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

德洁分享

路遥,一个看似平凡的名字;《平凡的世界》,一个看似平凡的书名,但当二者结合起来,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能量却是极为不凡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1

剧中故事线条繁复交织,众生百态构成了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乡土社会的万花筒。其中主要人物是双水村的贫苦农民孙氏兄弟,哥哥孙少安的现实主义人生与弟弟孙少平的理想主义人生,是剧情发展的主要脉络。

哲学家荣格说,文化的最终沉淀是人格。孙少安、孙少平都是乡土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农民,他们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良的人格品性,明理、重义、友善、孝悌、勤奋、进取。所不同者,弟弟读书较多,不安于禁锢在本乡本土,因此无论乡村的境况如何,贫穷也好,安稳也罢,他都希望走出双水村,去往城市体验新的生活,即便那种生活是陌生的、艰难的,甚至是屈辱的,他的心中都装着一个不同于现状的“世界”。

从剧中,可看见同样的“平凡”和两样的“世界”,“平凡”都是人们在生活面前的无力而顽强、无奈而坚韧,都是彼此在爱情、亲情、友情面前的真挚和辛酸、悲喜和折磨;而“世界”呢?一个是哥哥孙少安的现实世界,一个是弟弟孙少平的梦想世界——其实那不是他的世界,而是城里人的世界,所谓另一个世界。为着成全自己的世界,他们都经受着平凡的鞭打驱策,结果,哥哥逐渐走向了富裕的生活,而弟弟却一直困顿于现实的窘迫。

兄弟俩一样的慷慨乐助,一样的重情重义,而相对于哥哥孙少安,弟弟孙少平与同他相爱的女同学田晓霞,还多了一份对于文学、理想的热爱,多了一重精神追求。然而,最终,田晓霞为施救落水者而遇难,孙少平因此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这时,一个与现实主义作品完全不搭的浪漫的、科幻般的场景出现了,“外星人”出现了。孙少平与外星人的对话,也许是整个剧情的“眼”,探讨了这个经历了无数苦难却又缺乏宗教信仰和终极关怀的民族,有关生命意义的话题。

为什么弟弟孙少平,他的梦想与现实总是那般水火不容?他的带着理想色彩的世界为什么如此脆弱?电视编导讲述的虽是哥俩及其周遭人们的故事,但我确信,电视剧其实是对乡村社会和农民整体生存意义的关怀,通过史诗般的宏大巨制,意图呈现中国一个特定阶段的民情世风,揭示人们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以及相关的命运浮沉。

孙氏兄弟及其双水村村民的道德大体还原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色,既有孙氏兄弟所代表的优良品质,也有众多村民身上的文化劣根。随着集体主义在农村的瓦解,“贪婪”这一被充分释放出来的原罪动力使得原先的愚蠢者变得聪明了,懒惰者变得勤快了,忠厚者变得狡猾了,懦弱者变得胆大了,这种变化也改善了他们的吃穿用度。总体而言,反映了国家社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进步,但人们普遍的道德流变以及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仍然在考问着这个社会。昔日的人民公社制度下,不乏满嘴高义的偷奸耍滑者,今天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又多是公然唯利是图的营营苟苟之人。如何防范伪君子,少出真小人?这显然是一道道德命题。

这部电视剧或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坚守着孙少平式的对于理想追求的其尤无悔,保持着孙少安式的对待生活的脚踏实地,将两个世界打通为一个世界,即便生活依然平凡、沉重,也是更加美好的世界。

道德的培育,需要一种不断向上拉拽的力量,它来自榜样的引领,也来自法治的托举。所谓传统道德,大致是这样造成的,一是教化,一是刑罚。实施教化的是士大夫阶层,主导刑罚的是统治阶级。士大夫研读经典,继而言传身教,他们不仅是经典的解读者,也是践行者和传播者,他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实践,树立起道德示范标杆。一般而言,如果失去了士大夫始终如一的道德感召,那么普通民众经由物质刺激而扩张膨胀的物欲往往导致道德沦落。士大夫阶层是保证一个社会的道德越过底线崩塌下去的防火墙之一,另外一堵防火墙在现代社会是法治,在传统社会就是刑罚。

在平凡的人生中,给予我们温暖的总是隆礼崇德的人间真情,而制造生命创伤的,常常来自人性中难以测度的鬼怪精灵。建设一个物质丰裕而精神繁茂的世界,正是平凡人生的意义所在。

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2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在广阔而贫瘠的黄土高原,路遥写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部震惊全国的巨著。阅读《平凡的世界》,我有了一种心灵上的震撼。让我相信平凡也会铸就人生的精彩。

这是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它描述了质朴的农村生活和淳朴的农村人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孙少平。

孙少平出生在一个平凡普通的双水村家庭,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不能受到与城里人一般的尊重。书中第一章写了他连去拿一个高粱饼都要等没人了之后,引起了人们的恻隐之心,也反映出这个少年的自尊心是何等的脆弱。但他并没有放弃,在亲情和友情的帮助下,他渐渐成长起来,并用它善良的性格影响着周围的人。

毕业后他外出闯荡,到黄原城做工。在哪里,他受过鄙夷,见识了世间人情冷暖,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但他仍不放弃希望,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有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并愿意为此而不断奋斗,这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在这时,田晓霞渐渐走近特他的内心,他收获了爱情的温暖。

这之后,他去了煤矿工作,成了一个煤矿工人。在这里,他与师傅和惠英嫂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师傅去世后,他一直帮忙照顾这对母子。但他仍然和晓霞保持着爱情的联系,他们互相通信,晓霞也到煤矿来看他。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即使踏着荆棘,也不会觉得痛苦。她让他的生活充满阳光,是他的一个梦。但好景不长,晓霞在一次洪水中被夺去了生命,少平也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但在亲友的帮助下,他又重新对未来充满希望。

孙少平是个平凡的人,但是更高层次的平凡。他经受了贫穷的痛苦,社会的残酷,爱情的失意以及无数的挫折。但他永不言弃,可以说,他的精神是饱满的,所以才有了最后的成功。而今天那些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人,则是真正的平庸。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但一定要勇于进取,即使忍受着痛苦也要坚持下去,痛苦不是白受的,它使我们伟大。我们要做一个外表平凡,但精神层面不平凡的人,铸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经典心得体会3

这个世界有许多人在写字,有的人写字只为赚取稿费,有的人写字只为感动自己,有的人写字感动了自己的同时还打动了别人,有的人把文字当成一生的事业,把文字看得比山还要高,比生命还要重,把生命典押给文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二十多年来,我读过许多人的书,喜欢的作家换了一荏又一荏,唯独对心怀悲悯,坚持苦难写作的作家路遥记忆深刻。这不仅是他短短的42年人生,为我们献上了《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文学精品,更重要的是路遥不只是单纯地描写苦难本身,而是通过苦难来写人的人格,人的尊严,他关于“苦难体验”的小说能够使读者在徘徊迷茫的时候找到方向,在孤独寂寞中得到安慰,在柔软无助时得到力量。十五年过去了,路遥,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倒下,却留下了不平凡的声音,这声音流传得比他42年的生命要长久得多。十五年前,这位曾把文学视为生命的作家猝然地倒在了充满血泪的文学征一途。为了一部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他呕心沥血,整整花了六年时间。当作品划上最后一个句号时,在卫生间的镜子里看到自己满头的白发,憔悴的面容,他就像小孩子似的出声地哭了起来。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4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