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吧 > 文学 > 心得体会 > 心得分享 >

二年级家长育儿心得

阿祖分享

做好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关系到一个家庭,孩子今后成什么样人的问题。你在育儿活动中有什么体悟?育儿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不妨来写一篇育儿心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二年级家长育儿心得,希望你喜欢。

#540407二年级家长育儿心得1

目前我国城市大多数家庭的孩子,从上幼儿园起,陆续开始学习特长,内容涉及绘画、声乐、器乐、书法、体育项目等等,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和功课加重,尤其是到高中阶段,课外特长的学习便逐渐停止。

看到周围很多朋友的孩子曾经刻苦练习钢琴,现今连一首简单的曲子都不会弹奏,数年的辛苦付诸东流,钢琴也成了摆设,真让人嘘唏不已。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也经历了为孩子选择学习的特长项目、送孩子上课、陪孩子练习的艰难过程,庆幸的是,我的孩子自小学开始至进入大学,尚未放弃特长的练习,作为家长在这一过程中颇有些心得体会。

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时,他的绘画经常被贴在展览栏里,老师和我说过多次,认为我孩子有绘画天分,应该上个课外班培养这方面的特长。我征求过孩子的意见,他自己没有兴趣,我也正好懒得接送,便作罢。

孩子上小学后,我感觉应该让孩子学一门特长,为了减少无谓的投资,我为孩子选择了不需要购置设备的行当——唱歌,只要带上嘴就可以练习了。从开始最初级的学唱,到后来合唱团的演员,我经历了6年的接送过程。我的孩子很有音乐天赋,唱歌的音准、节奏、音质都非常好,但是他不喜欢唱歌,主要原因是合唱团的老师比较凶,要求很严格。

每次送孩子去唱歌的1个多小时车程中,他总是不停地说:“妈妈我不喜欢唱歌,我不想唱歌”。我几乎要磨破嘴皮,苦口婆心地劝说:我理解他的感受,让他先唱着,以后长大了如果实在不喜欢再放弃。孩子在练唱时,我一般在教室外面边等边织毛衣,几年下来织出的毛衣有好几件。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我还要应孩子的要求,给他准备一堆零食在公共汽车上吃,让他高兴,以便下次还肯去。虽然孩子最后因为我出国无法接送而放弃唱歌,但是在合唱团接受了系统的乐理训练,视谱能力非常强。

我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学校管乐队学习长笛,他之所以同意学,是因为我许诺如果他肯学长笛就可以不唱歌。我的孩子学习长笛也很有天赋,在管乐队十几个学习长笛的孩子中,他是学得最好的。但是和唱歌一样,他也不喜欢吹长笛。

每天的练习我都要在一旁不停地哄着、表扬着,同时还要忍受他初期吹奏时刺耳的笛声。只要他肯坚持吹,我不计较他吹奏时的姿势、手式,甚至他不愿意跟老师学,我也同意他自学了一年多,以便他能够不放弃。我孩子曾跟他同学的家长说,他不喜欢吹长笛,但看在我和他爸爸的面子上每天都练习。听到这话我非常感动,深感孩子的不容易和对家长的体谅。

为了有切身体会,我在2004年开始学习长笛,刚开始吹时真是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才知孩子学习这门乐器费了多大力气。从那之后,我以更加体谅和理解的心态看待孩子的长笛吹奏,也说了更多更肉麻的表扬和鼓励的话。

我始终牢记让孩子学习长笛的目的,是让他将来多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而不是培养他成为长笛演奏员。我也曾抵御不住世俗的虚荣让孩子考级,枯燥的重复练习差点让孩子放弃学习长笛,现在想来挺后悔,这是不符合学习目的的。

在家长的耐心劝说下,我孩子在五年级时同意重新跟老师学习长笛,之后考上了人大附中的交响乐团,现在是清华大学军乐队的长笛首席。回想孩子学习长笛的过程,深感家长的恒心和耐心是孩子坚持学习的根本,慎重选择学习项目、始终牢记学习目的、不盲目考级、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能坚持学习特长的重要因素。

曾经听一位朋友说,她女儿因为身材火辣、长相姣美,在大学时屡屡被邀请参加文艺活动,但因从未受过训练无法胜任而作罢,无奈和遗憾之余责怪母亲为何没有让她小时候学点文艺方面的特长。我的这位朋友无辜地告诉她女儿,当初是送了孩子学习舞蹈和声乐的,但孩子不喜欢,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孩子听罢这样对她母亲说:那时候我不懂事,您也不懂事吗?我害怕我的孩子将来也这样对我说,这也是我一直想方设法让孩子坚持学习长笛的因素之一。

#444149二年级家长育儿心得2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首先要求孩子的同时,我们自己就要做榜样. 主动去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爱好. 孩子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都是孩子的权利,父母应顺其天性,顺其自然,在沟通中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正确的保护和培养,让兴趣成为孩子走向成注意聆听,鼓励孩子多谈关于他自己的事。家长关心孩子,不仅要用眼睛“看”, 而且要用耳朵“听”。

这个“听”,就是要鼓励孩子多谈谈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发言权,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人际交往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一条原则:尊重他人发言权。但在亲子交流中,家长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很多家长习惯以自己的意识领导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发表言论的时候,或者驳斥说“不懂就不要乱说”,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这样做会减低孩子的存在感,让孩子产生“我的观点一点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忽略孩子的想法.. 孩子也是一个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独立个体,对于孩子的要求,一些父母都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满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应允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拥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请求时,我们会和孩子约定好,如果每天能好好吃饭,在幼儿园能好好睡午觉,上课时能尽量认真听讲,需要时能帮妈妈收拾整理.或者约定只能买一样. 那末到时候我们就会给买;而呢,也会很乐意并很努力地表现自己.

我觉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耐心地等待,增强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还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应的劳动或一定的代价;也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仅是孩子,我们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给孩子做榜样.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444150二年级家长育儿心得3

我一直觉得孩子应该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可以学到各种知识,通过游戏还可以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

我不看重她现在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希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加强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的发言。我觉得现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创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环境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要严格地要求自己。

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己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他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间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同的意见,创造一种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和责任,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胡紫政现在已经六岁了,说话、做事俨然是一个小大人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她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喜万分,但也不乏头痛的事情,性格倔强,自尊心太强。胡紫政很爱“面子”,这大概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见证,我觉得是和紫政在共同成长,她是一天一天在长大,我们是一天一天在学着做家长,她的每一天成长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课题,但相信和成人之间的交往一样,沟通是最重要的,鼓励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声的重要桥梁。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有他独特的个性,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最可爱的一面!

#444151二年级家长育儿心得4

大家好,我是海弛的妈妈,很高兴能和大家有今天这种交流机会,首先讲讲我们家的具体情况及成员,爷爷、奶奶、姥爷都在承德县,爸爸在双桥区上班,平时工作比较忙,海弛从小由保姆和我带大,现在是我和老公接送幼儿园。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从小宝宝与保姆在一起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一直以来在吃饭方面比较被动,语言表达能力差,在对待这些的问题上面我查过很多相关资料,给他买了很多图书和DVD还有点读笔,经常和他聊天,有机会就带他出去旅游,通过我的努力现在宝宝变成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爱表达爱交朋友的小孩。我认为在宝宝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能有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向上的态度比学到很多知识更重要。还有重要的一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92768