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体会700字大全(2)

宇优分享

这位名医故弄玄虚,给鲁迅的父亲开了些奇特却没用的药方,得知父亲的病更加利害了,就说:“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这里刻画出了一个假装清高,急于甩掉烫手山芋的庸医形象,面对鲁迅父亲病得那么严重的情况,竟说出:“病是不要紧的”这句话,流露出庸医对病人的漠视,对生命的漠视。而陈莲河先生也并不是什么好医生,他身为医生,却以迷信的观点来给父亲治病。

鲁迅的父亲已经快断气了,住在一门的衍太太赶过来了,她叫鲁迅给父亲换衣服,将纸锭和《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衍太太一直怂恿鲁迅大喊父亲,这让已经平静下去的父亲又紧张、痛苦了起来,使得父亲死前不得安宁。衍太太的封建落后思想,导致了父亲痛苦地死去。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体会700字大全5

我的书柜里摆放着三套《鲁迅全集》,有朋友送的,也有自己购买的。还有单行本的《朝花夕拾》等,那清新素雅的封面,我很喜欢。闲暇时翻看,很是满足。

窃以为,鲁迅的文章应该是要终生阅读的。鲁迅先生以瘦弱之躯,以一支利笔给我们建构了一座永远的精神家园。处于内忧处患的中国,因为有了鲁迅这样的“硬骨头”,才撑起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其价值远非文字可以承载。

认识鲁迅是从读不懂鲁迅开始的,那些艰涩的句子在中学语文老师的百般解释下还是懵懵懂懂。大学里开设了现代文学课,鲁迅占了很大的篇幅,任课老师文质彬彬的讲解把单纯的我们引向深刻。了解了鲁迅的身世,读了鲁迅更多的文字,仿佛看到了鲁迅忧郁的目光里写满了不安。随着自己阅历渐深,对人生的况味略知一二,才感受到先生的平民思想里扑腾着的一颗伟大慈爱的心。那是一种大爱大恨的侠骨柔肠。

有一段时间消沉低迷,无所事事,我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捧读《鲁迅全集》。那古朴坚硬的书面上是先生的肖像照,他坚硬的头发,深邃的目光温暖了寒冬时节孤寂的心灵。在反复阅读中,我寻到灵感,写下了名曰《大师风采》的一组散文诗,“你的头发太硬了,硬得穿透了一个世纪,像根。”发表后获得全国征文一等奖,后又入选《温州文学五十年》等文集。这也是先生带给我的福音。

2020年正月,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宅在书房里,阅读成了日课。书房通阳台花园处,我新贴了一幅对联:“暖日窗前书卷发黄仍好读,浓荫树下田园尤绿可闲居”,这是温州日报文化版主编南航先生撰联,平阳书法家姜经碧先生书写的。正可代表着我当下的心境语境。

怀旧是人的天性。作家笔下回忆性的文字,也最为常见。这本《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鲁迅先生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尤其是那篇《五猖会》,我读了又读,感概良多。我并不认同此文“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这类的评析。相反,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父亲要求孩子读书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借鉴的。而且从鲁迅先生的文字里,看不出一丝的埋怨,只有悠长的回忆,深深的感恩。

文学阅读,尤其是对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名家作品的贴标签解读,已经离文本越来越远。“去文学化”的倾向甚嚣尘上。甚至一些知名学者也始终挥舞着“战斗”“抨击”“主义”的大棒来引导青少年的阅读,舍本而逐末。

我感觉还是周作人先生的评价来得真切,他认为,鲁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

“觉得惊喜”“不禁怅然”,才是人文的阅读,也才是符合人性的,符合鲁迅先生“回忆的记事”初衷吧。诚如温儒敏先生所言,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 。

每一个读书人都不可能绕过鲁迅先生,他是无法跨越的高山,他是我们永远无法释怀的爱。尽管鲁迅先生以及他的文字让我们沉重,甚至让我们脸红,让我们无地自容。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体会700字大全相关文章:

读朝花夕拾有感读书心得400字

《阿长与山海经》阅读心得

朝花夕拾5篇小学读书笔记400字大全

阅读名著心得体会

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阅读美文的心得体会作文

朝花夕拾精彩片段摘抄

《朝花夕拾》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看不见的城市》读书笔记精选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5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