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家教心得体会
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做家教也得要认真对待,关于最美的家教心得体会该怎么写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最美的家教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最美的家教心得体会1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所在,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有出息是每一位家长的理想和愿望。孩子的健康成长受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孩子从出生起在家中,与家里亲人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下面我就家教的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读书兴趣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使孩子愿意去做,才能做得好。女儿小时侯很听爱故事,我就经常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有吸引力的故事,给她讲读,而且在那个时候给她买了复读机,帮她准备一些她喜欢听的小故事磁带,这样即使家长没有时间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女儿也可以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故事听一听。有时候,还把她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编成故事讲给她听,这样不但能增长她的知识,还能培养她的阅读兴趣,而且帮助她明白些做人的道理。随着年龄长大,内容逐步加深,还提出一些故事中的问题,让她思考,如果她不懂就再讲读一遍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她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个方法收益颇佳,不仅扩大了她的词汇量,而且激发了她的想象力,丰富了她的情感。在她小的时候见到电视里的火灾镜头会用“浓烟滚滚、烈火熊熊”来形容;要下大雨了会说“乌云密布,大雨就要来临”;看到小鸡、小狗,他说:“动物是是我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看到小草她会说“妈妈。小草也是有生命的,千万不要践踏它。小草也会疼的”;到读一、二年级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词汇,我就不再给她讲、读,而是让她自己看书了,她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还有小公主故事等┅┅只要有时间,就会随手拿起一本书来读,而且一读起来就很入迷,有时连续叫她几声都听不见;每次和她上街,她总是说:“妈妈,我不要玩,你只要送到新华书店,我在那里看书,回家时再来接我。”。大量的阅读,也为她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女儿上二年级了,已经可以轻松自如的写小短文了。书是女儿的好朋友,读书成了女儿的享受,一种休闲。
二、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
许多家长把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好差的标准,这是不太应该的,尽管学习成绩的好坏常常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是光看成绩还不全面。因为决定孩子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学习,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其中我觉得意志品质的锻炼相当重要。一方面要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女儿是聪明的,她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较强,小学里的知识对于她来说学起来比较轻松,考试成绩一向较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有时候难免露出骄傲自满情绪,学习也随之放松,这时我就会告诉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使她懂得学无止境,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成功。另一方面,帮助她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记得她在二年级上学期时,有一次期中考试不理想,回到家里很不愉快,本来有说有笑的她一声不吭,饭也吃不香,甚至偷偷地落泪,我马上察觉她情绪不对,就问女儿“是不是考试没考好?”女儿点点头伤心地说“妈妈,这次考得都不太好。我这次得不到奖状了。”听了女儿的话,我没有责备她一句,而是诚恳地安慰她:“这次考不好,得不到奖状都没关系,还有下次呢,关键在于错在什么地方,这些地方是你不懂还是粗心?”然后拿出试卷与她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鼓励她要有自信,遇到挫折与失败,要勇敢面对,找出原因,慢慢克服。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总之,所谓家教,各家有各家的方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引导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目标,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美的家教心得体会2
作为一个师范学生来说,家教实践则又充满着期待以及不一般。这是我们进入工作岗位的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在这时,我了解到尽管学生是个女生,但是对于音乐特别热衷。这时,我就想到了用兴趣学习法来激励学生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以音乐作为主要的链接,其他的内容再有节奏的加上去,教他一些英文歌,让她在记忆歌词中也达到记忆单词的目的,从而使得习得的知识丰满。在数学方面,她对图形有很敏锐的观察力。于是,我搜集了一些图形的趣味性题目,特别是火柴棒拼图之类的题型,每天像游戏一样做一道,然后再做一道其他的奥数题,这样激发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学习也更主动了。
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我也对这一经典命题进行实践。正巧今年是暖冬,有几天天气也特别好,于是我征得她的母亲同意,带她到江滨公园去踏青。
毕竟,三明是南方的一个温暖的小城,没有白银素裹的寒冬,但是冬日的阳光也别有一番滋味。我搜索了一些冬日、初春的简单诗词,而且从旧书堆里翻出一些相关的课文和名家作品。在江滨公园,我们一起哼着儿歌,寻找春天的踪迹。在踏青的过程中,我也随手拈来,帮她复习一些简单的词组句子,教她一些诗词歌赋。在户外,没有了教师和书房的沉闷,儿童的天性完全释放,而且学得更快。生活即学校,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释放自我,发现自我,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后来,我感觉到我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懈怠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最近正值过年,小孩子难免贪玩,坐不住,更别说几个小时的读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不断加强强度的时候,这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要求太高了。看来教学还真是一个急不得的活儿。为了使得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得到更高的学习效率,我降低了学习强度,给了她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由一天的2小时降低到1个半小时,再来学习的时候我发现收效很大。在学生得到一定时间的同时,我也得到了一定的学习时间,可以提前预习接下来的内容并对自己现在大学的知识也有一定的帮助。
家教进行的很顺利,我的家教生活也是苦中有甜,喜忧参半。由于是每天早上进行家教,这就改掉了我爱睡懒觉的毛病。尽管前几天确实很累,但是后面几天已经觉得是自然的事了。也有的时候,我讲解了好几遍的问题,学生也貌似是懂了,可是再过几天来提问时,又不知道了,这时觉得自己特无力,觉得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但是转念一想,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己以前在学习的时候不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吗?只要这样一想,又觉得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很值得的。也许讲解一次不是很理解,但是只要我再接再厉,这样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学生会了解我所表达的意思。从她身上,我也学到了认认真真的做事,一笔一划写清楚每一个字,不能潦草书写。看着她认真学习的样子,我每每感到惭愧不已。
经过十几天的家教生活,不仅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学习上有了提高,就是我自己在学习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知道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有通过契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也许学生先前出现的所有问题在这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里不能全部得以改正,但是我坚信只要坚持住,契而不舍的努力一定助以成功。下面是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的个人努力程度、家庭的重视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合理得处理好,学生学习才能得到飞跃。
寒假家教实践就这样结束了,但是活动尽管结束了但是对我个人的影响还在。它让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是多么的不容易,也让我了解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耐下心来慢慢解决,草草处理是不行的。希望通过这次实战的实践活动,我能更加实践好我的梦想,实现教师的真谛。
最美的家教心得体会3
大学的生活说轻松吧,也有很多的专业课程需要学习,说繁忙吧,也有很多自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的时间,我不想我的大学生活在过于悠闲,所以在我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同时,我也在课余时间做点别的事情,目前做的最久的我也一直会坚持的就是做家教这份兼职了。
我刚上家教的时候,是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在做这个,而且薪酬还不错,我也就跟着做了,刚开始没有想什么,只是纯粹的把这个当成可以赚零花钱的一个工作而已,在教的过程中,也只是辅导一下工作什么之类的,我找的家教是教初中生的数学,我从小就对数学很感兴趣,一直以来数学成绩都比较好,所以我对这个教数学的工作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我的学生是个男生,性格活泼好动,教他第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我比上整天的课还累,一节课就没有安静的时候,但是我也发现了他很聪明,只是就是没有把聪明劲用在学习上面,我刚开始也没有想说要扭转一下他的关注点,让他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面来,我只是用心的辅导他把作业做完做好就行了,后来改变了我的想法的是我的同学,她也是做家教,有一次却看到她准备了很多的资料,听她说了很多,我若有所思。
之后每一次去学生家里辅导他学习的时候,我都有意识的观察他的性格,发现他是真的很聪明,也发现了他的逻辑很缜密,只要他认真学,好多知识点就一点就通,可是他好像就是很排斥学习,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观察了他一段时间后,发现他特别喜欢玩游戏,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游戏上面,我为了能和他说上话,我也开始去了解他玩的那款游戏,有时还问问他有关游戏的问题,果不其然他和我的话多了起来,还告诉我,以后他想成为专业玩家,看到我一点都没有反对的样子,他就更兴奋了。知道了他的想法后,我就开始旁敲侧击的来劝导他自主学习,比如说认真的独立的做完一套试卷,可以给时间让他玩游戏,甚至有时我也一块陪他玩,就这样两人的关系拉近了不少,他也愿意学习了,我真的很开心。
做家教的经历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蛮干,要懂得运用方法,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在他们开始有自己的独立的想法的时候,要善于倾听,而不是一味的镇压和反对,我还想着,以后去当个教师也不错呢。
最美的家教心得体会4
转眼间,一个炎热的假期就要过去了。蓦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份无奈。当准备收拾心情,重整出发时,发现原来匆匆的假期里多了一份沉沉的充实。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教学生涯,现在的我对于"老师"这个称谓不再陌生,当别人称呼我"老师"时,没有了昔日的逃避与羞涩……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虽然我的暑期实习只是沾上了"教师"的丁点边,可我分明感到这两个字给我带来的豪迈感。然而当告别了教学职务时,原先最熟悉的称谓,瞬间只留下陌生的晕印,一圈又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