翻山越岭,最终建立了马孔多。何塞.阿尔卡迪奥.布恩迪亚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源于自己对真理的追求。梅尔基亚斯通过假牙,望远镜,炼金术激发了他对科学的渴望。后来,他又带着村民去开辟新的道路,最终无功而返。晚年,他说着无人听懂的拉丁语,被家人绑在树下,最终死去。死亡后孤独的灵魂并未散去,反而仍然不时在家中游荡,与老朋友普鲁邓西奥交谈,与妻子乌尔苏拉聊聊孩子们的生活。
乌尔苏拉也是孤独的,她在丈夫死后日益孤独,在这个全是疯子的家族里,靠着她这么一个唯一正常的人,卖着糖果,养活家族。她在晚年眼睛失明,却不想被任何人发现,她靠着自己的听觉,嗅觉,维护着她的尊严。在四年十一个月零四天的雨季后,乌尔苏拉悄无声息的死了,人们帮她数年龄,得出了一百一十五岁到一百二十二岁之间。乌尔苏拉是正常的,无疑也是为了家族着想的。但是这也使她因为这个充满了疯子的家族而伤心了一辈子。
梅尔基亚斯也是孤独的,虽然他并不是这个家族的人。作为一个知识超越了现在水平几十年的人,他的部落因此被抹去。他也在新加坡死于热病。多年之后,他却又来到了马孔多,帮这里的人们赶走了困扰他们许久的失眠症。在他生命的末期,他被人遗忘,最后死在了自己那个小小的房间里,留下了五人看得懂的手稿。
还有很多很多孤独的人,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作者写作手法是魔幻超现实主义,在书中也有很多的表现。例如普鲁邓西奥的鬼魂,下了5年的雨,越生越多的家畜……作者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考,创造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也因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其中,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第六代族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破译出手稿之后说的:“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借此表达出自己对拉丁美洲的百年发展感到不满,百年了历史却没有一点改变,仍然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作者以第七代有尾巴的孩子被蚂蚁吃掉结尾,让人们对布恩迪亚家族百年的兴衰感到了一丝同情,悲伤。马孔多已经被飓风吹走,这个经受了百年孤独的家族也不会第二次出现在这广阔的世界了。这本书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却能发人深省。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模板3
一部拉丁美洲血泪史,一部魔幻主义开山之作,一部被博尔赫斯誉为比《堂吉诃德》更能体现西班牙浪漫主义色彩的鸿篇巨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他用想象力构建的名叫马孔多的奇特小镇鲜活地呈在人们面前,从一个家族传奇色彩的兴衰史映射出穿透了人类从洪荒到繁荣从愚昧到文明都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孤独。
家族中整整七代几十名成员,却循环往复只用五个名字命名,循环往复地做着相同的事情打发孤独,时间,永远在这个家族中转着圈,一切不过是重复的轮回。每天做两条金鱼的奥雷连诺上校,做满二十五条又放回坩锅中溶化从头开始做;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到死去的阿玛兰塔;躲在房间中足不出户研究吉卜赛预言家梅尔加德斯的手稿直到老死的霍·阿卡迪奥第二……他们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孤独感无法排遣以至于不得不离群索居,如果不选择死亡,便只能寻找排遣各种孤独的方法,然而从他们每个人的经历来看,带来的孤独感却不尽相同,我无法完全揣测他们内心所遭受的苦楚与冷遇,不甘与绝望,这既同我的年龄与经历有关,更与某种不忍有关,我不忍去细细品尝这一份份透骨穿心的孤独,任何一个能品尝完这些孤独的人,必定忧郁至极,相反地,任何一个没有挣扎于如此生活摧残中的人,是无法体会这种失落感的,这也是这部书不能被很多年轻人所能看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