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点灯人钱海军事迹心得(2)
“那是2017年6月25日。”钱海军说之所以记得这么牢,因为那也是给女儿填报高考志愿的日子,他们差点耽误了。
眼前的钱海军笑起来让人很温暖。除了工作服,不管什么季节,他最常穿的就是短袖。熟悉他的人说,因为他有一颗持续了23年的火热的心。
1999年冬天,钱海军去一位老先生家里修日光灯。正要拿出工具来测时,老人开口了:“不用那么麻烦,把启辉器拿掉就行。”
碰到一个懂行的。钱海军站到凳子上按照老人说的拿掉启辉器,日光灯跳了起来。
“退休前我是八级电工,多复杂的电路都难不倒我。”
“原来是老师傅啊!那您以后有空可得教教我。”
老人却摇摇头:“现在老了,没用了,连个灯泡都换不了喽。”
这句话扎痛了钱海军。无论年轻时如何风光,老了就是这么艰难。“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啊。”他把电话号留了下来。回家后,他手写出500张名片,只有一个电话号码和“电力义工钱海军”7个字。
这些名片被老人们放在枕头下,揣在衣兜里,贴在冰箱上,成了护身符般的存在。而钱海军从此成了数百名孤寡老人的“儿子”。
温暖的点灯人钱海军事迹心得5
连续55天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给一百多位老人打电话叮嘱他们做好预防;带着服务队开展电力巡查,全力确保战“疫”一线的用电安全……这位坚持20余年志愿服务的“电力雷锋”在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始终奋战在前、身先士卒,以荧荧之光汇成磅礴之力,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点灯人”。
钱海军是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社区客户经理、国家电网浙江电力(慈溪)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也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20多年来,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是很多空巢老人的“儿子”,也是百姓心中的“电力雷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钱海军不计得失,冲锋在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他第一时间奔赴保电一线,拎着工具箱、戴着口罩和安全帽开展安全用电检查,率领服务队对我市各医疗机构开展电力巡查工作,变电房、配电箱等电力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全力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保证电力输送通道的畅通,为医护人员救治患者打通生命线。2月7日深夜,他们曾持续奋战4个小时,为疫情隔离点安装了181盏照明灯,更换插座172个,保障了战“疫”前线的用电安全。
站好每一班岗是钱海军的信念。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他积极报名疫情防控的志愿行动,每天结束8个小时的站岗执勤后和村工作人员一起排摸湖北来慈人员,给他们做好体温监测和登记,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疫情期间,针对老人们的电力服务从没有断过。“没有电,冰箱储存不了食物,一些消毒设备也没法使用。”钱海军在全副武装之后,义无反顾地奔走在服务路上,每到一户都叮嘱老年人做好防范措施。
作为市里的联防联控党员先锋,钱海军连续55天坚守在疫情相对严重的乡镇,协助当地做好排查登记工作,做好复工复产安全督导,协助企业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帮助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存在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我要做的就是严防死守,不符合条件的一个都不通过,防疫措施不到位的绝不开工。”钱海军记得,凌晨3点多,一对外地夫妻驾车10多个小时抵达他所在的岗点,被他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尽管有些于心不忍,但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身后是千万人的安全,绝不能感情用事。
他的身先士卒带动了更多的志愿者。服务队里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志愿者组建起“阳光小队”,每天轮流“坐诊”,通过热线电话、手机视频等线上方式,为社区防疫工作者和群众提供义务心理咨询及心理疏导服务,进行“心灵守护”。为帮助武汉渡过难关,钱海军及其家人爱心捐款26000元,其中3000元是女儿的压岁钱,不仅如此,他的同事、朋友等也纷纷参与进来,共募集善款20余万元。“多行一步,多帮一点”,钱海军带着他的团队用真挚和热忱点燃了“万家灯火”,至今已累计开展公益服务活动1万余次,志愿服务时数12万余工时。
温暖的点灯人钱海军事迹心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