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朝花夕拾》初中读后感700字(2)

淑燕分享

我的书柜里摆放着三套《鲁迅全集》,有朋友送的,也有自己购买的。还有单行本的《朝花夕拾》等,那清新素雅的封面,我很喜欢。闲暇时翻看,很是满足。

窃以为,鲁迅的文章应该是要终生阅读的。鲁迅先生以瘦弱之躯,以一支利笔给我们建构了一座永远的精神家园。处于内忧处患的中国,因为有了鲁迅这样的“硬骨头”,才撑起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其价值远非文字可以承载。

认识鲁迅是从读不懂鲁迅开始的,那些艰涩的句子在中学语文老师的百般解释下还是懵懵懂懂。大学里开设了现代文学课,鲁迅占了很大的篇幅,任课老师文质彬彬的讲解把单纯的我们引向深刻。了解了鲁迅的身世,读了鲁迅更多的文字,仿佛看到了鲁迅忧郁的目光里写满了不安。随着自己阅历渐深,对人生的况味略知一二,才感受到先生的平民思想里扑腾着的一颗伟大慈爱的心。那是一种大爱大恨的侠骨柔肠。

有一段时间消沉低迷,无所事事,我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捧读《鲁迅全集》。那古朴坚硬的书面上是先生的肖像照,他坚硬的头发,深邃的目光温暖了寒冬时节孤寂的心灵。在反复阅读中,我寻到灵感,写下了名曰《大师风采》的一组散文诗,“你的头发太硬了,硬得穿透了一个世纪,像根。”发表后获得全国征文一等奖,后又入选《温州文学五十年》等文集。这也是先生带给我的福音。

2020年正月,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宅在书房里,阅读成了日课。书房通阳台花园处,我新贴了一幅对联:“暖日窗前书卷发黄仍好读,浓荫树下田园尤绿可闲居”,这是温州日报文化版主编南航先生撰联,平阳书法家姜经碧先生书写的。正可代表着我当下的心境语境。

怀旧是人的天性。作家笔下回忆性的文字,也最为常见。这本《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鲁迅先生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尤其是那篇《五猖会》,我读了又读,感概良多。我并不认同此文“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这类的评析。相反,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父亲要求孩子读书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借鉴的。而且从鲁迅先生的文字里,看不出一丝的埋怨,只有悠长的回忆,深深的感恩。

文学阅读,尤其是对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名家作品的贴标签解读,已经离文本越来越远。“去文学化”的倾向甚嚣尘上。甚至一些知名学者也始终挥舞着“战斗”“抨击”“主义”的大棒来引导青少年的阅读,舍本而逐末。

我感觉还是周作人先生的评价来得真切,他认为,鲁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

“觉得惊喜”“不禁怅然”,才是人文的阅读,也才是符合人性的,符合鲁迅先生“回忆的记事”初衷吧。诚如温儒敏先生所言,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 。

每一个读书人都不可能绕过鲁迅先生,他是无法跨越的高山,他是我们永远无法释怀的爱。尽管鲁迅先生以及他的文字让我们沉重,甚至让我们脸红,让我们无地自容。可喜的是,现在还有许多文化人毅然扛起鲁迅的大旗,弘扬大道,呼唤真情,在他们的文章中看到鲁迅的影子。更可喜的是,还有更多的青少年读者崇拜鲁迅、热爱鲁迅。

《朝花夕拾》初中读后感700字5

合上泛黄的书页,指尖仿佛还有一丝书墨气息。我凝望着那薄如竹片却又厚重无比的书脊,闭了眼,陷入无尽的沉思中……

“朝花夕拾”,多么动听的名字,十篇带着流水般纯朴气息的散文,里面又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情感!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对师长的敬重,对童年的向往……少了些批判,多了些追忆,少了些凌厉,多了份真情。是的,恐怕这是鲁迅的一个梦吧。远离尘世的纷争,人们的排斥,回到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以一个孩子、一个青年的纯朴而年轻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身边的人。有一个古老的绍兴城,承载着如烟的往事,悄然入梦……我看见了这个梦,也宁愿相信这是个梦。

这个梦的童年部分,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最质朴、最纯真的。这个梦里少有批判,少有仇恨,少有那个愤世嫉俗的中年男子。有的只是一个天真聪慧的小童,在百草园中拔何首乌,在灯光下听长妈妈讲故事,或者趁先生不注意,偷偷在纸上描绣像。他是纯真的,更是有思想的,他反对封建教育对儿童思想的束缚,他反对迷信和怪力乱神的说法……正是他先进的思想,让他具备了成为一个大文豪,一个批判家的条件,不是吗?

慢慢地,慢慢地,鲁迅的童年随风而逝,渐行渐远。他的求学之路逐步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有幸的是,在这条路上,我看到了《琐记》这篇精彩而深刻的文章。它讲述了鲁迅长大后,由于家道中落,不得不外出求学,继而出国留学的故事。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鲁迅,也看到了辛亥革命后社会的种种弊端。衍太太虚假的善心和丑恶的嘴脸使我憎恶,“维新派”腐败的作风令我气愤。我知道了鲁迅为何要出国留学,直至弃医从文。我看见了一个蜕变的鲁迅,更看见了一个即将被唤醒的中华!

我们不是书中的鲁迅,却在感悟着书中的鲁迅。往事如烟入梦来,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相映成婆娑倩影,迎赛神会也随鲁迅的成长渐渐远去。我们在读《朝花夕拾》中成长,在读《朝花夕拾》中感怀。我们只有感悟着,并成长着,将它化作一纸清梦,永远珍藏……

《朝花夕拾》初中读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朝花夕拾读后感700字中学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700字

最新朝花夕拾读后感700字范文

初二朝花夕拾读后感700字通用

初一朝花夕拾读后感700字模板

初中《朝花夕拾》优秀读后感范文

初一朝花夕拾读后感700字范文

初中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左右

初中生朝花夕拾读后感200字10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1500字范文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19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