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黄帝内经关于五脏六腑读书心得

启智分享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黄帝内经关于五脏六腑读书心得,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黄帝内经关于五脏六腑读书心得1

《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 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 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只是经典中的一小段,我把自 己平时读经典后,运用经典的几个病案写出来,与您一同分享,希望能对您有 所帮助。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事过来找我针灸治疗颈椎病,因为以前脖子疼痛,用二针就能明显 减轻,有时一针就可以了,今天又来了,说昨天科室有个事挺气人的,领导安排给他做,又 没地方发泄,实在不想接那个活儿,晚上想着这事,没睡好,早上起来,颈椎部位疼痛,头 晕不适。

因为我很了解我的同事,平时蛮有性格的,脾气较大,又急躁,听他说完,心里 明白了他的颈椎病是因为肝郁化火,想起内经的原话: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针 刺肝经原穴太冲,用泻法,1 分钟后拔针,头晕颈痛消失。 省公安厅一领导,上班期间办公室突然感觉心好像要跳出来了,很难受,自己摸脉,每 分钟接近150 次,持续了近30 分钟,打电话咨询该怎么办?问起病因,说最近因为国庆 60 周年庆,因安保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大,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对下属发脾气。我 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要他平躺在床上,用手重按左手内关穴处,他照做了,开始压上去疼痛 难耐,很想放弃,电话中一再嘱咐直压到内关穴处无疼痛为止。20 分钟后电话告知心跳如常。

这也是来自于学习经典的体会,内经原文: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选手厥阴 心包经内关穴,指压治疗,疗效确实令人感到惊奇。如果病人没经验的,肯定会急诊叫120 送去医院,其实这也是中医针灸在急诊临床应用的典型案例。

一从事药材生意的病人,广州人,在北京做生意,因为肩背疼痛近1 月,在北京协和医 院照片,MR 检查,均未见异常,局部打封闭,贴膏药有用了,也做了局部推拿按摩,未见 改善。回广州后约出来吃晚饭,餐桌上见患者咳嗽,流涕,很狼狈的样子,连声说对不起, 他夫人说感冒很长时间了,把他嘴上的烟拿掉,还暗示要我告诉他抽烟会加重咳嗽。

其实自 从见到患者的第一眼起,治疗取穴已了然于心。于是选手太阴肺经荥穴鱼际,用泻法,患者 痛得哇哇叫,不到2 分钟拔针,患者全身出微汗,肩背疼痛,咳嗽,流涕所有症状全消失 了。我也点了一支烟,顺手给他一支,边聊边抽烟。这哪与抽烟相关啊。西医可是讲抽烟与 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相关性啊,记得在老家有的抽烟,活到九十多也未见咽喉炎,气管炎及 肺癌的,有的从不占烟酒,50 多岁也一身的病啊。

其实他只是肺经外感风寒,是肺经的问 题,针刺肺经鱼际穴,针到病除。病人觉得很神奇,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在《黄 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记载了该病的治疗方法: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还有关于脾经病和肾经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以西医命名的疾病, 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在这里就不举例了,只是想说明一点,想学好中医,做一个名理的中医,临床疗效好的中医, 无论您走遍千山万水,访遍五岳九州的名师,您终究还得回来温习我们共同的的经典:《黄 帝内经》。

这只是《金匮真言论》中的一小段,读了,也经常用,常常收到针到病除的临床疗效, 很多病友说我看病用药取穴很随意,但见效快,疗效好,对西医的同一个病,能用很多穴位, 很多方法治疗,很难学,也难看懂的,其实我只是继承了中医学先祖的一点点东西,在临床 上运用经络辩证治疗而已。《黄帝内经》里还有很多的宝贝等着我们的中医学子去挖掘,去 探索,去继承,去发扬。

黄帝内经关于五脏六腑读书心得2

读书妙处无穷,书香熏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开启心智,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一切日常引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气恼、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瞬间云消雾散。最近,开始读《黄帝内径》这本书,主要是关注身体的健康,而真正读进去后,才发现这本是不仅仅是对身体有意义,在一些生活方式和精神层面,又兼容了传统文化的一些“中和之气”,达到养身修心的目的。

《黄帝内经》这本书家喻户晓,它作为一部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医学生应该好好研究,它在养生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它指导我们如何才能顺应自然,以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论,故修养必谨先之。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的。

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只有真的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于阴阳”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气虚无力。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再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习惯,更要注重自己情绪的调节。

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纵观《黄帝内经》,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其中一些理念值得践行。

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去除无知;提高素养,除去愚昧;充实生活,丰富精神;滋润心灵,减少空虚;淡定从容,明辨是非。读书能使人时时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自己灵魂欢畅,精神饱满而丰盈。静下心来,从读《黄帝内经》开始吧!

黄帝内经关于五脏六腑读书心得3

《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必谨先之。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的。

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于阴阳”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气虚无力。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在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习惯??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绪调节的,

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

另外,纵观《黄帝内经》,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该书巧妙运用以岐伯和黄帝等人的对话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浅出,很精当的阐述了阴阳五行,四时气候,五运六气一些理念。

《黄帝内经》读后,我的感受虽然没有很深,但确实得到一些体会,我想这就是收获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按照这些感受去生活,虽不能达到上古之人境界,但还是大有裨益的。

黄帝内经关于五脏六腑读书心得4

最近读了有关讲解《黄帝内经》的一些书籍,使我对这部经典的著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在了解中医养生知识的同时,更感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笔财富,很多人认为,讲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养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体,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灵,不懂得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无常,饮食无度,生活没有规律,暴食暴饮,透支健康,透支快乐,还有人以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钱就有了一切,许多人都为追求这些东西而对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当今的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是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年轻化。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4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